长城到底有多长?
长城
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东起鸭绿江,西达嘉峪关,途经辽宁、河北、天津、北京、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甘肃9个省、市、自治区,随着不同的地形、山势和地貌而筑,大都建在山岭最高处,全长7300千米(14600华里)以上,号称万里长城。其中从鸭绿江到山海关段,由于工程比较简单,毁坏较为严重。山海关到嘉峪关段,工程较为坚固,保存也较完整,两端两个关城东西遥遥对峙,长度为6700千米(13400华里)。
据北京晨报消息,“万里长城”到底有多长?中国长城学会将联合国家测绘局等部门,组织专家利用航空遥感技术准确地测量出明长城的长度,确定长城的空间分布格局以及追踪已淹没的长城位置。
据悉,不清楚长城具体数据是因为长城地形复杂,地处群山峻岭、大漠等复杂地理状况,在这种地形下很难开展准确细致的测量工作。受测量方法、设备等方面的限制,此前公布的明长城7300公里的长度很可能有出入。
目前,中国长城学会制定了“明长城航空遥感综合调查项目”的实施方案并通过了专家论证,正等待国家文物局的批复。
据悉,长城测量项目计划利用3S技术,通过精确测量与计算,获得一套具有权威性的有关现存长城的分布、长度、高程等的地理数据,并向世界发布。在此基础上,整合其他有关长城的影像、数据,有关部门还计划建立长城带状空间数据库,为长城调查、研究、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全面、准确的地理信息支持及应用服务。(杨玉峰)
相关链接:
长城在中国分布较广,从年代上说,可分汉长城、明长城等,但目前基础保存最好的还是明长城。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到山海关,但其长度、分布和现状等情况至今没有确切答案。
长城的长度问题,由于我国历史上有二十多个朝代和诸侯国修筑过长城,而且每个朝代和诸侯国修筑长城的位置和长度都不一样,因此,它的长度要分别情况,具体计算。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长城超过一万里的有三个朝代:一是秦始皇时修筑的西起临洮,东止辽东的万里长城;二是汉朝修筑的西起今新疆,东止辽东的内外长城和烽燧亭障,全长二万多里;三是明朝修筑的西起嘉峪关,东到鸭绿江,全长一万四千七百多里的长城。还有金代的长城也将近万里。若把各个时代修筑的长城总计起来,大约在十万里以上。这些长城的遗址分布在我国今天的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内蒙古、河北、北京,天津、辽宁、黑龙江、河南、湖北、湖南和山东等十多个省、市、自治区。
早期各个时代的长城大多残毁不全,现在保存比较完整的是明代修建的长城。所以一般人谈长城,主要指的是明长城。所称长城的长度,也指的是明长城的长度。以前人们大多以为明长城的东端起点是山海关,其实这是一个误会。经过考古调查,确定了东端起点在丹东虎山。本来历史记载的就很清楚,东起鸭绿江,西达嘉峪关。
最近有媒体报道考古发现长城一直延伸至新疆罗布泊。其实,《汉书》中早有记载:亭障至盐泽。盐泽就指现今的罗布泊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