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磨牙说明可能得什么病?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2-1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蛔虫病

蔡志孟 医师

长庚医院颅颜牙科主治医师

长庚大学医学院生理暨药理科助理教授

台北医学院牙医学系第二十三届美国纽约州立水牛城大学口腔诊断学硕士暨口腔颜面疼痛专科医师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神经生理学博士

加拿大多伦多西奈山医院口腔颜面疼痛中心医师

加拿大多伦多总医院睡眠中心博士后研究员

“夜间磨牙”其实不算一种疾病,因为几乎每一个人在一生之中或多或少都有夜间磨牙过。根据国外的统计,磨牙的人口年龄分布几乎涵盖人类所有年龄层,但是磨牙程度严重到会干扰旁人睡眠、造成牙齿结构磨损破坏,而需要加以治疗的病患约占总人口的6~8%。一般人尽力咬牙时会对牙齿或颞颚关节产生每平方公分10-15公斤的压力;磨牙患者磨牙时往往产生数倍于此的压力,因此这些病患也常常患有颜面疼痛、牙齿对冷热刺激敏感、颞颚关节有杂音、起床时咀嚼肌酸痛疲劳、张口困难、或下颚肥大发达的困扰。

造成磨牙的原因不明,不过绝不是“被坏东西附身”造成的;四十年前美国学者提出的“咬合不良引起夜间磨牙”的理论,早就被许多实验给否定了。现在最流行、被讲得最多的是情绪压力,临床观察的确有发现当生活中出现“理论上”会造成情绪紧张的事件时,有磨牙习惯的人的磨牙频率会增高。问题是面临同一压力的人(例如同一班考试的学生)不是个个磨牙,磨牙的患者也未必每逢压力降临都磨牙,而抗焦虑剂(例如Valium)对磨牙几乎毫无疗效。因此情绪压力可能只是造成夜间磨牙的众多原因之一。

近二十年来很多科学家投入睡眠问题的研究,基础医学界对磨牙症的看法开始改变,认为可能是脑部细胞的功能在睡梦中短暂失常、或脑内化学物质失去平衡而引起磨牙动作;另外,一些罹患特殊的神经病变、或长期使用神经性药物的病患也会出现磨牙的症状。我们知道控制磨牙肌肉(就是咀嚼肌)的运动神经元在脑部的位置;我们也知道三叉神经运动神经元的直属上司是一个位于脑干,名叫节率中枢的一团神经细胞,这些细胞分成两组轮流放电、互相抑制,造成张口肌和闭口肌轮流收缩,使下巴产生规则性的张口-闭口或磨牙的动作;我们还知道节率中枢直接接受来自大脑运动区的指令,产生上述的磨牙现象。在大脑中另外有许多区域(例如大脑感觉区、大脑运动前区、大脑前额叶、基底核),它们各司其职,但都与大脑运动区联系,都有可能应兴奋“大脑运动区 -- 节率中枢 --三叉神经运动神经元 -- 咀嚼肌”这一条神经通路,扮演启动夜间磨牙的磨牙中枢角色。

目前没有任何方法可以根治夜间磨牙。但是基于对整个磨牙神经系统的了解,我们可以在这个系统的不同层次做处置,降低磨牙的力量或频率,或减轻磨牙对整个咀嚼系统的冲击。有一派学者怀疑磨牙患者可能源自中枢神经的抑制系统失灵或者是这个抑制系统在患者入睡后也"睡着了",留下尚未睡着的兴奋系统"无人看管",而失去控制,因而主张以中枢神经抑制剂(如抗沮丧药物或镇静剂)来控制磨牙,临床观察似乎能有效减少磨牙的频率或次数。有部分学者注意到磨牙动作的规律性与巴金氏症患者四肢规则性颤动的相似性,因此主张以控制巴金氏症的药物(Dopamine的衍生物)来治疗,也获得相当程度的效果。不论抗沮丧药物、镇静剂或Dopamine,它们对整个中枢神经系统都不具有"选择性",也就是说一旦吃下该类药物,中枢神经的大大小小神经细胞几乎是"通通有奖",也因此很多神经系统的功能(例如记忆、判断力、睡眠以及白天的清醒度)都可能受到抑制。另外,中枢神经抑制剂普通都有成瘾性,长期服用可能导致所需剂量不断增加,如果突然停止,也可能造成"禁断"现象,因此学术界并不鼓励长期使用药物控制磨牙症。但是针对某些病患的特定事件期间(如学生到了考期,会计人员到了月底的帐目整理期),偶而在睡前使用直接作用在控制肌肉的运动神经元的肌肉松弛剂或抗焦虑剂,是一种可以接受的治疗方式。另外,学习一种简单的情绪控制或自我放松的方法,或利用可以侦测到磨牙动作然后发出讯号提醒病患停止磨牙的生理回馈装置,也都是学界建议用来控制夜间磨牙的方法。

磨牙的动作是由咀嚼肌的持续收缩引起的。咀嚼肌由三叉神经的第3支———运动支管理。至于运动支为什么那样兴奋,在夜里人体既不吃也不喝的情况下,还要命令咀嚼肌不停地收缩,道理目前还不是特别清楚。不过,从临床来看,由蛔虫病和胃肠功能紊乱引起磨牙的例子倒是经常可以见到。

由于夜间磨牙时口中没有食物,唾液的分泌量也相应减少,牙齿得不到润滑,这样就形成了像推空磨一样的“干磨牙”。如果经常“干磨牙”的话,对牙齿的磨损就相当严重。时间一久,受磨损的牙齿就会不同程度地发酸或疼痛,有时还会形成下颌关节紊乱症。

如果患者有蛔虫病,要彻底驱虫。如果纯属精神心理因素造成的,成人要做到劳逸结合,儿童则要注意白天不要玩得过于兴奋和疲倦。如果夜间磨牙特别严重,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睡前服用少许镇静剂。对于胃肠功能紊乱者,应及时服药调理胃肠功能。

参考资料:www.iask.com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