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石的来源?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2-1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三生石的传说

这真是一个动人的故事。它写朋友的真情、写人的本性、写生

命的精魂,历经两世而不改变,读事令人动容。

富家子弟李源,因为父亲在变乱中死去而体悟人生无常,发誓

不做官、不娶妻、不吃肉食,把自己的家捐献出来改建惠林寺,并

住在寺里修行。

寺里的住持圆泽禅师,很会经营寺产,而且很懂音乐,李源和

他成了要好的朋友,常常坐着谈心,一谈就是一整天,没有人知道

他们在谈什么。

有一天,他们相约共游四川的青城山和峨眉山,李源想走水路

从湖北沿江而上,圆泽却主张由陆路取道长安斜谷入川。李源不同

意。圆泽只好依他,感叹说:“一个人的命运真是由不得自己呀!”

于是一起走水路,到了南浦,船靠在岸边,看到一位穿花缎衣裤的

妇人正到河边取水,圆泽看着就流下泪来,对李源说:“我不愿意

走水路就是怕见到她呀!”李源吃惊地问他原因,他说:“她姓王,

我注定要做她的儿子,因为我不肯来,所以她怀孕三年了还生不下

来,现在既然遇到了,就不能再逃避。现在请你用符咒帮我速去投

生,三天以后洗澡的时候,请你来王家看我,我以一笑作为证明。

十三年后的中秋夜,你来杭州的天竺寺外,我一定来和你见面。”

李源一方面悲痛后悔,一方面为他洗澡更衣,到黄昏的时候,

圆泽就死了,河边看见的妇人也随之生产了。

三天以后李源去看婴儿,婴儿见到李源果真微笑,李源便把一

切告诉王氏,王家便拿钱把圆泽埋葬在山下。

李源再也无心去游山,就回到惠林寺,寺里的徒弟才说出圆泽

早就写好了遗书。

十三年后,李源从洛阳到杭州西湖天竺寺,去赴圆泽的约会,

到寺外忽然听到葛洪川畔传来牧童拍着牛角的歌声:

我是过了三世的昔人的魂魄,赏月吟风的往事早已成为过去;

惭愧让你跑这么远来探望我,我的身体虽变了心性却长在。

李源听了,知道是旧人,忍不往问道:“泽公,你还好吗?”

牧童说:“李公真守信约,可惜我的俗缘未了,不能和你再亲

近,我们只有努力修行不堕落,将来还有会见面的日子。”随即又

唱了一首歌:

身前身后的事情非常渺茫,想说出因缘又怕心情忧伤;

吴越的山川我已经走遍了,再把船头掉转到瞿塘去吧!

牧童掉头而去,从此不知他往那里去了。真有三生石吗?

圆泽禅师和李源的故事流传得很广,到了今天,在杭州西湖天

竺寺外,还留下一块大石头,据说就是当年他们隔世相会的地方,

称为“三生石”。

“三生石”一直是中国极有名的石头,可以和女娲补天所剩下的那

一块顽石相媲美,后来发展成中国人对前生与后世的信念,不但许

多朋友以三生石作为肝胆相照的依据,更多的情侣则在三生石上写

下他们的誓言,“缘订三生”的俗话就是这样来的。

前面说过,这个故事很可能是真实的,但不管它是不是真实,至少

反映了中国人对于生命永恒的看法、真性不朽的看法。透过了这种

“轮回”与“转世”的观念,中国人建立了深刻的伦理、生命、哲

学,乃至于整个宇宙的理念,而这些正是佛教的一种入世观照和慧

解。

我们常说“七世夫妻”,常说“不是冤家不聚头”,常说“十年修

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常说“缘订三生,永浴爱河”……

甚至于在生气的时候咬牙说:“我死了也不会放过你!”在歉意的

时候红着脸说:“我下辈子做牛做马来报答你!”在失败灰心丧志

的时候会说:“前辈子造了什么孽呀!”看到别人夫妻失和会说:

“真是前世的冤家!”

这种观念在中国是无孔不入的,民间妇女杀鸡杀鸭时会念着:“做

鸡做鸭无了时,希望你下辈子去做有钱人的儿子。”乃至连死刑犯

临刑时也会大喊一声:“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所以,“三生

石”应该是有的。

其实,轮回与转世都是佛教的基本观念,佛教里认为有生就有死,

有情欲就有轮回,有因缘就有果报,所以生生世世做朋友是可能的,

永生永世做爱侣也是可能的,当然,一再地做仇敌也是可能的……

但生生世世,永生永世就永处缠缚,不得解脱,唯有放下一切才能

超出轮回的束缚。

在《出曜经》里有一首谒,很能点出生死轮回的本质:

伐树不尽根,虽伐犹复生;

伐爱不尽本,数数复生苦。

犹如自造箭,还自伤其身;

内箭亦如是,爱前伤众生。

在这里,爱作欲解,没有善恶之分,被仇恨的箭所射固然受伤,被

爱情的箭射中也是痛苦的,一再的箭就带来不断的伤,生生世世地

转下去。

另外,在《圆觉经》里有两段讲轮回,讲得更透彻:

“一切众生,从无始际,由有种种恩爱贪欲,故有轮回,若诸世界

一切种性,卵生、胎生、湿生、化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当知轮

回,爱为根本。由有诸欲,助发爱性,且故能令生死相续。欲回爱

生,命加欲有,众生爱命,还依欲本。爱欲为因,爱命为果。”

“一切世界,始终生灭,前后有无,聚散起止,念念相续,循环往

复,种种取舍,皆是轮回。未出轮回,而辩圆觉;彼圆觉性,即同

流转;若免轮回,无有是处。譬如动目,能摇湛水,又如定眼,犹

回转火,云驶月运,舟行岸移,亦复如是。”

可见,轮回的不只是人,整个世界都在轮回。我们看不见云了,不

表示云消失了,是因为云离开我人的视线;我们看不见月亮,不表

示没有月亮,而是它运行到背面去了;同样的,我们的船一开动,

两岸的风景就随着移动,世界的一切也就是这样了。人的一生像行

船,出发、靠岸,船(本性)是不变的,但岸(身体)在变,风景

(经历)就随之不同了。这种对轮回的比喻,真是优美极了。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