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2006年没有年三十?
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公历与我国传统农历的特点决定的。目前全球通用的公历年,长度为365天5小时48分46秒。为了使用方便就将365天作为公历平年的一年。这样累计4年就有23小时15分4秒,几乎接近一天的时间,如果积累400年就会多出97天来,久而久之会出现寒暑颠倒。惟一的解决办法是4年设一个闰年,每逢闰年就比平年增加1天。
而我国数千年的传统农历的编排,既要考虑太阳又要兼顾月亮,为保证农历每月的第一天(初一)必须是朔日,所以大小月的安排并不固定。从今年1月7日腊月初一的朔日到2月5日正月初一的朔日恰逢小月,因此大年三十只好被“省略”了。
因为2006年最后一天是阴历12月十一.
这是由于月球、地球和太阳三个天体间相对运动变化造成的。农历中一个月有多少天是按照月亮由一次“朔”(月球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跟太阳同时出没,地球上看不到月亮)到下一次“朔”之间的周期长短来决定的。这一时间的平均值为29天12小时44分钟,这就是农历中一个月的平均长度。由于月球、地球和太阳三者之间相对运动并非一成不变,因此这一周期也有长有短,有时为30天,有时29天,就有了大、小月之分。为保证农历每月的第一天(初一)必须是朔月,所以大小月的安排也不是固定的。从去年腊月的“朔”(初一)到今年正月的“朔”(初一)恰逢小月,因此年三十就被“省略”了。
参考资料:十万个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