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预警机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2-2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型号和性能,与西方国家比较,它是在一个什么层次上的武器?

给您介绍一个好的军事网站:http://chinawqjm.51.net/KJ/YJJ/WGYJJ.htm

我国预警机

目前我国可能拥有的预警机共有3种,一种是我国研制的第一种预警机,用图-4改装的预警机,已下马;第2种是不久前网上暴光的用运-8改装的预警机;还有一种便是大家熟知的,俄罗斯生产的A-50预警机。由于A-50的性能各网站均有介绍,并早以被大家所熟知,所一本文主要介绍前两种预警机。

我国早期预警机:这是一种我国在70年代初在苏联图-4飞机的基础上改装研制的一种预警机,该机为了能携带大型雷达,进行了多项改装,如家装玻璃钢雷达天线,加大平尾面积并增家端板等,相应的系统更换等。该机在试飞中取得了成功,试飞时当地一些老百姓看到该机后说:“空军怎么把饭桌搬到飞机上去了?”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该机下马了。(跟不上时代?量产难度太大?价格太贵?反正究竟是什么原因站长我也不清楚,对不起各位了。:()

运-8改预警机:运-8改为空中预警机是对海军作战能力的重大改进。自从1996年有报道说RACAL公司以660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中国6~8台雷达至今已经过去四年多了。卖给中国的雷达的型号据说是SEARCHWATER。但据RECAL的消息,该雷达应是SKYMASTER,是SEARCHWATER的一种改型,保持了其水上和海上的能力,但改善了对陆上目标的分辨能力。SKYMASTER雷达装在运-8机头的整流包内,具有360度的覆盖能力。其构型有点像八十年代晚期的小飞机,BRITTENNORMANDEFENDER双涡轮螺浆飞机,它也是装SKYMASTER执行陆海监视和空中预警任务。(站长我并不肯定装在运-8改预警机上的一定是SEARCHWATER,还要靠大家慧眼识真。)

在运-8飞机上,雷达操作员站位于座舱的后面,缩短了需要增压的机身长度。

SEARCHWATER雷达现用在英国皇家空军的海上巡逻机和皇家海军的空中预警直升机上。用在直升机上完成空中预警任务时,该雷达的标称作用距离达到210公里。运-8的飞行高度更高,其作用距离会更大。飞机能跟踪台湾海峡的空中和海上目标,而且不离开中国的海岸线。

据中国官员说,这种运-8飞机将用于海岸线巡逻。但台湾的官员认为这种飞机曾在演习中用来帮助从作战舰只发射的反舰巡航导弹的远距离瞄准。运-8飞机的数据链信息是通过直-9(哈尔滨生产)直升机发送到战舰上。但数据链设备由谁提供不得而知。将来,中国海军可能要装备6架从俄罗斯购买的卡莫夫公司的KA-28(装备中国购自俄罗斯的“现代”级驱逐舰)来执行空中预警和中段导弹导航。

这里有篇专门介绍的文章

http://army.news.tom.com/1019/1021/2004/10/21-45752.html

你看看就知道了。

没台湾先进,也没台湾多

台预警机不行 首先,战机与预警机的数据联不匹配,打仗就靠声音大(即紧靠飞行员与指控员的通话,且通信信道有限)。其次,台湾空军不可能有绝对制空权,螺旋浆预警机只能找死。再次,E-2T是舰载机。陆上基地多有水土不符。(如雷达)最后,它定会和其它台机一样,“出师为捷身先是死”。一开战便暴死机库,凶手自然是“第二炮兵”。

比较差。

据香港媒体10月17日报道,首次在香港发行的加拿大《汉和防务评论月刊》刊登文章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即将装备最新研制的预警机。由于台湾向美国购买的两架E—2T也将于年底开始接收,因此,该篇报道形容两岸正式进入“信息战争”时代。

该文章表示,根据中国、乌兹别克、俄罗斯的军事合作状况,有关方面已经判断出中国预警机的生产数量和装备时间。另外,西方军事分析人士认为,中国大陆对预警机的需求非常急迫。

该报道还指出,有台湾“空军将领”早前曾表示,中国正在试飞的预警机是从俄罗斯方面获得的,是俄罗斯制造的A—50I,并且已经在南京军区部署了两架同型机。但加拿大《汉和防务评论月刊》通过综合各方面资料分析得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而台湾方面之所以出现错误,是因为中国大陆方面在研制预警机时使用机体与A—50I相似。

据《汉和防务评论月刊》称,中国空军第一架预警机称作“新预警”,2003年10月前后在陕西飞机公司完成了装配,现在已经进入试飞阶级。《汉和防务评论月刊》认为,机体很有可能采用了伊尔—76大型运输机,雷达由南京某科研所研制,整体外形和A—50I十分类似。

该报道还称,没有迹象显示俄罗斯、以色列直接介入这项计划。

该报道最后表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目前的列装计划依然是4架,其中第二架现在已经在陕飞的生产线上”。根据中国空军装备发展计划,全部4架“新预警”将在2005年之前到位。

西方媒体一直关注中国“预警机计划”

一直以来,中国解放军的“预警机计划”都是西方媒体关注的热点。

英国《简氏防务周刊》2004年4月21日就曾发表文章称,中国当前正在实施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机载预警和控制系统研发计划:在伊尔—76型飞机基础上研制出来的预警引导机,正在中国试飞研究中心试飞。通过一些“半官方”的形式透露出来的图片显示,飞机印有中国试飞研究中心的标志,这种飞机似乎已经达到相当先进的水平,令观察人士感到惊讶。

《简氏防务周刊》认为,其实中国空军对预警机并不陌生,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出于国土防空的需要,中国就已经用图—4轰炸机的机身改装过一架预警机,并命名为空警—1号。该机不但可探测数百千米外的空中目标,对海上目标也有较强的探测能力。其作用相当于把一台雷达站搬到了空中,拓展探测范围和减小盲区,性能与上世纪50年代早期的预警机相当。由于种种原因,空警—1号并没有设计定型,惟一的一架至今仍保存在北京小汤山航空博物馆。此后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曾从英国购买了少量英国空中霸王机载预警雷达,安装在部分运—8飞机上,作为大型海上巡逻机部署在解放军海航部队。

为适应现代化战争的需要,20世纪90年代中国曾向海外订购了费尔康相控阵雷达预警机、这是世界上第一种相控阵雷达预警机。但由于外部势力的蓄意阻挠,该项目在2000年宣布终止。

加拿大《汉和情报评论》2002年曾报道称,中国与俄罗斯有关进口或者租借预警机的谈判大体中断,中国决定以自主研制预警机作为主要方向,以中国进口乌兹别克斯坦的伊尔—76大型运输机作为国产“新预警”的载机平台。《汉和情报评论》当时曾预计,中国“新预警”和A—50预警机相比,在设计上更为超前。

空警一号”是中国空军利用前苏联 Tu-4 轰炸机改装的预警机。1967 年开始研制、改装,使用"843"测高雷达作为机载雷达。由于加装雷达,飞机动力不足;机背雷达天线罩产生扰动气流,引起垂尾振荡;飞行不稳定等问题。通过换装涡桨发动机,增大推力;采用垂尾配重振荡阻尼器及在飞机左右平尾尖端加装小垂尾(面积 5.5 平方米)等措施,使这些问题得以解决。1970 年 8 月开始,分两个阶段进行试飞。"843"雷达在探测中、高空目标和在水面、沙漠上空使用时,效果尚好。但在探测低空目标时,受地面杂波影响,效果非常不理想。由于当时国内无机载预警雷达,研制工作于 1971 年 9 月终止。"空警一号"是中国研制的第一架预警机。该机现在北京中国航空博物珍藏。

该机乘员 10-12 人,机长 30.18 米,翼展 43.05 米,机高 9.22 米,机翼面积 161.7 平方米,起飞滑跑距离 780 米,着陆滑跑距离817米。动力装置:原机装 Ash-73TK 螺桨发动机。换装涡桨六涡桨发动机4台,单台功率 4250 马力。主要设备:“843”雷达,雷达旋转天线罩直径 7 米,厚 2米。"空警一号"飞行高度 2,000 米:中型目标高度 1,500 米,控测距离 220 千米;目标高度 1,000 米,探测距离 208 千米;目标高度 500 米,控测距离 200 千米。小型目标高度 10,000 米,探测距离 269 千米。

2004年10月,加拿大《汉和防务评论月刊》发表的一篇关于中国大陆发展预警机的文章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即将装备最新研制的预警机。中国空军第一架预警机称作“新预警”,2003年10月前后在陕西飞机公司完成了装配,现在已经进入试飞阶级。《汉和防务评论月刊》认为,机体很有可能采用了伊尔—76大型运输机,雷达由南京某科研所研制,整体外形和俄罗斯制造的A—50I十分类似。

差老远了

目前没有,正在研制阶段

我们的A50虽说是俄罗斯的,但也有以色列技术(当然是背着美国给的,中国人与犹太人有感情,当然是二战的事了)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