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皮肤有哪些功能?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2-2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皮肤被覆于人体的表面。在眼睑、口唇、鼻腔、肛门、阴道及尿道等腔孔周围,逐渐移行为粘膜,共同形成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具有十分重要的功能。皮肤除了可以保护机体,抵御外界侵害外,还有感受刺激、吸收、分泌、调节体温、维持水盐代谢、修复及排泄废物等功能。对保障人体的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从重量和面积的角度来看,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其重量占体重的14%~16%,一个体重为60kg的成年人皮肤约重8.5kg,一个3kg重的新生儿约重0.5kg,一个成年人的皮肤面积约为1.5~2.2m2 ,新生儿约为0.21m2 ,面积的大小与身高、体重成正比。

皮肤的厚度因人、因性别、因年龄、因职业等而异,一般为0.5~4.0mm(不包括皮下脂肪组织)。儿童的皮肤比成人薄得多,同龄女性皮肤比男性略薄,脑力劳动者皮肤比体力劳动者略薄。

一、皮肤的结构

皮肤分为表皮和真皮。

表皮是皮肤的浅层结构,由复层扁平上皮构成。从基底层到表面可分为五层,即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和角质层。

真皮位于表皮的深面,由致密性结缔组织构成。分为乳头层和网状层。

皮下组织不属于皮肤,但其纤维与真皮相连接。

二、皮肤的附属器

皮肤的附属器包括毛发、皮脂腺、汗腺、及指(趾)甲等。

毛发在人体分布很广,几乎遍及全身。毛发的功能很多,它能帮助调节体温,同时也是触觉器官。

皮脂腺位于毛囊和立毛肌之间。所释放的分泌物,称为皮脂,具有滋润皮肤、保护皮肤的作用。

汗腺分泌汗液,经导管部排泄到皮肤表面,能湿润皮肤,排出部分水和离子,有助于调节体温和水盐平衡。此外,也排泄少量含氮代谢产物。

指(趾〕甲位于手指、足趾远端的背侧面,是表皮角质层细胞增厚而形成的板状结构。

人类的皮肤有六种不同的颜色,即红、黄、棕、蓝、黑和白色,这主要是因为皮肤内黑素的数量及分布情况不同所致。黑素是一种蛋白质衍生物,呈褐色或黑色,是由黑素细胞产生的。由于黑素的数量、大小、类型及分布情况不同,从而决定了不同的肤色。黄种人皮肤内的黑素主要分布在表皮基底层,棘层内较少;黑种人则在基底层、棘层及颗粒层都有大量黑素存在;白种人皮肤内黑素分布情况与黄种人相同,只是黑素的数量比黄种人少。

在人体皮肤的不同部位,颜色的深浅也是不一致的,在颈、手背、腹股沟、脐窝、关节面、乳头、乳晕、肛周及会阴部等处颜色较深,掌跖部皮肤颜色最浅。这是因为在不同部位黑素细胞的数目不相同所致,如头皮及阴部1mm2 内约有2000个,其他部位约为1000个。另外,在粘膜处也有黑素细胞存在。

由于人类是恒温动物,体温恒定在36℃~37℃之间,所以有些人会认为皮肤的温度象体温一样恒定,其实这是错误的。人体组织器官和皮肤随部位不同会有很大的差别。

人体肝脏的温度最高,其次是血管和肌肉,最后才是皮肤。皮肤的温度一般都低于37℃,它受皮肤内血循环和外界气温的影响,一般规律是躯干比四肢高,四肢近心端比远心端高,血循环较丰富的头、面及掌跖处皮温也较高,最低的是耳壳、鼻尖及指端,外界气温的变化对皮肤温度的影响也是明显的,例如夏季时胸部皮肤温度为36.6℃,大腿处为33.6℃;到冬季时胸部为36.4℃,手部温度仅有10℃左右,相差很显著,保温不得当,很容易发生冻疮。

皮肤的微循环对体温的调节有重要作用。当体内外温度升高时,皮肤微循环血流增加,流速加快,血管扩张,出汗增加,以散发热量;反之,体内热产生低下,外界温度较低时,皮肤血流量降低,流速变慢,血管收缩,防止从皮肤散失热量。许多人认为饮酒可以祛寒,这也是不完全正确的。饮酒后可以使皮肤微循环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可以暂时起到温暖皮肤祛寒的作用,但同时也更加快了体内热量从皮肤散失,一旦酒精作用消失,便更觉寒冷,而且过量饮酒大醉时,皮肤微循环血管调节功能麻痹,对寒冷的抵抗力大大减弱,很容易发生冻疮、冻伤,所以在冬季不提倡饮酒取暖,更要禁止喝得酩酊大醉时外出。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