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衡发明的地震仪的原理是什么?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1-2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张衡的“候风地动仪”的功能是判定地震方向的。

地动仪中有一根倒立的、重心较高的长木椎,处于不稳定状态,这和倒竖一个啤酒瓶相似。当地震波传来是,仪器的底座起始的运动方向是指向震中,向相反方向的。由于本身的惯性作用,这时候木椎倒下的方向,就是指向震中的。木椎倒下触发了这个方向的一个杠杆,杠杆带动这个方向的一个龙头,龙头就释放了口中的木珠,从而指示了震中的方向。

地动仪不能判定震中的距离和大小。

公元132 年张衡创制了世界上第一台地震仪,即候风地动仪。

我国记录地震还是很早。出土的晋代《竹书纪年》记载有帝舜时期“地坼及泉”、夏桀末年“社坼裂”的现象,可能是关于地震最早的记载了。据史书《五行志》记载,公元92年以后,几乎连年发生地震,地震地区大至数十郡,地裂地陷,江河泛滥,房屋倒塌。张衡鉴于地震的频繁,创造了候风地动仪,以测定地震的方位。

候风有候气的意思,古人以为地震是由地气所吊起的,因而以此为名。地动仪由精铜铸成,外形像一个大酒壶,中间的圆径八尺,顶上有突出的子,仪器的外表刻有篆文以及山、龟、鸟、兽等图形。仪器内部中央立着一根铜质都柱(上粗下细的棍关)。仪体外部周围铸着八条龙,头向下,尾朝上,按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布列。龙头和内部信道中的发动机关相连,每个龙头嘴里衔有一粒小铜珠。地上对准龙嘴处,蹲着八个铜蟾蜍,昂着头,张着嘴。当某处发生地震,都柱便倒向那一方,触动牙机,使发生地震方向的龙头张开嘴巴,吐出铜珠,落到铜蟾蜍嘴里,发出“当啷”声响,人们就知道哪个方向发生地震。仪器制成不久便测出顺帝永和三年二月初三在陇西发生的地震,可见仪器灵敏度相当高。那次地震,朝野上下,颇为震动。但由于当时朝堂上谶讳迷信劫力很盛,张衡的这一重要发明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候风地动仪也没有被保存下来。近代的地震仪在公元1880年才制成,它的原理和张衡地动仪基本相似。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