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朵金花是哪里的?她们叫什么名?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2-19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杨丽坤(副社长金花)、王苏娅(炼钢厂金花)、朱一锦(拖拉机厂金花)谭尧中(畜牧场金花)、孙静贞(积鹏)

五朵金花风云录

“远看剑阳蝶、近看奇花素、看准滇梅、登苍山奇蝶、到达黄金海岸”!

兰友石光鳞君精通易理,为人风趣幽默,某日茶余突发奇想,顺口总结了以上的顺口溜。看似玩笑,其实已经将“滇兰五朵金花”收罗其中,一经说来便传了开去,成为市场上最为流行的话语。

其实,过去一年多时间,是滇兰市场由沉寂重新走向繁荣的一年,在这一年中,引导市场走向的正是上面所说的“五朵金花”。

缘 起

“五朵金花”来自电影《五朵金花》这部五十年代家喻户晓的电影片名,在这里代表的正是目前滇兰市场上最为走俏的五种名花,即“剑阳蝶(天下第一蝶花)、奇花素(素馨第一奇花)、滇梅(滇兰第一梅瓣)、苍山奇蝶(千面观音)、黄金海岸(莲瓣奇花之首)”。

这个概念的提出,其实早在世纪初,当时云南兰花市场正在起步,2002年大理迎春兰展上,作为评委的刘清涌教授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讲“莲瓣兰色彩丰富,精品、新品层出不穷,在其中我们仿佛见到了中国历史上的“四大美人”、“金陵十二钗”......”。并在以后的研讨会上,多次强调,“莲瓣兰走出去必须形成自己特有的品牌,就如江浙多年的‘四大天王’、‘老八种’、‘新八种’等”。刘教授的话给兰友以极大的鼓舞同时引发许多有意识兰友的思索。

作为品牌,其实兰界有意无意也在努力,比如云南老一辈兰艺工作者提出的“滇兰四大传统名兰”(大雪素、小雪素、朱砂兰、通海剑兰)就比较深入民心,曾经还提出过“云岭十素”的概念,但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可。

2002年底,大理正紧锣密鼓筹备第十三届中国(大理)兰花博览会,组委会决定出版代表大理兰花的专业图集《苍洱兰韵》作为献礼,在编书过程中,编者在审定封底时候突发奇想,提出了“五朵金花”的概念,并在排印前一天定了“黄金海岸”、“剑阳蝶”、“滇梅”、“奇花素”、“碧龙红素”五种,当时的意思是选择“一奇花、一蝶花、一瓣型、一素花、一色花”来代表莲瓣兰的各个类别中优秀者,“五朵金花”的概念,随着《苍洱兰韵》广为宣传,而当时这“五朵”确也在市场上拥有主导位置,概念随之为广大兰友认识,但多数兰友觉得“碧龙红素”由于数量太少且价格高,并不为大多数兰友所能拥有,“五朵金花”应该是有相当的数量,有相当的知名度,有相当的品位,且能在市场上起作用的品种,遂选择了“苍山奇蝶”。

“五朵金花时代”

真正使“五朵金花”深入人心的是2004年下半年,这个时候恰是滇兰复苏的时期,在这个过程中在市场上起决定作用的正是“五朵金花”!

滇兰市场经过2000年到2003年十三届博览会的高开高走后,一度走向沉寂,所有品种价格基本回落到最高时的十分之一。但在2004年四、五月,“剑阳蝶”突然走俏,且大量被四川兰友收购,其中原因很简单,多数川中兰艺家比较后认为“剑阳蝶”性状稳定、色彩对比度高,蝶化面积重 ,易复花,抗逆性强,在同样的副瓣蝶中应是档次最高者而其价格却低于其他副瓣蝶花,继而发现价格回归后应该说是市场风险最小者。

由于四川兰友的参与,“剑阳蝶”成交量立马放大,在极度敏感的市场上形成了不小的波澜,而这个现象无疑增强了云南养兰人的自信心,许多在高峰时期“套牢”的投资者在这个时候得到喘息——得到及时的输血。本地的投资人再度看到市场利好,低价买入剑阳蝶,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度流到四川的“剑阳蝶”应该在五千苗左右,由于市场供求关系的改变,导致“剑阳蝶”单品种的供求矛盾,市场价格随之自然调整,剑阳蝶到2004年底单价突破八千元。

在剑阳蝶走俏的时候,其他品种有小幅度的零售交易,传统“大雪素”依然稳定,值得注意的是 “黄金海岸”价格有所上升。

2004年9月,“苍山奇蝶”突然成为市场新宠,不仅云南兰友之间交易频繁,还有一部分交流到四川,并且一段时间后,价格由原来的6000元接近了一万,到十一月“滇梅”、“奇花素”强势反弹,又成为市场交易的热点,价格在年底突破了一万,而在这几个回合中,每一次交易“黄金海岸”都有所作为,随风而动, 在2004年底,云南兰市真正感受到“五朵金花”的威力与效应,说到市场热点或是问及投资方向,回答基本一致:“五朵金花”!

直到2005年上半年,“五朵金花”可以说出尽风头,五个品种各领风骚一二月,相辅相依,螺旋上涨 ,成为市场上交易的主流,并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大雪素”作为市场晴雨表的职能而成为新的市场座标,其他的品种在“五朵”上可以找到相对合理的价格定位和档次定位,成交也较以前为多。可以说“五朵金花”的经历见证了滇兰市场的复苏,同时也是市场上起决定作用的品种,并随着市场的复苏后成为一个滇兰市场引导市场的大盘股。价格的起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滇兰的走向。

“五朵金花”掀起云南兰市新一轮的波澜,但在这一轮的市场中,再没有出现一日三变的虚高价格,“五朵”在上升期价格的上涨也是经过综合比较,逐步推进,在供求关系的改变中得以稳步上升,到2005年三月份以后,逐渐达到一个市场基本认可的价位,并在这个基础上达到一种动态平衡,即:各领风骚,相互比照,逐步推进。据调查“五朵金花”的市场定位以及兰友心目中的心理价位大体如下:

奇花素 2--3万 剑阳蝶 1.5--2万 苍山奇蝶 1.5--2万

滇梅 2--3万 黄金海岸 5--8万

这是市场自我调整的结果,“五朵金花”品牌在2005年进入成熟期,并在交易上相对稳定,价格相对起伏不大,可以说基本成为新的市场“晴雨表”。

后“五朵金花”时代

“五朵金花”已经成为滇兰最成功的品牌,并在市场上产生了相当的效应,集团优势有助于市场繁荣也有助于市场价格的自我调节。可以说过去近两年所形成的“五朵金花时代”对整个云南兰市来说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但随着“五朵金花”的深入人心后,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薄弱的一面,如兰市资金相对集中于“五朵”,对于新投资户既有容易引导的一面,也有容易形成根深蒂固的思维定势一面,故在2005年开始,市场已经自觉不自觉进行结构性调整。以“五朵金花”为核心,推出了其他的优秀品种,整个莲瓣兰市场逐渐活跃,似乎可以看到“后五朵金花时代”的到来。

市场的自我调节,兰友心态的平稳,使滇兰市场较之于上一轮更理性、更稳健,围绕“五朵金花”大量莲瓣兰名品如“点苍梅”、“千禧梅”、“春蕾”、“玉兔”、“子母花”、“倚天奇蝶”、“荡山荷”、“丽江星蝶”、“玉龙梅”、“宝姬”、“心心相应”、“荷之冠”、“高品素”、“馨海蝶”......等等得到相应的认可,故而出现了继"五朵金花"之后的一个群芳争艳 的“战国时代”。

在“后五朵金花时代”,兰界有人提出了“新五朵金花”、“精品五朵”的概念,但还没有得到兰界的认可,有待时间的验证,作为“五朵”的补充现在大致有一个“岁寒三友”的概念,这就是为兰友们一直戏说为“候补委员”的“点苍梅”、“宝姬”(雪人)和“千禧梅”,若与 “五朵”合并可称 为“八大名兰”。

可以预见“五朵金花”在相当长时间内还是莲瓣兰市场的主流,并在一定程度上指挥滇兰市场的走向,以“五朵”为启示,今后必然会形成“后五朵”、“精五朵”或是其他如“岁寒三友”等等新的品牌,但其市场影响力,社会影响力必然弱于“五朵金花”,可以这么说:“五朵金花”打造了又一个滇兰的黄金时代 。

杨丽坤(副社长金花)、王苏娅(炼钢厂金花)、朱一锦(拖拉机厂金花)谭尧中(畜牧场金花)、孙静贞(积鹏)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