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指的什么?
答:三农是指农业、农村、农民。
一、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我国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问题
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总之,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全局的重大问题。
地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础,农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国民经济全局。没有农业发展,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意义:农业的基础地位是否牢固,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也是关系到我国在国际竞争中能否保持独立自主地位的大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农业生产,在经济发展的任何阶段,农业的基础地位都不能削弱,而只能加强。
现状:成就:建国以来,我们在发展农业,增产粮食方面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
问题:我国农业的基础地位仍然比较脆弱,农业发展速度仍然相对滞后,农业仍然是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
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面临的问题:农民收入困难是当前最突出的问题;农业经济结构不合理;农业资源短缺,基础设施和农业生态环境脆弱;农村市场体制不健全,农产品的商品率低;入世后,农业面临国际市场的巨大压力
发展道路、方向:要彻底改变我国农业基础薄弱的现状,必须走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道路。这是完成我国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过度,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加快农业发展,一靠政策,即坚持和稳定农村经济政策;巩固和完善农村家庭承包经营体制,推进税费改革,实行更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农户在承包期内可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二靠投入,即逐步增加农业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三靠科技,即依靠科技进步,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走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之路,切实贯彻科教兴农战略,提高农民的市场意识和科技素养。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实行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经营方式;五面向市场,调整农业产品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这是当前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关键措施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六、积极推进城镇化战略,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七、发展我国农业的比较优势,实施走出去战略。八。积极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