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中所谓“开窗”是怎么回事?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2-1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开窗”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后路手术中进入椎管的方法。具体讲就是用咬骨钳或骨凿切除部分椎板和关节突,进入椎管并暴露突出物。

早期的椎间盘手术往往都要作全椎板切除,种方法破坏较大,会造成椎体间不稳、硬膜和马尾后方失去保护及硬膜广泛粘连等问题,且手术时间较长,出血也较多。随着对椎间盘突出的病理解剖认识的深入,人们发现采用“开窗”的方法进入椎管,也能充分暴露突出的髓核与神经根,并对神经根所在部位做到减压。而由于椎板切除较少,所以硬膜粘连的机会也较小,同时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损伤。

总之,“开窗”的方法造成手术损伤较小,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也较短,适合于大多数腰椎间盘突的手术。而全椎板切除的方法一般在中央型椎间盘突出的手术中出才会使用。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