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婴儿孤独症?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2-1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儿童孤独症是发生在儿童早期的一种与外界环境接触障碍为主要症状的精神疾病。其发病原因目前尚未完全清楚,可能与母孕期宫内感染,有害的物质,化学的物理的物质影响胎儿的胎发育,其后心理环境因素等有关,其表现特点:

1、乳儿期表现极度孤独。2、大多保持缄默,即存在语言也是模仿性质。3、固执地坚持同一格式,反对任何变化。4、对某些物品表示特殊依恋,不能离开。

一般在2岁以下即可出现症状:主要是人际关系障碍,患儿很少笑,面无表情,至8个月仍不认识父母,对周围的人及物不感兴趣,对母亲也不亲。

自己会走的孩子不理会父母招唤。随年龄增长症状加重,患儿语言发育迟缓,2岁仍不能说话,有时说了是模仿言语,有时腔调高,构音不清。有的患儿自言自语,对事物的变化有强烈的抵触情绪,所放的东西不能变换位置。患儿知觉异常,常常是异常行为的基础,如用唤觉代替视觉的孩子喜欢闻其母亲的面颊,头发,在味觉上出现偏食,触觉上整天摆弄自己喜欢的东西,听觉上倾听一种奇特声音,视觉上常用斜眼看人或从手缝中看,孤独症小儿多伴有智力障碍。

家长要早期教育,经常与患儿对话,他不理你也要说,扩大患儿的语言理解能力。教他一些日常的简单动作,让他与同龄小儿多接触,使之适应环境,增强社交能力。注意语言训练,多教多说,反复训练,有器质性脑损害者可经药物治疗。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