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腱断裂的恢复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1-2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肌腱多段断裂的修复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0年第14卷第3期

刘为民石卫星王国胜

关键词:肌腱断裂修复肌腱断裂为常见疾病,我院从1989年3月~1997年8月收治肌腱断裂伤的253例中,有10例52条肌腱为多段断裂,均经一期修复,并在指导下进行功能锻炼,恢复满意,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男9例,女1例。年龄15~30岁。均为刀砍伤。左手6例,右手4例。10例共损伤52条肌腱。屈肌腱33条。在Ⅱ区、Ⅲ区内肌腱二处断裂的有9条,其中屈指浅肌腱5条,屈指深肌腱4条;在Ⅲ区、Ⅴ区内肌腱二处断裂的18条,其中屈指浅肌腱10条,屈指深肌腱8条;在Ⅱ区、Ⅲ区及Ⅴ区内肌腱三处断裂的6条,其中屈指浅、屈指深肌腱各3条。伸肌腱19条。在Ⅵ区、Ⅶ区内肌腱二处断裂14条,其中伸指总肌腱8条,食指和小指固有伸肌腱各2条,伸拇长肌腱2条;在Ⅵ区、Ⅶ区及Ⅷ区内肌腱三处断裂5条,其中伸指总肌腱4条,食指固有伸肌腱1条。损伤腱段间最短2 cm,最长7 cm,平均4 cm。所有患者均在受伤后3小时内就诊手术。

1.2手术方法

清创术后,在5倍手术放大镜下用改良Kessler缝合法缝合,用3/0带针尼龙线修复腱鞘或腱旁组织。肌腱缝合后将肢体固定于肌腱松弛位。术后24小时行肌腱主动和被动功能锻炼。方法为:屈肌腱行指间关节被动屈曲,主动伸指锻炼;伸肌腱损伤行主动屈掌指关节,被动伸掌指关节锻炼。每天2~3次,每次活动3~5次,活动次数及幅度逐渐增加,3周后拆除外固定行理疗。3例9条肌腱因粘连而行肌腱松解术,术中见肌腱断端愈合良好,粘连多为相邻肌腱相互粘连。3条屈肌腱在术后1周内再次断裂,行再次修补后,肌腱功能恢复。

1.3结果

屈伸肌腱的疗效评定采用总主动活动度(TAM)测定法[1]。掌指关节,近位指间关节,远位指间关节主动屈曲度之和,减去各关节主动伸直受限度之和,即为该手指总的主动活动度。各关节伸直位以0°为准,过伸部分不计。评级标准:优为活动范围正常,良为TAM大于健侧的75%,可为TAM大于健侧的50%,差为TAM小于健侧的50%。本组全部经8个月以上的随访。结果:优26条肌腱,占50%;良9条肌腱,占17.3%;可11条肌腱,占21.2%;差6条肌腱,占11.5%。优良率为67.3%。

2讨论

本组肌腱伤均为切割伤,创面较清洁,均行一期清创及肌腱修复。术中注意:①肌腱暴露时应无创操作,防止牵拉抽出肌腱[2];保护腱旁组织,以免破坏肌腱血供。②先缝合远端断端,再缝合近端断端肌腱,近端肌腱用注射器针头固定在“无张力”情况下缝合。③肌腱避免用止血钳直接钳夹,以免肌腱进一步损伤。④肌腱缝合点如通过腱鞘部位时,则行鞘管切开,缝合肌腱后再行腱鞘修补,如腱鞘或支持带影响肌腱的滑动,则行腱鞘或支持带部分切除,但腕背侧伸肌支持带应保持部分完整,以免肌腱呈弓弦状畸形。⑤根据肌腱断面和解剖定位行肌腱“原配”缝合,避免错位缝合。⑥注意修复腱旁组织[3],因腱旁组织修复后保护了肌腱的血供,促进内源性愈合的发生,形成屏障,限制外源性愈合的过多参与,防止肌腱粘连,提供滑动装置,有利于肌腱的塑形改建及功能恢复。⑦肌腱缝合后应在缝合部位无张力条件下给予适当时间的外固定。

本组3条肌腱术后早期再次断裂可能为锻炼不当所致,亦可能为缝合质量欠佳所致。

http://www.51qe.cn/pic/30/15/14/23/11/0171.htm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