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被妖魔化是招工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王朝站长·作者佚名  2010-07-0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本报记者 张昊

近日,富士康与郑州、天津、廊坊等地纷纷传出“绯闻”,而河南省政府、郑州市政府以及鹤壁市政府的一系列行为则印证了该“绯闻”的真实性。

此前不久,伟创力已与江西赣州签约,计划在赣州开发区建立一家万人规模的电源生产及服务设施制造厂。

“十二连跳”之后,全球两大代工企业接连布局内地,是否意味着它们在中国的扩张路线图被迫改变?伟创力副总裁付军对本报解释,“这是根据我们的客户要求和自身发展需求做出的逐步梯形调整。”

能省多少钱?

代工企业调高工资水平被认为是内迁的主因,但内迁能省多少钱?

小王(化名)在江西赣州经营一家规模数千人的手机零部件制造厂。该厂原本设在东莞樟木头,主要是富士康等代工企业的供应商。今年年初,由于珠三角地区出现用工荒以及各种成本上升,小王把工厂移到老家赣州。

“原材料成本全国大体相同,代工企业以及供应商的成本主要来自于土地、劳动力、用水用电以及物流。赣州与珠三角各城市相比,只有物流成本略高。”

小王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第一,在土地方面,赣州每亩工业用地价格近6万元,而珠三角各地的价格基本都超过25万元/亩。珠三角租用厂房的价格约为10元/平方米,赣州6元/平方米。此外,厂房建造的价格也仅为珠三角地区的40%。

第二,赣州刚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大部分地区不高于600元。加上加班工资以及补助,赣州普通工人的收入约为1000元。珠三角地区普通工人的收入在2000元以上。

第三,珠三角地区由于工业用电紧张,多采用峰谷价,电价为1元/度,赣州并不限电,工业用电仅为0.584元/度。工业用水也差异明显,珠三角地区水成本为2.1元/吨,再加上排污费1元/吨,企业用水在3.5元/吨。赣州含排污费的水价只有1.2元/吨。

第四,代工企业多生产出口型产品,物流成本很高。珠三角地区占据天然优势。“江西、广西、湖南这些‘泛珠三角城市’相对好点,但物流费用依然不小,一个40英尺集装箱到深圳口岸的运费差不多5000元。”

“如果按照伟创力在赣州的规模和管理模式,估计一年能省近一亿元。”小王说。

“招工难”成常态

省钱并不是富士康内迁的唯一原因。一位富士康内部人士告诉本报记者,富士康几年前就已开始布局内地。“富士康并不被动,甚至掌握着主动权,几乎内地每个省的招商引资单位都联系过富士康,甚至不惜为此开出特殊优惠条件。”

2009年,富士康在深圳纳税近6亿元人民币,解决就业超过40万人。这样的贡献让不少政府趋之若鹜。

税收标准由国家制定,交通条件和配套设施改善较慢。对于地方政府来讲,劳动力资源就成为互相“博弈”的王牌。地方政府不惜把招工作为“政治任务”,来赢得代工企业的入驻。

但在郑州,记者了解到,富士康被妖魔化得很严重,招工并不顺利。

一位当地职业高中负责人告诉记者,富士康每年都会在学校招收实习生,但今年却突然变成了“政治任务”。“前段时间,市政府领导多次到学校督促招工工作,一些已经放假的老师也被拉回来参与。”

“我们学校分了六百多个指标,结果学校连火车票都买了,却只有不到300个学生愿意去。主要是学生家长不放心子女去富士康,现在学校发动老师去做家长工作,效果依然不好。”该负责人称,“上周市政府甚至给部分初中下了任务,一个班有两三个指标。最近忽然没什么动静了,市政府应该在制定对策。”

记者多次联系郑州当地富士康招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人张先生,均被告知拒绝接受采访。

七八月是电子产品的旺季,但也是用工淡季。记者了解到,富士康在深圳龙华厂区的招聘已经重新开始,但应聘人数远不如以前,“之前富士康偏向于招几十人的同乡团队,现在单个人也成了招聘对象。”小王说。

上述职高负责人认为,富士康被妖魔化是招工难的主要原因之一,“政府压任务,家长不支持,招工问题暂时很难解决。”

流水线:一个工人的富士康八年

两个富士康普工的梦想与现实

(责任编辑:胡涛)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