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伯乐尚选玉:中国PE未来会形成三国版图

王朝站长·作者佚名  2009-06-1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投融资双方知己知彼——PE的自省

尚选玉眼中的“中国PE三国版图”

从每年私募股权基金投资额占GDP的比例来看,美国私募股权基金占全年GDP的比例是0.6%,欧洲为0.35%,亚洲为0.2%,而目前在我国该比例还不足0.1%。那么,我们的问题出在哪里?中国的私募股权基金如何才能更好的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带着疑问,《证券日报》记者走访了赛伯乐中国投资资深合伙人尚选玉先生。记者了解到,尚选玉曾在海南省政府外资管理部门工作过十个年头,并担任过中国华力控股集团公司的执行总裁。丰富的经历,造就了尚先生对PE领域的独到见解。在采访过程中,尚选玉对PE在中国的发展做了深入的分析和判断,并向我们展示了“中国PE的三国版图”……

尚选玉认为,“中国本土PE存在着融资难、投资更难的问题。”面对日趋成熟的国内投资市场和同比正在下降的投资金额,一方面国内社保、银行、保险、民企等四大LP渠道拥有着大量的资金在寻找出路,一方面在国内活跃的GP包括有着华尔街辉煌背景的GP很难融到人民币基金,即使融到资金的GP,其项目投资抉择也是个难题。

中、美PE差异

针对这种现象,尚先生的解释归结为中国PE与美国PE存在的四方面差异。第一,从资金来源看,美国的钱是富二代以上的钱,他们更愿意将自己的钱给专业人员管理,而中国的钱是富一代的钱,是凭借自己几十年的血汗挣来的,钱已成为他们生命的组成部分,只放心将钱捏在自己手里,即使已经投给你,他也会一直跟踪钱的去向,让自己也当GP;第二,从LP偏好看,美国LP很看重GP的过往业绩,对项目投向尤其具体项目的选择并无意参与,而中国的LP则更看重项目,钱投到基金后他还要参与项目决策,一般情况下,LP来自不同的行业,各自成功的经历也不相同,往往由于LP之间对项目的认识差异使项目最终搁浅。他们对LP的过往业绩并不十分认同,认为市场风头好的时候“猪都能飞起来”,现在金融海啸风头不好了,“猪还能飞起来吗?”他们更相信自己对项目的判断;第三,从市场环境看,美国PE的运作,主要取决于市场因素,而中国PE面对的金融环境却有着很强的政府色彩。政府因素贯穿于整个PE的融资、投资、管理、退出各个阶段,对政府资源的运用能力,成为中国PE能否成功的关键要素;第四,从企业家的思维方式看,美国人的思维方式是二元思维,对就是对,错就是错,要么是 “YES”,要么是“NO”,而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太极思维,是中有非,非中有是,“YES”和“NO”之间没有明确界限,还会有无穷种可能。美国人交流主要是用耳朵听,中国人交流主要是靠头脑悟,美国人谈判是谈判双方围绕谈判桌各坐一排,这种方式用在中国是谈不出结果的,中国人谈判要营造感情气氛,往往是谈判双方的两个关键人物在咖啡厅达成一致,再上谈判桌讨论的。

美国PE的规律+中国PE的实践

在采访过程中,尚选玉反复强调:“PE是服务性行业,不像生产性行业有国际规范的标准可循,它对当地的文化环境有着很强的依赖性。”他认为,美国PE的优势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利益共享文化,企业高管期权和PE二八分成准则,会极大地调动团队的积极性;二是价值创新理念,企业高层和GP都应具有对企业的增值服务能力,通过商业智慧的注入,能极大地提升企业的整体价值,这种价值创新服务,使股东和LP的投入得到丰厚的回报;三是规范管理体系,包括华尔街长期形成的基金管理体系和投资服务流程及财务模型,以及训练有素的项目分析人才,这些都是基金良性运作的重要条件。要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PE,尚先生认为应从毛泽东思想中吸取智慧,即既要借鉴美国的好东西,又要结合我们中国自身的特质。中国LP投资前都喜欢看项目,我就将项目拿出来,不同于过去募集信托资金,我们的创新在于以一个或几个确定的项目做一支私募股权基金。比如这个项目需要两个亿资金,就向对这类项目感兴趣的LP推荐,看中项目后再投,具体操作就是成立一家投资公司,2个亿资本,在银行的监管下投这个项目,叫做项目融资。把这项投资看作一支基金,把国外的共享文化、价值创新和规范管理引进来,按基金方式运作。我把这种项目融资方式取名“游击队模式”,打一枪换个地方。一个项目、两个项目,相同行业项目多了,就可以利用一个行业组织基金,“游击队模式”就变成“根据地模式”如果在几个行业都取得成功,那就可以利用一个产业组织产业型发展基金,“根据地模式”又升华为“解放区模式”。最终,我们会形成一个产业模式,更加专业化发展。”

中国PE的三国版图

“中国PE未来会形成三国局面,买办性的国外资本;主权性的国家资本;草根性的民间资本。”尚选玉告诉记者。他认为,就中国PE未来的发展来说,“首先,最活跃的还是以民间资本为背景的草根性GP,这些草根性GP,熟悉国情、熟悉本土环境,通过游击战的锤炼,练就出很强的项目判断和捕捉机会的眼光,这些团队与外资背景和国资背景团队的融合将是中国PE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第二,基金与其他金融工具的融合,尤其PE与其他金融机构如银行、证券、信托等的紧密合作,将大大改善中国PE的环境;第三,金融产权的市场化趋势,以天津产权交易所为标志,这种交易机构将在全国大型城市蓬勃兴起,未来将极大促进中国PE生态的快速演进。”最后,尚选玉斩钉截铁的告诉记者,这三种趋势将推动未来中国PE的发展。

资料链接

根据ChinaVenture数据统计,2009年第一季度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披露的12起案例中,采用Growth Capital投资类型的案例数量为7起,占总投资案例数量58.3%;投资金额为2.43亿美元,占总投资金额49.1%。采用PIPE投资类型的案例数量为4起;投资金额为6205万美元,环比增加20.6%。采用Buyout投资类型的案例数量仅有1起,环比减少60.0%;投资金额为1亿美元,环比减少15.0%。平均单笔投资金额方面,Buyout投资类型最高,为1亿美元;Growth Capital投资类型次之,为3475万美元;PIPE平均单笔投资金额较低,为1551万美元。纵观一季度整体投资情况,平均单笔投资金额均低于2008年同期水平。

(责任编辑:GH)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