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营销价格 应该谁说了算?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搜索引擎营销已日渐成为众多广告主最为重视的营销方式之一,在众多的搜索产品之中,竞价产品一直是客户应用中最重要的一种投放形式其核心即竞价体系。
搜索引擎服务商“游戏规则”不尽相同,对关键词起价的定制规则的区别最为显著:一类以百度为代表,通过“商业价值综合评估”的“智能起价”,另一类以搜狗为代表,始终坚持“0.3元起价”。前者会对所有的关键词进行评估后再决定起价,价格可能会随时变动;后者则是无论什么关键词,都直接交与客户,按0.3元起价竞拍。
一种是“变价”,一种是“恒价”;一个是运营商做主,一个把自主权交给企业主。哪种方式更好呢?
我的地盘 做主有理?
乍一看,“搜索营销价格谁应该说了算”似乎是一个伪命题。作为搜索引擎服务商提供的一种产品,其拥有者——服务商似乎理所应当的应该拥有产品的定价权。
搜索引擎的商业应用平台,有些类似于一个拍卖场,“关键词”是拍卖品,搜索引擎服务商扮演的是拍卖行的角色,企业则为自己中意的“拍品”竞拍。但是在真正的拍卖场景里,拍卖行在规则上无权决定“拍品”的起价,每一件“拍品”的起价都要经过专业第三方——估价师的客观评估后才能认定,这就避免了拍卖行为了多抽取佣金而大幅提高起价的弊端。
这里有两个关键,一个是“专业”,一个是“客观的第三方”,那么放在搜索引擎行业是否又适用呢?我们发现,在目前的搜索引擎行业,这种情形还没有出现。因为最专业的,恰恰是拥有搜索技术的服务商们本身。
在这种情况下,搜索引擎服务商自行为“拍品”——关键词定制起价,就欠缺了一些说服力。因为作为利益的直接关联者,运营商的行为在没有第三方监督的情况下,缺乏绝对的公信力。所以,百度的“智能起价”被戏称为“人为造价”,而今的凤巢也广受争议,这是最根本的原因之一。
尊重客户 赢得明天?
国内搜索引擎行业三甲之一的搜狗,是“0.3元起价”阵营的主力。从开创至今,它一直坚持了关键词起价为0.3元、0.01元为竞价单位的竞价服务体系。
反观百度的“智能起价”系统,一个关键词即使没有任何客户竞价,它的最低出价都有可能是1元以上甚至更多。
事实上,搜狗的“0.3元起价”也是“服务商自行决定”,但是起价非常低,而且费用固定,所以企业反而不会注意这一点。
搜狗的观点是,对于关键词起价的定制规则,搜索引擎运营商应该秉承公平、公开、合理、透明的机制。在目前还没有第三方能够参与关键词定价评估的条件下,提供一个明确的、固定的、相对低廉的竞价起价,不失为一个折中的解决方案,同时,更有利于企业降低成本,满足企业追求投入产出性价比的需求。
运营商做主,还是客户说了算,似乎各有各的道理,目前也各有各的市场,不过这体现了企业不同的处世态度:对客户、对市场、对规则,是否有发自内心的尊重。
不过,我们相信得民心者得天下,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谁获得“人和”,谁才能笑在当下赢在明天。对此,我们拭目以待。
(责任编辑:跋陀罗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