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摩托GPhone G2刷机MOTO Blur体验

王朝站长·作者佚名  2009-10-2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回顾Android平台的起源和发展,我们会发现其出资Google门下,但却与摩托罗拉颇有渊源。在智能手机以S60、Windows Mobile系统主导的前几年,MOTO一直是Linux领域的执着开发者,包括“明”系列手机等众多明星机型都曾采用Linux内核的系统,因此MOTO在Linux系统的开发实力是不容小觑的,甚至Android最初的起源也是来自MOTO,之于现在在Google推动下的发展,那算是后话了。

图为MOTO CLIQ(DEXT)

在Android平台智能机逐渐繁荣之时,MOTO也早已在为此耕耘,且不说去年和今年初我们就多次报道过的MOTO将专注Android平台智能机的消息,在Android平台的投入,MOTO已经早已深入到系统定制开发层面,最典型的例子是现在在GPhone玩家中颇受好评的MOTO输入法,另外就是MOTO即将推出的Android定制界面MOTOBlur,这也是我们今天介绍的主角。

简单来讲,摩托罗拉开发的Android定制界面MOTO Blur好比Sense界面之于HTC,最先将应用在MOTO首款Android智能机CLIQ之上,但现在已有高手将其移植到HTC旗下机型中,笔者今天介绍的就是通过HTC的G2来体验MOTO Blur界面。

图为HTC Magic

关于MOTOBlur,之前已有不少介绍,其典型特征是支持更多的在线服务同步,比如常见的相册服务Picasa、邮箱、微博、博客等。另外,其界面也是崭新的,比Android传统界面有更佳的易用性。

图为HTC G2成功运行MOTO Blur界面

首先我们打开看一下系统相关信息,这里的MOTOBlur是基于Android 1.6也就是最新的Android固件。从底部的四个按键可以分辨出笔者试用的手机为HTC G2。

图为HTC G2成功运行MOTO Blur界面

(责编:情绪之王)

回顾Android平台的起源和发展,我们会发现其出资Google门下,但却与摩托罗拉颇有渊源。在智能手机以S60、Windows Mobile系统主导的前几年,MOTO一直是Linux领域的执着开发者,包括“明”系列手机等众多明星机型都曾采用Linux内核的系统,因此MOTO在Linux系统的开发实力是不容小觑的,甚至Android最初的起源也是来自MOTO,之于现在在Google推动下的发展,那算是后话了。

图为MOTO CLIQ(DEXT)

在Android平台智能机逐渐繁荣之时,MOTO也早已在为此耕耘,且不说去年和今年初我们就多次报道过的MOTO将专注Android平台智能机的消息,在Android平台的投入,MOTO已经早已深入到系统定制开发层面,最典型的例子是现在在GPhone玩家中颇受好评的MOTO输入法,另外就是MOTO即将推出的Android定制界面MOTOBlur,这也是我们今天介绍的主角。

简单来讲,摩托罗拉开发的Android定制界面MOTO Blur好比Sense界面之于HTC,最先将应用在MOTO首款Android智能机CLIQ之上,但现在已有高手将其移植到HTC旗下机型中,笔者今天介绍的就是通过HTC的G2来体验MOTO Blur界面。

图为HTC Magic

关于MOTOBlur,之前已有不少介绍,其典型特征是支持更多的在线服务同步,比如常见的相册服务Picasa、邮箱、微博、博客等。另外,其界面也是崭新的,比Android传统界面有更佳的易用性。

图为HTC G2成功运行MOTO Blur界面

首先我们打开看一下系统相关信息,这里的MOTOBlur是基于Android 1.6也就是最新的Android固件。从底部的四个按键可以分辨出笔者试用的手机为HTC G2。

图为HTC G2成功运行MOTO Blur界面

(责编:情绪之王)

G2的刷机相对简单,简单一点讲有以下几步

一、准备:

安装好手机必要的驱动,可以安装HTC的官方同步工具HTC Sync

准备好刷机工具,包括如下几个文件。

二、准备ROM

将ROM文件保存为update.zip,存到microSD卡根目录中

三、进入Recovery模式

关机状态,按住返回键和开机键不放,手机会进入fastboot模式,这时点击刷机包中的fast.bat程序,手机会进入recovery模式,也就是常用的刷机模式。

四、刷机

一般来讲,这时我们通过轨迹球选择电极Alt+S的选项就可以开始刷机了,如果提示SD卡找不到,这时我们可以尝试使用Alt+W清空一下数据再试。等待过程结束之后,重启手机,经过较长时间的重启,你就能用G2体验到华丽的Sense界面了。

开机画面

刷机过程和使用HTC的ROM是一样的,这里不再赘述,刷机过程完成之后重启,这时就能看到MOTO风格的界面启动了,首先看到的是两个MOTO品牌LOGO界面,其blur标志设计得也很有特点。

下一步我们会看到USB模式选择提示,是否将手机设为USB存储设备,或者仅充电。再往后是语言选择,可惜里面没有中文,之后的演示均通过英文模式进行,这里已经可以拨打紧急电话了。

开机画面

(责编:情绪之王)

这时我们点击菜单键,可以调出如下四个选项,此时可以进行网络设置了,由于本ROM暂时还不支持WiFi,我们通过EDGE网络连接。大家可以看到信号栏已经显示出了EDGE数据传输的标志,其实这个中国移动的APN是自动识别的,也就是说我们不必要自己设置cmnet这样的APN即可自动连上EDGE上网。

设置网络

连上网络后,启动过程继续,这时需要设置MOTO账号,可以注册也可以登陆,第一次用当然是注册了。同意条款之后输入用户名和密码注册。

注册MOTO账号

在这里我们首次用到了文字输入,大家可以看到这里的虚拟全键盘和之前流行的MOTO Android平台输入法并不完全一样。创建过程还是比较顺利的,很快我们就可以进行下一步了。需要说明的是,这个登录的过程是因为刷机后第一次,所以比较漫长,之后再启动会快很多。

注册MOTO账号

(责编:情绪之王)

MOTO账号已经创建,接下来我们看到的是MOTO Blur比较关键的应用移动服务登陆,这里列出的有10向,包括MySpace、FaceBook、Google、Twitter、Picasa、Yahoo等,大都是北美市场比较热门的应用,既有博客也有相册,还有像Google这种集大成者,到时候再国内推出,相信MOTO会因地制宜,支持更多国内的互联网应用。

登陆服务选择

笔者选择其中几项进行登录,Google、Yahoo都不是很顺利,倒是Picasa相册登陆比较顺利。

登陆服务

登陆成功的项目图标上会有对勾提示,时间有限,只登陆了一项。这里顺便看看Blur界面的锁屏待机状态,没有Sense界面好看,但也比较简洁。

设置项目和解锁界面

至此,首次开机设置就已完成,接下来就能看到MOTOBlur的庐山真面目了。

设置过程完成

(责编:情绪之王)

现在呈现的就是MOTOBlur的主界面,怎么有这么多的气泡提示呢?是的,这里很多都是针对在线服务的Widget,比如相册、博客更新和提示信息。

MOTO Blur的主界面分为5个页面比Android系统默认的3页要多,但比Sense界面的7个页面要少,不过已经够用了。

主屏幕

由于多出了这么多气泡提示,MOTOBlur在G2 3.2英寸的显示屏幕上显示给人的感觉是,屏幕太小了不够用,或则说分辨率太低了,达到WVGA(480x800像素)分辨率也行啊!打开音乐播放界面,发现和Android原生媒体管理界面区别不大,也是很实用和简洁的设计。

主屏幕和音乐节目

在主界面的下面我们可以看到程序列表开关的两侧有两个按钮,分别是用来打开拨号盘和联系人列表,拨号盘如下,也是分成四个标签页显示,联系人目前暂时不支持中文拼音排序。

拨号和联系人界面

(责编:情绪之王)

打开抽屉式的程序列表框,风格和原生的Android系统比较接近,不过背景变成了黑色,显得更加深邃。很多图标的设计页比较新颖,比如照相机、摄像机、闹钟、联系人都不是之前的Android系统模样,也许这正是为了给人一种全新面孔的印象。

无论是打开刚才的程序列表框,还是下面的设置菜单,速度都比较快,可能这得益于Android 1.6固件。设置项目没有太多改变,即便是Sense界面,设置菜单也和原生的Android系统相差不大,可见最初的设计已经很不错了。这里我们在无线控制里能够看到WiFi选项,不过由于硬件移植的缘故,暂时还无法体验。

至此,我们通过G2和移植的MOTO Blur界面,过了下瘾。给笔者的感觉是,MOTO Blur存在自己的创新之处,但是还不够彻底,比如前面提到的各种移动服务的集成,实际上其他平台也能实现。而像Sense界面为Hero加入点触对焦这样强的功能在MOTO Blur中很难找到。此外界面的美观性还需提升,细节设计还不够平滑。

(责编:情绪之王)

回顾Android平台的起源和发展,我们会发现其出资Google门下,但却与摩托罗拉颇有渊源。在智能手机以S60、Windows Mobile系统主导的前几年,MOTO一直是Linux领域的执着开发者,包括“明”系列手机等众多明星机型都曾采用Linux内核的系统,因此MOTO在Linux系统的开发实力是不容小觑的,甚至Android最初的起源也是来自MOTO,之于现在在Google推动下的发展,那算是后话了。

图为MOTO CLIQ(DEXT)

在Android平台智能机逐渐繁荣之时,MOTO也早已在为此耕耘,且不说去年和今年初我们就多次报道过的MOTO将专注Android平台智能机的消息,在Android平台的投入,MOTO已经早已深入到系统定制开发层面,最典型的例子是现在在GPhone玩家中颇受好评的MOTO输入法,另外就是MOTO即将推出的Android定制界面MOTOBlur,这也是我们今天介绍的主角。

简单来讲,摩托罗拉开发的Android定制界面MOTO Blur好比Sense界面之于HTC,最先将应用在MOTO首款Android智能机CLIQ之上,但现在已有高手将其移植到HTC旗下机型中,笔者今天介绍的就是通过HTC的G2来体验MOTO Blur界面。

图为HTC Magic

关于MOTOBlur,之前已有不少介绍,其典型特征是支持更多的在线服务同步,比如常见的相册服务Picasa、邮箱、微博、博客等。另外,其界面也是崭新的,比Android传统界面有更佳的易用性。

图为HTC G2成功运行MOTO Blur界面

首先我们打开看一下系统相关信息,这里的MOTOBlur是基于Android 1.6也就是最新的Android固件。从底部的四个按键可以分辨出笔者试用的手机为HTC G2。

图为HTC G2成功运行MOTO Blur界面

(责编:情绪之王)

G2的刷机相对简单,简单一点讲有以下几步

一、准备:

安装好手机必要的驱动,可以安装HTC的官方同步工具HTC Sync

准备好刷机工具,包括如下几个文件。

二、准备ROM

将ROM文件保存为update.zip,存到microSD卡根目录中

三、进入Recovery模式

关机状态,按住返回键和开机键不放,手机会进入fastboot模式,这时点击刷机包中的fast.bat程序,手机会进入recovery模式,也就是常用的刷机模式。

四、刷机

一般来讲,这时我们通过轨迹球选择电极Alt+S的选项就可以开始刷机了,如果提示SD卡找不到,这时我们可以尝试使用Alt+W清空一下数据再试。等待过程结束之后,重启手机,经过较长时间的重启,你就能用G2体验到华丽的Sense界面了。

开机画面

刷机过程和使用HTC的ROM是一样的,这里不再赘述,刷机过程完成之后重启,这时就能看到MOTO风格的界面启动了,首先看到的是两个MOTO品牌LOGO界面,其blur标志设计得也很有特点。

下一步我们会看到USB模式选择提示,是否将手机设为USB存储设备,或者仅充电。再往后是语言选择,可惜里面没有中文,之后的演示均通过英文模式进行,这里已经可以拨打紧急电话了。

开机画面

(责编:情绪之王)

这时我们点击菜单键,可以调出如下四个选项,此时可以进行网络设置了,由于本ROM暂时还不支持WiFi,我们通过EDGE网络连接。大家可以看到信号栏已经显示出了EDGE数据传输的标志,其实这个中国移动的APN是自动识别的,也就是说我们不必要自己设置cmnet这样的APN即可自动连上EDGE上网。

设置网络

连上网络后,启动过程继续,这时需要设置MOTO账号,可以注册也可以登陆,第一次用当然是注册了。同意条款之后输入用户名和密码注册。

注册MOTO账号

在这里我们首次用到了文字输入,大家可以看到这里的虚拟全键盘和之前流行的MOTO Android平台输入法并不完全一样。创建过程还是比较顺利的,很快我们就可以进行下一步了。需要说明的是,这个登录的过程是因为刷机后第一次,所以比较漫长,之后再启动会快很多。

注册MOTO账号

(责编:情绪之王)

MOTO账号已经创建,接下来我们看到的是MOTO Blur比较关键的应用移动服务登陆,这里列出的有10向,包括MySpace、FaceBook、Google、Twitter、Picasa、Yahoo等,大都是北美市场比较热门的应用,既有博客也有相册,还有像Google这种集大成者,到时候再国内推出,相信MOTO会因地制宜,支持更多国内的互联网应用。

登陆服务选择

笔者选择其中几项进行登录,Google、Yahoo都不是很顺利,倒是Picasa相册登陆比较顺利。

登陆服务

登陆成功的项目图标上会有对勾提示,时间有限,只登陆了一项。这里顺便看看Blur界面的锁屏待机状态,没有Sense界面好看,但也比较简洁。

设置项目和解锁界面

至此,首次开机设置就已完成,接下来就能看到MOTOBlur的庐山真面目了。

设置过程完成

(责编:情绪之王)

现在呈现的就是MOTOBlur的主界面,怎么有这么多的气泡提示呢?是的,这里很多都是针对在线服务的Widget,比如相册、博客更新和提示信息。

MOTO Blur的主界面分为5个页面比Android系统默认的3页要多,但比Sense界面的7个页面要少,不过已经够用了。

主屏幕

由于多出了这么多气泡提示,MOTOBlur在G2 3.2英寸的显示屏幕上显示给人的感觉是,屏幕太小了不够用,或则说分辨率太低了,达到WVGA(480x800像素)分辨率也行啊!打开音乐播放界面,发现和Android原生媒体管理界面区别不大,也是很实用和简洁的设计。

主屏幕和音乐节目

在主界面的下面我们可以看到程序列表开关的两侧有两个按钮,分别是用来打开拨号盘和联系人列表,拨号盘如下,也是分成四个标签页显示,联系人目前暂时不支持中文拼音排序。

拨号和联系人界面

(责编:情绪之王)

打开抽屉式的程序列表框,风格和原生的Android系统比较接近,不过背景变成了黑色,显得更加深邃。很多图标的设计页比较新颖,比如照相机、摄像机、闹钟、联系人都不是之前的Android系统模样,也许这正是为了给人一种全新面孔的印象。

无论是打开刚才的程序列表框,还是下面的设置菜单,速度都比较快,可能这得益于Android 1.6固件。设置项目没有太多改变,即便是Sense界面,设置菜单也和原生的Android系统相差不大,可见最初的设计已经很不错了。这里我们在无线控制里能够看到WiFi选项,不过由于硬件移植的缘故,暂时还无法体验。

至此,我们通过G2和移植的MOTO Blur界面,过了下瘾。给笔者的感觉是,MOTO Blur存在自己的创新之处,但是还不够彻底,比如前面提到的各种移动服务的集成,实际上其他平台也能实现。而像Sense界面为Hero加入点触对焦这样强的功能在MOTO Blur中很难找到。此外界面的美观性还需提升,细节设计还不够平滑。

(责编:情绪之王)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