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危机的本源(经典商业人文书精缩读本.达观(第1期))

分类: 图书,经济,金融投资,金融市场与管理,
品牌: 邱恒明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页码:159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9月
·ISBN:7508616421/9787508616421
·条形码:9787508616421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经典商业人文书精缩读本.达观(第1期)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全球危机的本源》内容简介:金融大转折的发生很少源于一项严格实施的计划性政策的打击,相反,就像千刀万剐致人于死地一样,它们往往源于一系列微观的,看起来是良性但却能引起金融市场动荡和人们恐惧心理的金融政策,这就是金融危机初期所发生的事情。正因为此,追求金融危机的本源,意义重大。
媒体推荐这次全球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英美金融文化中固有的投机思维定势,这就导致了其投资的盲目性。
——《金融大崩盘》
衍生品交易是当今整个金融界所有金融泡沫的根源。所有这些产生泡沫的衍生品究竟是什么呢?很简单:一大包债务、一大捆债务、一大堆泡沫。
——《流氓·国家》
到底是什么导致了贝尔斯登的日渐衰落和最终灭亡?其实只是一条谣言而已,一条老套的贝尔斯登出现流动资金短缺的谣言。众口铄金,谣言的力量是不可低估的。
——《恐慌害死熊》
这场全球危机解决方案的关键是使金融走向民主化。把那些合理有效的金融原则的应用范围扩展到一个更广阔的社会层面上,并采用所有我们现在已经掌握的现代技术来达成这个目标。
——《终结次贷危机》
我希望将来新的监管模式,不要完全扼杀金融创新。我们应该看到金融创新好的一面,比如可以更快更好地服务客户,而不仅看到它有风险的一面,金融创新还是有正面意义的。
——花旗集团前任CEO查尔斯·普林斯
那些导致美国金融危机的人现在反而变成了救市决策的制定者,正是他们的金融产品让诸多公司陷入困境。另一方面,他们没有对提供援助一视同仁。
——美国国际集团前任CEO莫里斯·格林伯格
编辑推荐《全球危机的本源》:
别以为我们对金融危机的了解已经足够了,这是一个新世界的开始,有可能还是糟糕的新世界的开始。
内部员工倾力揭弊企业高管全面反思
保罗·克鲁格 曼罗伯特·希勒权威解读
《达观》杂志:
一本主题型书摘杂志,以8-10本图书精编内容为主。主线贯通,兼具权威性、可读性、时效性。高端人群最省时省力的商务读本,为忙碌阶层节省90%的阅读时间。
我们的理念
阅读·精选·分享
2008年以来,市面上有近百本金融危机类图书。秉承《达观》杂志。阅读、精选、分享的宗旨,经过梳理,从员工揭弊、“高管反思”、“专家诊脉及建言”三方面来回顾与解读.兼具权威性和专业性,我们最终筛选出9本阅读书单。
《恐慌害死熊:从贝尔斯登陷落到全球金融恐慌》
◎《贪婪、欺诈和无知:美国次贷危机真相》
◎《别了,雷曼兄弟》
◎《谁葬送了华尔街》
◎《30而励》
◎《金融大崩盘》
◎《流氓·国家:华尔街、美联储的谎言与阴谋》
◎《萧条经济学的回归和2008年经济危机》
◎《终结次贷危机》
目录
第一部分 员工揭弊
第一章 谣言杀死贝尔斯登
◎子公司CEO遭解职
◎首席运营官受牵连
◎成为华尔街的麻风病人
◎谣言是罪魁祸首
◎准备后事
◎一切结束了
第二章 美国次级债陷阱
◎抵押贷款欺诈
◎经纪商的谋略
◎行为失调的经纪商
◎不道德的经纪商
◎评级机构的权势
◎谁在导演这场秀
◎证券化如何影响借款人
第二部分 高管反思
第三章 雷曼CEO:一切太晚了
◎众多从业者处于失业的恐慌
◎雷曼兄弟是可悲的牺牲品
◎竭尽全力难脱崩溃命运
◎雷曼CEO的看法与建议
第四章 花旗集团CEO:不要扼杀金融创意
◎聚沙之塔
◎重定规则
第五章 AIG董事长:迷茫的新时代
◎挽救AIG
◎雷曼遭遇不公
◎迷茫的新时代
第三部分 专家诊脉及建青
第六章 美国资本主义的全球危机
◎追问金融和商业的传统
◎美国的危机,亚洲的机遇
◎源于金融重商主义
◎金融创新:美国人制造的魔鬼
◎未来之路
第七章 一切泡沫的根源
◎对冲基金大崩溃
◎赚钱,我得;赔钱,你担
◎非理性大众为金融家埋单
第八章 克鲁格曼:新萧条路线圈图
◎房市泡沫破裂及其影响
◎非银行的银行危机
◎美联储失去拉动力
◎一切货币危机之母
◎一场全球衰退
第九章 萧条经济学的回归
◎什么是萧条经济学
◎如何应对燃眉之急
◎金融改革
◎思想的力量
第十章 罗伯特·希勒:金融民主化
◎讲究技术
◎改进信息基础设施的6种方式
附录中国专家的视角
张维迎:彻底埋葬凯恩斯主义
◎理解危机可能比简单出对策更重要
◎重温奥地利学派对大萧条的解释
◎这次危机的根源在哪里
◎政府救市,还是自由调整
◎尽早尽快地释放民间活力
◎危机与大国崛起
吴敬琏:世界金融海啸的由来和应对
◎泡沫背后的三个问题
◎中国金融体系不可能独善其身
◎两方面的应对策略
……[看更多目录]
文摘第一部分员工揭弊
第一章谣言杀死贝尔斯登
到底是什么导致了贝尔斯登的日渐衰落和最终灭亡呢?其实只是一条谣言而已,一条老套的贝尔斯登出现流动资金短缺的谣言。众口铄金,谣言的力量是不可低估的。
一位勤奋的大众心理研究专家古斯塔夫·勒·庞早在19世纪就知道谣言的力量有多大。他清楚地定义了把某种想法或信条灌输给大众所需的基本条件。
对于一条足以毁灭贝尔斯登的谣言来说,它需要具备以下条件:首先,人们需要了解一些事件或状况来做一个心理铺垫。毫无疑问的,人们已经预期到金融系统中将会有一场大的灾难发生。被大肆演染的贝尔斯登旗下两只对冲基金倒闭事件、众多金融公司的大幅资产减记、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混乱等,只是大众心理铺垫中的几个。然而,铺垫只是为一个谣言的启动做好准备而已。
下一个必备条件是确认,正如勒·庞所说:简洁的、不带任何推理和论证的确认是把一个想法植入人们心里的最可靠的方法之一。越简明越具分量,如“贝尔破产了”,或者“高盛将与贝尔断绝业务往来”。但是,确认只有在被反复强调时才会起作用。这便引出了谣言生效的第三个必备条件——重复。再次引用勒·庞的话: “被确认的概念通过重复来加固在人们大脑中的地位,以至于最终作为经过论证了的真理而被广为接受”。能最好地完成“重复”这一任务的角色莫过于夜以继日疯狂工作的媒体,毕竟,谣言是很好的新闻材料,尤其是当谣言能够证实公众们的某些猜测时。
坚持每天看财经新闻的人们可以体会到,在把谣言转变成大众心目中的真理的过程中,必要的“重复”是多么的有效。但是“重复”并不只是出现在电视、收音机,或报纸杂志这些领域。如今,你只需进入谷歌的财经频道,输入一个股票代码,查看关于这个代码的新闻,当你无数次地读到同一篇文章,并且均来自不同出处时,“重复”就发生作用了。当谣言被有效且一致地重复时,它就会上升为一种舆论,进而口口相传,蔓延开来。大众对于舆论只有盲目接受,而从不采用理性的思考,因此任何观点的推广都是靠“接触式”传播。你只需访问博客世界或无数的社会网站就可以知道谣言传播速度之惊人。这时,谣言已不再是谣言,且已无法遏制。那些抱怨谣言不会停止的人,事实上并没有意识到谣言的传播已经到了病毒扩散般的阶段,它之所以不会停止,是因为它现在已经是“事实”。邦伯和斯宾塞在《恐慌害死熊:从贝尔斯登陷落到全球金融恐慌》一书中对贝尔斯登财政危机过程的叙述与勒·庞的理论如此吻合,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