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农村改革与发展

王朝导购·作者佚名
 
新时期农村改革与发展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参考价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类: 图书,经济,经济体制与改革,
  品牌: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三研究部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

·页码:302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9月

·ISBN:7509803462

·条形码:9787509803462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新时期农村改革与发展》内容简介:1978年,全国农业人口平均每人全年的收入只有七十多元,有近四分之一的生产队社员收入在五十元以下,平均每个生产大队的集体积累不到一万元,有的地方甚至不能维持简单再生产。造成这种局面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左”的错误的干扰,上个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运动不断,搞得人心惶惶,无心抓生产;二是体制的束缚,“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体制,造成干好干坏一个样,严重地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编辑推荐《新时期农村改革与发展》:中国共产党新时期历史系列专题研究之四。

目录

农村改革因何始于安徽成于安徽

贵州的包干到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由来与发展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哲里木盟的成功实践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山东的确立

改革土地经营管理体制 推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河北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及其影响

广西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回顾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上海郊区农村的建立和完善

20世纪80年代初期沈阳农村改革述评

新疆农牧区改革的回顾与思考(1978—1992)

河南省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回顾与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历程与启示——以1978—1992年江苏乡镇企业发展为例

1978年至1992年浙江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与影响

天津发展城郊型农业的历史回顾

广东农村股份合作制的改革与发展

广东山区的开发建设(1978—1992)

1978—1992年福建农村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探索

改革开放以来湖南农村市场的建设及其反思

我国农村改革全面展开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经验探析

西黄垡启示录

20世纪80年代农村改革与城乡关系调整

1978年至1992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及特点

……[看更多目录]

序言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改革率先从农村突破,这不是历史的偶然。它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和当时农村面临的困境决定的。

“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结束后,全国许多行业已濒临崩溃的边缘,而农村的问题尤为突出,当时全国有二亿五千万人吃不饱肚子,占当时人口的四分之一。1978年,全国农业人口平均每人全年的收入只有七十多元,有近四分之一的生产队社员收入在五十元以下,平均每个生产大队的集体积累不到一万元,有的地方甚至不能维持简单再生产。造成这种局面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左”的错误的干扰,上个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运动不断,搞得人心惶惶,无心抓生产;二是体制的束缚,“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体制,造成干好干坏一个样,严重地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扭转这种局面,解决农村问题的关键:一是要解放思想,纠正“左”的错误,二是要改革束缚农民生产积极性的体制。除此没有其他出路。

文摘农村改革因何始于安徽成于安徽

邓小平曾坚定地指出:“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农村的改革是从安徽开始的。”1993年,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来安徽考察期间感慨地说:“安徽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试点起到了先锋和示范作用,促进了全国农村改革的成功”,“这一历史性的贡献,是安徽人民的功劳,是安徽人民的骄傲,也说明安徽人民有革命的精神和创造智慧。”

农村改革,也就是大家平常说的包产到户。包产到户是农村改革的起点,是改革开放以来这一段历史中的一件大事。万里说过,仔细研究这一段历史,写清楚这一段历史,无疑对当前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还是对整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都具有重大意义。当此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三研究部和安徽省委党史研究室联合召开“1978年至1992年农村改革学术研讨会”之际,笔者作为一名党史研究工作者,我着重思考的是这样一个问题:中国的农村改革,为什么始于安徽,成于安徽?安徽农村改革的成功,其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何在?

一、穷则思变,安徽人民敢为天下先

安徽是个农业大省,又曾是“左”倾错误的重灾区。改革之前,“四人帮”在安徽的代理人推行左的东西特别积极,农村的问题特别严重,农村经济落后,群众生活艰难,一些地区的农民甚至连吃饱肚子这一基本生活要求都很难得到保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