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信息检索与论文写作

分类: 图书,语言文字,汉语,汉语写作与修辞,应用文写作,
品牌: 张振华
基本信息·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页码:416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9月
·ISBN:7302203865/9787302203865
·条形码:9787302203865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工程信息检索与论文写作》以全新的视角,面向信息素养和科技论文写作能力提高的核心需要,整合信息检索原理和信息检索技术,以国内外工程类重要数据库为主导,从数据库介绍、数据库检索方法和数据库检索实例三个方面,详细介绍重要数据库的整体检索和利用,并就学术规范、科技论文的写作和发表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其价值是适应现代计算机检索的实际,突出电子资源的检索和利用,帮助读者掌握计算机信息检索
理论和熟练使用国内外工程类重要数据库。
《工程信息检索与论文写作》可供工程类研究生、本科生和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作为相关课程教材及参考书使用。
编辑推荐《工程信息检索与论文写作》是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目录
第1章 工程信息检索概述
1.1 信息与信息素养
1.1.1 信息及其相关术语
1.1.2 信息素养与信息意识
1.1.3 信息综合利用——科技查新与科技创新
1.2 信息资源与信息检索
1.2.1 信息源与信息资源
1.2.2 信息资源的特征与类型
1.2.3 信息检索的理论与方法
1.3 信息检索语言和检索工具
1.3.1 信息检索语言
1.3.2 信息检索工具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2章 计算机信息检索理论
2.1 计算机信息检索概述
2.1.1 计算机信息检索发展历史
2.1.2 中国计算机信息检索发展现状
2.1.3 计算机信息检索的特点
2.2 计算机信息检索系统
2.2.1 计算机信息检索系统的组成
2.2.2 计算机信息检索数据库结构
2.2.3 计算机信息检索方式
2.2.4 计算机信息检索常用检索命令
2.2.5 计算机信息检索常用检索限定
2.2.6 计算机信息检索常用检索途径
2.2.7 计算机信息检索的方法
2.2.8 计算机信息检索的步骤
2.3 国际联机信息检索平台介绍
2.3.1 Dialog国际联机检索系统介绍
2.3.2 STN国际联机检索工具介绍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3章 读秀知识库及其检索
3.1 读秀知识库简介
3.1.1 超星数字图书馆概况
3.1.2 读秀知识库介绍
3.1.3 读秀知识库的特点
3.2 读秀知识库的检索方法
3.2.1 读秀知识库登录
3.2.2 读秀知识库检索路径
3.2.3 读秀知识库多面检索技术
3.3 读秀知识库的检索频道
3.3.1 读秀知识库全文检索频道
3.3.2 读秀知识库图书检索频道
3.3.3 读秀知识库期刊检索频道
3.4 读秀知识库文献信息资源获取方式
3.4.1 文献传递
3.4.2 全文阅读
3.4.3 其他馆藏借阅
3.4.4 网上书店购买
3.4.5 文献求助
3.5 读秀知识库个人图书馆的建立
3.6 读秀知识库检索实例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4章 维普资讯系统及其检索
4.1 维普资讯系统数据库介绍
4.1.1 维普资讯系统概况
4.1.2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内容选介
4.1.3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资源优势
4.2 维普资讯系统数据库检索方法
4.2.1 浏览器的安装与使用
4.2.2 数据库检索的分类
4.2.3 检索结果管理
4.2.4 检索过程小结
4.3 维普资讯系统数据库检索实例
4.3.1 一般事实检索实例
4.3.2 研究综述检索实例
4.3.3 开题报告检索实例
4.3.4 课题申报检索实例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5章 中国知识资源总库及其检索
5.1 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介绍
5.1.1 中国知识资源总库概况
5.1.2 中国知识资源总库重点数据库介绍
5.1.3 中国知识资源总库学科分类
5.1.4 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的信息特色
5.2 中国知识资源全文数据库检索方法
5.2.1 浏览器的安装与使用
5.2.2 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分类
5.2.3 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初级检索
5.2.4 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二次检索
5.2.5 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优秀硕士和博士论文全文数据库
5.2.6 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的一站式检索
5.2.7 科技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检索
5.3 数据库检索实例
5.3.1 论文题名新颖性检索实例
5.3.2 补全参考文献检索实例
5.3.3 期刊导航检索实例
5.3.4 学术趋势搜索检索实例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6章 万方数据资源系统及其检索
6.1 数据资源系统概述
6.1.1 概述
6.1.2 系统特点
6.1.3 信息资源
6.2 数据库检索方法
6.2.1 CQL检索方法
6.2.2 PairQuery检索方法
6.2.3 跨库检索方法
6.2.4 系统注册和登录
6.2.5 系统界面导航
6.3 期刊论文检索
6.3.1 期刊论文检索方法
6.3.2 学术期刊的检索
6.3.3 学术期刊导航
6.4 学位论文检索
6.4.1 学位论文检索方法
6.4.2 学位论文导航
6.5 学术会议论文检索
6.5.1 会议论文检索
6.5.2 会议论文导航
6.6 专利检索
6.6.1 专利检索方法
6.6.2 检索结果处理
6.6.3 查看专利的详细信息
6.7 标准检索
6.7.1 标准检索方法
6.7.2 检索结果处理
6.7.3 查看标准的详细信息
6.8 科技成果检索
6.8.1 科技成果检索方法
6.8.2 检索结果处理
6.8.3 查看成果的详细信息
6.9 法律法规检索
6.9.1 法律法规检索方法
6.9.2 检索结果处理
6.9.3 查看法规的详细信息
6.10企业信息检索
6.10.1 企业信息检索方法
6.10.2 检索结果处理
6.10.3 查看企业的详细信息
6.11全文下载及浏览
6.11.1 全文下载
6.11.2 浏览器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7章 特种文献信息及其检索
7.1 标准文献信息检索
7.1.1 标准的基础知识
7.1.2 标准文献的基础知识
7.1.3 国内标准文献信息的检索
7.1.4 国际三大标准组织及其标准文献信息检索
7.2 专利文献信息检索
7.2.1 知识产权的基础知识
7.2.2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
7.2.3 专利的基础知识
7.2.4 专利文献的基础知识
7.2.5 国内专利文献信息的检索
7.2.6 国外专利文献信息的检索
7.3 学位论文、会议文献和科技报告检索
7.3.1 学位论文的检索
7.3.2 会议文献的检索
7.3.3 科技报告的检索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8章 国道外文专题数据库及其检索
8.1 国道外文专题数据库介绍
8.1.1 国道数据公司及国道外文专题数据资源简介
8.1.2 国道外文专题数据库的特点
8.2 国道外文数据库检索方法及检索实例
8.2.1 国道外文数据库检索方法介绍
8.2.2 国道外文数据库检索实例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9章 国外全文数据库及其检索
9.1 Elsevier电子期刊全文数据库
9.1.1 Elsevier电子期刊全文数据库介绍
9.1.2 Elsevier电子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方法
9.1.3 Elsevier电子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实例
9.2 EBSCOhost系列全文数据库
9.2.1 EBSCOhost系列全文数据库介绍
9.2.2 EBSCOhost系列全文数据库检索方法
9.2.3 EBSCOhost系列全文数据库检索实例
9.3 Springer数据检索平台
9.3.1 Springer数据检索平台介绍
9.3.2 Springer数据检索平台检索方法
9.3.3 Springer数据检索平台检索实例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10章 国外重要检索工具选介
10.1 美国科学引文索引
10.1.1 科学引文索引概况
10.1.2 科学引文索引检索方法
10.1.3 检索结果与处理
10.1.4 检索实例
10.2 美国工程索引
10.2.1 工程索引概况
10.2.2 工程索引检索方法
10.2.3 检索结果的显示与保存
10.2.4 检索实例
10.3 英国科学文摘
10.3.1 科学文摘概况
10.3.2 科学文摘检索方法
10.3.3 检索结果与处理
10.3.4 检索实例
10.4 美国化学文摘SciFinder Scholar
10.4.1 化学文摘概况
10.4.2 化学文摘检索方法
10.4.3 检索结果与处理
10.4.4 检索实例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11章 网络信息资源及其检索
11.1 Internet概述
11.1.1 Internet的历史
11.1.2 Internet的几个基本概念
11.1.3 Internet提供的信息服务
11.1.4 Internet在中国的发展
11.2 网络信息资源
11.2.1 网络信息资源的类型
11.2.2 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
11.2.3 网络信息资源的评价与选择
11.3 网络信息资源检索
11.3.1 网络信息资源检索的主要特点
11.3.2 网络信息资源检索的方法
11.3.3 网络信息资源的检索工具
11.4 基于搜索引擎的网络信息资源检索
11.4.1 搜索引擎简介
11.4.2 搜索引擎分类
11.4.3 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
11.4.4 搜索引擎的实例
11.5 基于检索工具的非万维网信息资源检索
11.5.1 菜单式查找工具Gopher
11.5.2 文件查找服务Archie
11.5.3 广泛信息查询服务系统WAIS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12章 学术论文的写作与发表
12.1 概述
12.1.1 学术论文的分类
12.1.2 学术论文的写作要素
12.2 学术论文的写作
12.2.1 学术论文的写作步骤
12.2.2 学术论文的撰写规范和要求
12.2.3 学术论文的写作技巧
12.3 毕业/学位论文的写作
12.3.1 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
12.3.2 开题报告的写法
12.3.3 毕业论文的写法
12.3.4 毕业答辩的技巧
12.4 学术论文的发表
12.4.1 期刊评价及评价工具
12.4.2 投稿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12.4.3 向高级别期刊投稿的技巧
12.5 学术规范
12.5.1 学术规范的定义
12.5.2 学术规范的组成
12.5.3 防治学术不端行为
12.5.4 文献信息的合理使用
参考文献
……[看更多目录]
序言21世纪是社会信息化、信息全球化的网络信息时代。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信息资源无限膨胀、信息价值日趋突出的今天,大学生和工程技术人员已经感受到信息资源的无限性与个人能力的有限性、高等教育的时滞性和社会需求的多样性、书本知识的陈旧性和工作生活的现实性等矛盾; 已经认识到信息资源是进行终身学习、实证研究、知识创新、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事业发展的基础与支撑。因此,大学生和工程技术人员如何将信息海洋中有价值的信息不断融会贯通以改善知识结构呢?
目前,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教育备受国内外知识界和教育界的普遍关注。美国2000年1月18日批准的《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规定,具有信息素养能力的学生能决定所需要的信息种类和程度; 能有效而又高效地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能评判性地评价信息及其来源,并能把遴选出的信息与原有的知识背景和评价系统结合起来; 能有效地利用信息达到某一特定的目的; 懂得有关信息技术的使用所产生的经济、法律和社会问题,并能在获取和使用信息中遵守公德和法律。
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的人才素养,是大学生和工程技术人员适应社会发展、增强生存能力、开展终身学习的一种基本人权,是一个全社会的重要因素和一项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全球性政策。信息素养教育不是简单意义上的信息检索能力的教育,而是认识各种信息资源并检索、评价和使用信息的综合能力教育,是21世纪信息时代的大学生和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终身技能。信息素养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大学生和工程技术人员具有知识挖掘和知识创新的基本能力、培养大学生和工程技术人员成为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信息检索的意识和能力是评价大学生和工程技术人员信息素养的重要指标。因此,提高信息检索的意识和能力是大学生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必修课,也是高校信息检索课程教学改革和培养目标的现实需要。工程信息检索与学术论文写作课程是一门融理论、方法及实践于一体,能激发大学生和工程技术人员创新意识和培养创新能力的方法课程。其目的就是使大学生和工程技术人员掌握信息知识,能运用检索工具获取所需工程信息,通过信息处理、信息生成、信息创造和信息协作,让信息发挥最大效益; 能在信息活动领域中遵守法律法规和道德准则,不断提高信息素养和知识创新能力。
本书的编著者均为多年从事高校科技文献信息检索课程教学的资深老师,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时间经验,本书得到了盐城工学院教材基金资助,我们共同的愿望是希望通过本书传递我们对工程信息检索与学术论文写作的认识与见地。在本书的编著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地参考了国内外许多学者和专家的专著、教材和论文,还有大量的网络信息资源,虽然竭尽全力但仍然难免存在错误与不足。在此,我们对向本书提出批评与指正的同行及各界人士先致以诚挚的谢意!
本书由张振华负责全书的结构设计及最后定稿,各章内容及其教学课件的编著者具体分工如下:
第1章工程信息检索概述 张振华
第2章计算机信息检索理论 李明 张振华
第3章读秀知识库及其检索 周伟 张振华
第4章维普资讯系统及其检索 秦殿启 张振华
第5章中国知识资源总库及其检索 秦殿启 张振华
第6章万方数据资源系统及其检索 赵华 张振华
第7章特种文献信息及其检索 李明 张振华
第8章国道外文专题数据库及其检索 周伟 张振华
第9章国外全文数据库及其检索 张红生 张振华
第10章国外重要检索工具选介 张红生 张振华
第11章网络信息资源及其检索 赵华 张振华
第12章学术论文的写作与发表 赵华 张振华
本书如期付梓,要感谢给予我们帮助与支持的老师,感谢书中提及与未提及的参考文献的作者,还要感谢我们至爱亲朋的理解和关注!
文摘插图:

1)信息的内涵
人们对信息的利用和研究越广泛、深入,对信息的认识和理解也就越多样化。由于人们研究信息的角度与目的不同,对信息有不同的解释,做出了不同的定义,据不完全统计,信息的定义已超过100多种,至今仍没有统一的、能为社会各界普遍认同的定义,但这些定义对我们理解信息的含义均有参考价值。
信息(information),我国《辞海》(1989年版)的解释是:“①音讯、消息。②通信系统传输和处理的对象,泛指消息和信号的具体内容和意义”。汉语中的“信息”一词,据考证最早见于《三国志》中“正数欲来,信息甚大”的记载。英文information一词,有情报、资料、消息、报道之意,我国学者曾经翻译为情报或信息,后经国家有关部门核定,翻译成信息。在中国台湾、香港地区,该词被翻译为“资讯”。
控制论创始人美国数学家诺伯特·维纳(Norbert wiener)认为,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是人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所交换的内容的名称”。
信息论创始人美国数学家克劳德·艾尔伍德·香农(Claude Elwood Shannon)把信息定义为“用来清除随机事件的形式的不定性的东西”,信息就是不定性减少的量,是两次不定性之差。他的意思即信宿(信息接受方)未收到消息前不知道信源(信息产生方)发出什么信息,只有在收到消息后才能消除信源的不确定性。如果没有干扰,信宿得到的信息量与信源的不确定性相等。他的看法被认为是对信息认识的重大进展,因为他推导出信息测度数学公式,使信息科学进入了定量研究阶段。
哲学家从产生信息的客体来定义,认为能被其他事物感知的,表征该事物特征的信号内容即为该事物向其他事物传递的信息。所以,信息是事物本质、特征、运动规律的反映。
心里学家认为,信息是存在于人们意识之外的东西,它存在于自然界、印刷品、硬盘以及空气之中;知识则存在于人类的大脑之中,它是与不确定性相伴而生的,人们一般用知识而不是信息减少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