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应该知道的2000个历史常识:中国卷

分类: 图书,历史,世界总史,通史,普及读物,
品牌: 李睿
基本信息·出版社:哈尔滨出版社
·页码:230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9月
·ISBN:7807537213/9787807537212
·条形码:9787807537212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你应该知道的2000个历史常识:中国卷》讲述了:中华五千年历史博大精深,了解这段历史不仅可以让我们熟知过去,而且还可以上我们继承灿烂的文化遗产,发扬民族的优良传统。《你应该知道的2000个历史常识:中国卷》以时间顺序为“经”,以各个历史时期的人物和事件为“纬”,在从古至今的历史进程中,有所侧重和选择地把世界历史知识有机地编织成一个整体。全书分为古代篇、近代篇、现代篇、当代篇四部分,以讲故事的形式,向读者娓娓道来,从而为读者提供极全面的世界历史知识储备。
《你应该知道的2000个历史常识:中国卷》篇目短小精悍,通俗易懂,集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于一体,是雅俗共赏,老少皆宜的可读笥读物。
历史哲学家科林伍德说过:“今天由昨天而来,今天里面就包括昨天 ,而昨天里又包括前天,由此上溯以至远古;过去的历史今天仍然存在着,它并没有死去。”翻开些书,让我们领略历史的风采吧。
编辑推荐《你应该知道的2000个历史常识:中国卷》:一书在手,通晓世界历史常识。如果有人问你,皇帝是谁?春秋五霸是发一个霸主?战国七雄是哪七个国家?王莽为什么要改制?三国都是谁建立的?马可·波罗何时来中国?为什么要抗美援朝?……这些历史常识性的我都能答得出来吗?《你应该知道的2000个历史常识:中国卷》把一些读者可能感兴趣的,觉得有意思的,然而又较零散的两千多个中国历史常识编辑成册,让读者在轻松阅读中国历史的同时,丰富知识,开阔视野。
目录
一、远古
元谋猿人化石
北京猿人的发现
河姆渡氏族遗址
半坡文化遗址
盘古开天辟地
女娲造人
有巢氏筑木为巢
燧人氏钻木取火
氏族社会
母系氏族
父系氏族
部落、部落联盟
图腾崇拜
三皇五帝
大禹治水
禅让
黄帝
尧
舜
禹
五帝陵庙遗迹
二、先秦
夏、商、周
夏启建夏
少康中兴
商汤灭夏
人祭和人殉
武王伐纣
井田制
分封制
宗法制度
礼乐制度
国人暴动
烽火戏诸侯
商汤
周文王
周武王
周公旦
中国最早的历书
甲骨文
金文
“司母戊”大方鼎
勾股定理
春秋
春秋五霸
曹刿论战
管仲改革
宋襄公打败仗
晋楚城濮之战
秦晋崤之战
鲁国“初税亩
礼崩乐坏
郑庄公平叛
三家分晋
一鸣惊人
晏子使楚
卧薪尝胆
董狐
老子
孙武
鲁班
孔子
墨子
《诗经》
戏国
战国七雄
合纵连横
李悝变法
吴起变法
商鞅变法
围魏救赵
减灶破敌
田单复齐
完璧归赵
纸上谈兵
毛遂自荐
窃符救赵
荆轲刺秦王
战国四公子
重农抑商
庄子
孟子
苟子
韩非
李冰
屈原
《国语》
《战国策》
《吕氏春秋》
《晏子春秋》
《黄帝内经》
《禹贡》
司南
三、秦汉
秦朝
秦朝改革措施
焚书坑儒
沙丘之变
子婴杀赵高
破釜沉舟
秦始皇
李斯
陈胜
小篆
隶书
秦筑驰道
最早的船闸
阿房宫
秦陵兵马俑
西汉
汉初政策
白登之围
韩信之死
诸吕之乱
七国之乱
文景之治
张骞出使西域
三纲五常
推恩令
刺史制度
西域都护府
王莽改制
绿林、赤眉起义
刘邦
司马相如
刘彻
董仲舒
司马迁
《史记》
桑弘羊
《汉仪》
乐府民歌
天不变,道亦不变
金缕玉衣
太阳黑子的最早记载
独轮车
东汉
光武中兴
外戚、宦官专权
党锢之祸
十常侍专权
黄巾大起义
曹操献刀
王允巧诛董卓
杨彪巧除奸邪
文姬归汉
五斗米道
豪右与门阀
号角
王充
班固
蔡伦
张衡
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
建安文学
《汉书》
《说文解字》
楷书
佛教传入中国
白马寺
四、三国两晋南北朝
三国
挟天子以令诸侯
孙策定江东
屯田制
租调制
闻雷失箸
割须断袍
三顾茅庐
赤壁之战
曹操称魏王
吕蒙袭取荆州
九品中正制
曹丕称帝
刘备称帝
孙权称帝
吴蜀夷陵之战
白帝托孤
七擒孟获
马谡失街亭
空城计
司马懿智取帅印
高平陵事变
乐不思蜀
曹操
曹植
关羽
诸葛亮
嵇康
阮筵
西晋
司马炎称帝
计杀贾后
八王之乱
永嘉之乱
西晋分封制
门阀制度
西晋流民
西晋灭亡
《三国志》
东晋
永嘉南渡
侨置
祖逖北伐
桓温北伐
淝水之战
桓玄之乱
王羲之
《兰亭序》
顾恺之
《图》
陶渊明
南北朝
南北朝
刘裕代晋
刘宋元嘉之治
南齐的兴衰
萧梁的衰亡
北魏建立
北魏佛教的兴盛
北魏的衰亡
北齐代东魏
齐官内乱
北周灭北齐
《世说新语》
《后汉书》
《文心雕龙
π值的推算
《大明历》
郦道元与《水经注》
北朝民歌
嵩岳寺塔
五、隋唐五代十国
隋朝
杨坚建隋
隋朝的改革
《开皇律》
输籍之法
保闻制度
隋炀帝征高句丽
瓦岗起义
隋朝的科举制度
隋炀帝
赵州桥
唐朝
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遣唐使
文成公主入藏
唐朝的科举制度
安西、北庭都护府
安西四镇
均田制
租庸调制
两税法
垂帘听政
唐中宗复辟
韦后之乱
节度使
安史之乱
郭子仪单骑退敌
藩镇割据
长庆会盟
元和中兴
甘露之变
牛李党争
黄巢起义
李世民
魏徽
玄奘
慧能
武则天
鉴真
李白
杜甫
韩愈
白居易
初唐四杰
唐朝诗人雅号
大历十才子
唐诗的“发表
新乐府运动
《唐律》
《大衍历》
唐三彩
《历代名画记》
……
六、宋辽西夏金
七、元朝
八、明朝
九、清朝
十、中华民国
十一、中华人民共和国
……[看更多目录]
文摘大禹治水
大约在四五千年前,尧在位的时候,黄河流域发生了特大的洪水.洪水淹没了村庄和房屋。人们只得逃到山上去避难。
尧看到百姓们受苦受难非常痛心,便召开部落联盟会议,商量治水问题。大家都一致推荐了鲧去完成这个任务。鲧用了九年时间来治理洪水,他只懂得水来土掩.用筑堤围堰的方法来阻挡洪水,结果洪水排不出去,就使劲儿地往上涨,堤坝也越筑越高。围在堤坝内的洪水犹如困兽,一旦冲开一个缺口,就前功尽弃、无法收拾,水灾越闹越凶。
尧死后,大家推举舜当了部落联盟的首领。舜巡视治水情况,看到鲧对洪水束手无策,耽误了大事,就将鲧治罪,处死在羽山。部落联盟又推举鲧的儿予禹来治水。当时禹刚刚和涂山氏结婚,婚后四天,他便离家治水去了。禹临行前曾留言:“若生下儿子,便取名为启.以纪念我为治水离家启行。”禹非常聪明能干,他吸取了其父失败的教训,先到受灾的地方实地考察。经过考察,禹决定用“开”、“通”、“疏”、“凿”、“引”等方法把洪水引到大海中去。但要把洪水引入大海中,就必须找寻河源和泄导洪水的地方,于是禹就带着他的助手们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历尽了千难万险,探明了河道,设计治河的规划。
后来妻子生下儿子启的时候,正好禹从家门前经过,他听见屋内婴儿的哭声,很想进屋看看,但一想到自己还没有制伏洪水.百姓们还被围在高地上,便狠下心没有进去探望。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十三年的艰苦努力,河道畅通了.洪水被引入了大海.人们又可以回到原来的地方修房、耕耘,过上了安定幸福的生活。为了纪念禹治水的功绩,后代人尊称他为“大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