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Ⅰ号沉浮记

王朝导购·作者佚名
 
南海Ⅰ号沉浮记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参考价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类: 图书,历史,考古 文物,

作者: 李岩,陈以琴著

出 版 社: 文物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6-1字数:版次: 1页数: 65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01027309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南海Ⅰ号沉船的整体出水,吸引了世界的目光。位于广东阳江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将陆续向世人展示它的神秘魅力。那么,南海Ⅰ号沉船是如何被发现、被命名的?经历了怎样的曲折过程又重回人们的视线?整体打捞方案又是如何确定的?在它的新家“水晶宫”,它又将面临些什么?本书以作者亲身经历为主,向读者讲述了1987~2007年南海Ⅰ号的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目录

引子

一意外的发现

二三番定位

三确定方案

四开启新航

书摘插图

二 三番定位

南海Ⅰ号的年代和沉没位置表明,它是行驶在海上丝绸之路航线上的一艘重要船只。面对这一重要古代沉船,如何更好地保护它自然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当时,除了知道它的大体沉没位置以及有许多不同质地的文物之外,其他细节无从知晓。保护它就需要更多地了解它的细节和诸多具体情况,而我国水下考古的研究与保护工作又刚刚起步,虽然在工作开始前,中澳水下考古培训班为我们自己的队伍培养了一些骨干,总体来说,当时缺乏必要的条件和经验。从沉船保护和队伍建设的角度考虑,俞伟超先生积极联络日本水中考古学研究所,并于1989年8月与日方达成协议,由中日双方共同组成中日联合南海沉船水下考古调查队,对它进行水下考古意义上的科学调查与勘测。俞伟超先生亲自出任队长,田边昭三教授出任副队长,参加第一次对南海Ⅰ号沉船进行调查的除中国历史博物馆、广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日本水中考古学研究所等外,还有广州救捞局和地矿部第2海洋地质调查大队的专业人员。

1989年11月11日,调查队会同广州救捞局和地矿部第2海洋地。质调查大队的专业人员搭乘“穗救205”船驶入作业海域,首先对南海Ⅰ号进行搜寻和定位。

……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