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王朝导购·作者佚名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参考价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类: 图书,计算机/网络,计算机体系结构,

作者: 魏力主编

出 版 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7-1字数:版次: 1页数: 201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111270225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以广泛使用的MSC-51单片机为样机,系统地介绍了单片机的工作原理和接口技术。本书分九章和实验指导书。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的基础知识,MSC-51单片机结构、指令系统,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单片机的系统扩展,单片机的中断、定时器/计数器及串行通信等片内接口,MSC-51单片机接口技术,数/模、模/数转换,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单片机的上机指导等。

本书注重实用性,理论讲述以够用为度,力图通过精选实例和上机操作指导,使读者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单片机应用和开发技术。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各类工程技术人员的自学参考书。

目录

前言

第1章计算机系统概述

1.1计算机的发展、应用及分类

1.1.1计算机的发展

1.1.2微型计算机的组成

1.1.3微型计算机的分类

1.2单片机概述

1.2.1单片机发展概述

1.2.2单片机的发展方向

1.2.3MCS-51单片机系列

1.2.480C51单片机系列

1.2.5常用单片机系列简介

1.2.6单片机的一般结构、特点及应用

1.3微型计算机的常用术语

1.4数制及其转换

1.4.1常用数制

1.4.2数制间的转换

1.4.3二进制数和十六进制数的运算

1.5码制

1.5.1ASCII码

1.5.2二进制编码的十进制数——BCD码

1.6计算机中数的表示

1.6.1机器数和真值

1.6.2机器数的表示方法

练习题1

第2章MCS-51单片机结构

2.1 内部结构及引脚功能

2.1.1 McS-51单片机结构框图

2.1.2 805l的内部结构及功能

2.1.3 MCS-51的信号引脚

2.2 MCS-5l存储器系统

2.2.1 程序存储器

2.2.2 片内数据存储器

2.2.3 Mcs-51的特殊功能寄存器

2.2.4 Mcs-51的堆栈操作

2.2.5 片外数据存储器

2.3 MCS-51单片机的并行L/0端口

2.3.1 P0口的结构和功能

2.3.2 P1口的结构和功能

2.3.3 P2口的结构和功能

2.3.4 P3口的结构和功能

2.4 McS-51时钟电路与时序

2.4.1 时钟电路

2.4.2时序定时关系

2.4.3典型指令时序

2.5复位和复位电路

2.5.1复位状态

2.5.2复位方式

练习题2

第3章MCS-51单片机指令系统

3.1 MCs-51指令编码格式及寻址方式

3.1.1指令编码格式

3.1.2指令分类及符号约定

3.1.3寻址方式

3.1.4寻址方式小结

3.2数据传送类指令

3.2.1片内RAM数据传送指令组

3.2.2片外RAM数据传送指令组

3.2.3程序存储器数据传送指令组

3.2.4数据交换指令

3.2.5堆栈操作指令

3.3算术运算类指令

3.3.1加法运算指令

3.3.2减法运算指令

3.3.3乘除法运算指令

3.3.4十进制调整指令

3.4逻辑运算类指令

3.4.1逻辑“与”运算指令

3.4.2逻辑“或”运算指令

3.4.3逻辑“异或”运算指令

……

第4章MCS-51汇编语言编程技术

第5章存储器

第6章MCS-51的片内接口

第7章MCS-51输入/输出扩展和应用

第8章数/模、模/数转换

第9章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

实验指导书

附录MCS-51单片机指令集

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第1章计算机系统概述

电子计算机的出现是20世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技成果之一,特别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微型计算机登上历史舞台,其发展的势头不可阻挡,成为当今计算机发展的主流方向。如今计算机已经融入到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计算机已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主要标志。

1.1计算机的发展、应用及分类

1.1.1计算机的发展

计算机主要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部分构成,这个计算机模型是依据美籍匈牙利学者冯诺依曼提出的“存储与程序控制”理论构建的。该理论的原理是:在计算机内部直接采用二进制数进行运算;并将指令和数据都存储起来,由程序控制计算机自动执行。这就是后人称为的“冯诺依曼机”。

根据电子计算机所采用的电子元件的变化,其发展可分成四个阶段,即大型机阶段、微型机阶段、网络阶段和智能阶段。但是计算机的结构仍然没有突破冯诺依曼提出的经典结构框架。

从1946年2月15日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的诞生至今,短短几十年的时间,计算机的性能品质迅速提升、价格大幅降低、应用日益广泛,已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

……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