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零能耗技术(景观与建筑设计系列)

王朝导购·作者佚名
 
*建筑零能耗技术(景观与建筑设计系列)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参考价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类: 图书,建筑,建筑科学,节能、生态,

作者: (英)邓斯特(Dunster,B);(英)西蒙斯(Simmons,C);(英)吉尔伯特(Gilbert,B);(中)陈硕(Chen,S)著;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译

出 版 社: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6-1字数:版次: 1页数: 326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61149102包装: 精装内容简介

本书试图展示如何在建筑结构中结合运用简单的被动设计措施,从而将能源需求降低至可再生能源变得切实可行之点。设计时不仅应谨记低碳排放总体规划的重要战略地位,还要意识到不同的居住密度要求不同的环境策略。最重要的一点是:要设计一种崭新的建筑设计语言,以应对这个美丽国度上所发生的重大气候变化威胁。这种语言中的每个设计决策、每座建筑的每个立面和构件,都将有助于营造一个鲜活、生动的有机体,这一有机体的美丽之处在于符合达尔文适者生存的进化论,符合我们这一时代能源流动的限制条件。这一“整体性”的系统思想因为敢于梦想实现一个零碳、零能耗的社会而超越了当下的实用主义建设进程。在气候变化加剧并达到石油峰值之前,各国都只有大约15年的时间。此后,各国将不得不以今日我们所目击之速度将自然资源投入到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之中。今日之世界需要中国以睿智的方式进行投资和发展,从而摒弃C20数十年来以石油为主导的思维方式,率先进入一个和平、不会因能源供应萎缩而产生冲突的世纪。

目录

中文版前言

致陈硕先生的一封信兼序

序言

前言

引言

第一部分:零能耗生活(zEDIiving)的原理

1.1 让碳成为历史

1.2预先解决矿物燃料的问题

1.3降低需求——有赖于当地可再生能源

1.4实现低碳足迹的高品质生活

1.5零能耗标准:一张零能耗生活的清单

第二部分:零能耗设计

零能耗设计:实现零能耗标准的项目

2.1零能耗标准指导方针

2.2零能耗物理模型

2.3能源利用及碳排放设计的特性描述

2.4舒适度设计的特性描述

2.5气候效应

2.6新建和升级现有住宅和工作间使之达到零排碳标准

2.7在大规模开发项目中实现“零碳排放”

2.8建筑结构和保温

2.9零能耗工厂被动式风帽热回收通风系统

2.10被动太阳能设计

2.11热容性

2.12过热风险评估

2.13低碳排放和零碳排放——供暖和热水

2.14低能耗空调、除湿及制冷

2.15可再生电力的供给

第三部分:案例分析

3.1乡村零能耗开发范例

3.2城郊零能耗开发范例

3.3生活/工作零能耗开发范例

3.4市镇零能耗开发范例

3.5都市零能耗开发范例

3.6区域零能耗开发范例

第四部分:零碳的中国实践

4.1小房子的大梦想——万科零碳宅

4.2节能省地的集约型规划——一徐州零碳城镇规划项目

4.3零碳的城镇系统——ZED Squared计划

4.4零碳的风格主义——居易国际原乡美利坚西镇项目

4.5平常建筑——上海世博会伦敦馆项目

4.6零碳经济适用房——宁波诺丁汉零碳项目

4.7创造就业和GDP的城镇——零碳装配式技术

注释

索引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