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中的财产权保障(诉讼法学文库2009)(“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诉讼法学文库)

分类: 图书,法律,诉讼法/程序法,刑事诉讼法,
作者: 朱拥政 著
出 版 社: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6-1字数:版次: 1页数: 321印刷时间:开本: 大32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811395594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获得财产权保障是公民享有的宪法权利。在传统的人身权保障研究之外,作者开辟了在刑事诉讼领域对财产权保障进行系统研究的新视野。本书沿着从基本理论到原则理念再到制度建设的思路,研究了刑事诉讼中财产权保障的性质和法理基础,分析了理论维度上刑事诉讼和财产权的关系、刑事诉讼法和宪法的关系,并在正当法律程序原则、司法审查原则和比例原则的指引下,从刑事诉讼制度层面研究建立了搜查、扣押制度,被害人(含国家)财产权保障制度,国家刑事赔偿程序中的财产权保障制度。本书对于我国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尤其对其中侦查行为、强制措施制度的改革完善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执法、司法工作也有现实指导意义。
作者简介
朱拥政,1971年生,贵州省凤冈县人。1988年至1992年就读于西南政法大学法律系,获法学学士学位;1992年至1995年就读于中国政法大学刑事诉讼法学专业,获法学硕士学位,2003年至2006年就读于中国政法大学刑事诉讼法学专业,获法学博士学位。1995年至1997年在北京铁路运输法院刑一庭工作,1997年至今在公安部第十局工作,任二处处长。中国法学会会员,中国行为法学会侦查行为研究会理事。曾在《法制日报》、《人民法院报》、《检察日报》等刊物上发表20余篇学术论文并参与,《正当法律程序研究》等多部法学著作的撰写、编写。
目录
前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刑事诉讼中财产权保障的理论基础
一、财产权保障的思想基础
(一)权利源于天赋:财产权是人类天赋的自然结晶,任何人不得侵犯
(二)权利契约化:财产权是人类自由意志的集中体现,剥夺财产权须通过契约(法律规则)来实现
(三)权利正当化:社会公意认可的权利才是正当的
(四)确立和稳定宪法秩序的思想
二、财产权保障的宪法基础
(一)财产权保障的基本权利性质
(二)刑事诉讼法与宪法的关系
三、国家权力与财产权的冲突与平衡
(一)在国家权力与财产权的冲突中寻求平衡
(二)国家权力对被害人财产权的保护
(三)国家权力和财产权之间的平衡点:建立完善、科学的刑事诉讼制度
第二章 财产权保障的基本原则
一、正当法律程序原则
(一)正当法律程序原则的历史发展
(二)正当法律程序原则的基本含义及要求
(三)美国正当法律程序下的财产权保障
(四)正当法律程序原则与
书摘插图
第二章 财产权保障的基本原则
在宪政精神的指引下,现代刑事诉讼法承担着保障公民基本权利,限制国家权力恣意妄为的重大使命。刑事诉讼中财产权保障的原则是宪政精神和宪法原则的具体化,是构建各项刑事诉讼制度的基础。从对英、美、法、意、德等国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比较研究中,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无论是美国宪法修正案中的“正当程序条款”,还是英国宪政历史上产生的“合法性”原则,以及晚近意大利宪法的修改、法国宪法性刑事诉讼原则的法律化、德国基本法对刑事诉讼原则的统摄等,刑事诉讼原则宪法化已成为一种历史大趋势。正是这种刑事诉讼原则宪法化的趋势,促使我们在设计刑事诉讼中财产权保障的原则时,必须立足于宪政的高度,为作为公民基本权利之一的财产权提供完善的制度保障和原则指导。正当法律程序原则、司法审查原则、比例原则等基础性原则,在刑事诉讼的整个过程都具有统率性和普适性,是刑事诉讼中保障公民财产权的最低限度准则。正当法律程序原则,其内涵十分宽广,可以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对现实做出及时的反应与规制,同时作为英美刑事程序法中的基本权利,它又是其他个人权利的源泉,正是这些特点又使它具有大陆法系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功用。而司法审查原则和比例原则共同构成了刑事程序中对公民权利进行限制的两大宪法“界限”。由于在刑事程序中,对公民权利的干预主要体现在审前程序和强制处分的使用上,因此这两个原本贯穿刑事程序全过程的诉讼原则,更多在审前程序中或者说是在国家公权力干预私权利的过程中被强调。这些原则是刑事诉讼中财产权保障的坚强卫士,是相关具体制度构建的依据。如果不遵循这些原则,刑事诉讼中当事人及其他关系人的权利将处于随时被践踏的境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