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生成长教育读本:清华状元是怎样炼成的

王朝导购·作者佚名
 
中国学生成长教育读本:清华状元是怎样炼成的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参考价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类: 图书,中小学教辅,学习方法 报考,

作者: 赵江鹏编著

出 版 社: 吉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5-1字数:版次: 1页数: 251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60142470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揭示北大、清华状元的高考学习秘诀

内容简介

清华大学,群星璀璨,光耀西山。多年来,“清华人”秉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行胜于言”的校风,在学术和思想上将“清华”打造成了世界一流的大学。“清华人”也一直成为莘莘学子梦寐以求的目标。

在当今,高等教育资源遴选衡量的标准就是高考。考取著名学府,是每一位学子最美好的理想,做“清华人”是众多学子的期盼。高考是一次成人礼,只有经历过高考,才能经历一种迅速的成长。

本书以高考状元的视角出发,讲述了每个“清华人”在成功背后的学习方法和生活经历。在书中,真实地纪录了他们生活中所遭遇的点点滴滴,无论是欢笑还是泪水,无论成功还是失败,他们把这些经历、体验与感悟用洋溢着青春又洒脱自然的语言描绘得生动形象,充满了哲理,或许会对那些孜孜不倦追求梦想的学子们有所裨益。

也许,仅仅只是一枚小小的金钥匙,就能让你重获自信,重新找到学习中的兴趣,甚至,它还会改变你的一生。

清澈的万泉河水滋润着“清华”学子高洁的志趣和情操,美丽的清华园丰盈着每一位学子的思想和爱好。年轻的高考学子要有崇高的理想,请记住:魅力的“清华”在等你!

目录

高志远司为天下高考人

于鹏通向清华之路

刘玉涛不能哭泣就微笑

张江羽往事并非如烟

白石松狂奔在高三

程路遥我的高考经验

赵永刚学海无涯乐作舟

常有亮让前进的道路洒满阳光

郭奇方让自己的智慧充分闪光

朱光潜穿行在雨和阳光之间

李如松除却巫山不是云

马益军谁说高三不灿烂

何姗姗春天花会开

陈小红跟着感觉走

任飞翔放飞希望,收获梦想

江庚年我的成长之路

牛耕田不破楼兰终不还

赵妍妍勇敢面对竞争

蔡国良我是怎样走进清华的

肖宁宁心若在,梦就在

苏培成人生能有几次搏

杨修慧我在高中的二、三事

王雯雯他们一起走过

张乐天清华,我心中的梦

江清泉最初的梦想,最真的感动

马思远剪不断,理还乱

徐娴一片冰心在玉壶

马飞燕一路风雨一路歌

李军钢浅谈文科学习

邓子健平凡的你,也能上清华

赵信义勤奋与收获

高书清我的高三生活

戴丽娜我学习语、数、英的心得

刘志诚路在脚下

夏静楠方法,给你指路的明星

方冰洁走进清华,走进梦

孙婷婷学习心得浅谈

韩有志送你一对飞翔的翅膀

宋小英我的学习方法

牛志强轻舟已过万重山

刘志华我的大学生活

朱春光选择的美丽,明朗的未来

于有海把我的学习方法告诉您

郭兰兰记英语单词的妙招

杜飞如何学好英语

蒋路遥我的化学成绩为什么好

张慧寒窗数载,只垂青清华

书摘插图

同为天下高考人

姓名(XINGMING):高志远

毕业学校: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一中

高考分数:663分

所在院系:清华化学系

我清楚地记得,高三给我的第一个下马威就在开学第一天。数学老师——我终生都必须感谢他在高三一年里所给予我的巨大帮助——拿出那年的考试卷子,要让我们看一下有多难,接着便让我们来做。极清晰地记得当时的情形——错得一塌糊涂。最后的两道大题打破头也没能做出来,而当时班里已有好几个同学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一来,让我清醒了好多,明白了自己在高一、高二所掌握的那点东西要来对付高考还是不够的。

现在我想具体地谈一谈高三一年的备战。有些头脑特别灵活的同学平时学得很轻松,考试前几个月冲刺了一阵就可以拿到很好的成绩。可是我不行,于是就只有老老实实地“论持久战”了。

高三这一年毫无疑问是最辛苦最紧张的备考时期。但我想,如果每一天都能踏踏实实地学,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就会感到很充实,自信心也会随着时间一天天增长起来。一年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不会觉得特别累。现在说得具体一点,我认为要想在高考中取得理想成绩,有3个关键性的因素:首先是具备足够的实力,其次是具有良好的心态,第三是能够正常甚至超常地发挥。

先谈谈实力的具备,我进入高三后,就大致地把高三一年分为了前、中、后三个阶段,具体而细致地定好计划,做到有条不紊。

1.9月至11月定为前期。

这个阶段主要是对以前所学的知识做一个整体的回顾、复习。这是非常必要的,因为此时我对高一、高二的知识大部分都已经遗忘了,甚至还有很多是在过去学习的时候就没有弄懂。所以,这其实也是一个重新学习、再次吸收的过程,应当予以重视。

于是我找回了过去的课本、试卷、参考资料,先是看书,再做一遍过去做过的题目,这才真正觉得将书中的内容吃透了。同时我又找来了一些数理化的复习用书,但并不是全部做完,而是翻看目录,用笔勾出自己认为比较薄弱、需要巩固的章节,并找时间完成。因为我想,若是重复地做自己已经非常熟练的题目,那只是浪费时间和精力。

至于每天的作息时间安排,我也计划得有序而紧凑,当然,计划并不是一定要写成书面的,有时只要做到心中有数就行。早晨是大脑效率最高的时候,应该充分利用起来记忆。无论是课文、公式还是单词我都在早晨轮着背,大概两三次就能记住。接下来,主要是在课堂上度过,这是我获取知识、得到提高的最主要途径。记得为了强调听课的重要性,我的一位老师曾说:“如果你漏掉了课堂上的一个小时,那你在课后用10个小时也很难弥补。”这也就是告诉我们听课才是根本的根本。我对这一点体会深。晚上的时间是非常充裕的,我尽可能快地完成课内作业,剩下的时间就完全由自己自由支配了。这是个自学的阶段,所以也得有个计划,我通常每天晚上可以复习两三个科目。

作为理科生,数理化是重头戏,也算是我的强项,而语文、英语则是我的弱项,于是我采用“保强提弱”的方针,尽量做到均衡用力。每天晚上把语文、英语和数理化交叉安排。在做一两个小时题后,读读书,背背单词调剂一下,大脑张弛有度,效率自然就提高了。

复习的时候千万不能太贪心,我曾打算一天晚上把所有的科目都复习到,但走马观花地看一遍后,头脑里很难留下深刻的印象,只能是事倍功半,最终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学习时的心境是十分重要的,若是看久了,觉得腻了烦了,可以听几段音乐,喝几口热茶,放松放松。其实,聊天也是一种缓解疲劳、消除紧张的好方法,与父母聊聊天能使心情得到改善,再以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去学习,效率很高,精力也更集中,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12月到第二年2月是复习的中期。

这个阶段应该用来巩固加深以致达到融会贯通的熟练程度。因为高考很大程度是在考查熟练程度,也就是反应的速度;在短短两个小时的考试中,能够在基础题上节约出哪怕只是一分钟,用来对付那些难度大耗时多的题,就会多一分胜算。我每天的作息时间与前一时期大体相同,只是加大了语文、英语的题量。每天都保证做定量的题目,而且更重的是坚持了较长的一段时间。经历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后,进步是显而易见的。同时,我还适当地接触了一些高考模拟题和历年高考试题,找了找感觉。

3.3月、4月、5月是高考复习的后期。

也是冲刺阶段。记得那时所有的同学都鼓足了劲,要做这最后一搏。做套题就成了我最主要的复习内容,先是把近10年的高考题通看了一遍,了解高考的题型和题量、难度以及涉及范围,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就是定时做模拟题。也就是说给自己两个小时看看能否做完,如果能完成的话就给自己打打分,以对自己的情况有一定了解,也可当成一次小小的模拟考。

每天晚上我可以做上一两套题,而做题以后的分析、理解极为重要。我准备了一个“错题本”,把难题、错题都抄上,带到课堂上问老师。其实我更喜欢找一两个同学一起讨论,这样既可以解决问题又能让我充分思考,真是受益匪浅。到了5月,我们的口号是“放开题海,回归课本”,的确,在考题越来越灵活的今天,基础显得尤其重要。记得我在考试前把物理、化学课本从头到尾共翻了5遍。高考时,做起选择、填空题,速度也比以往几乎快了一倍。

4.从容面对高考。

到了6月,临近高考,脑中那根紧绷的弦也该松一松了,这时再去拼命做题已没有多大的意义,反而会使头脑更混乱,更紧张。我的做法是好好地整理一下近几个月做模拟题和总结出的“错题本”。早晨仍然早起背单词,然后就开始看题,而不是做题——因为做过的题目,只要看一看就能回忆起来,把思路和解法在脑中过一遍就行了,这比一道一道去做快多了,效果也好得多。

到了下午,我就不再看书了,而是到户外去爬山、散步,还可以打打羽毛球。运动运动,关键是把身心调整到最佳状态。

值得一提的是,千万不要打乱自己已形成的生活规律。比如完全放弃复习、疯狂地补充营养、特意早早地睡觉、把自己成天关在家里足不出户等等这些都是不可取的。

至于备考时的心态和临场的发挥,影响是非常大的。首先,要有明确的目标性,这样就能在面临困难、挫折或是一点小小的成功时都能够保持平静,毕竟高考是我的最终追求。其实,自信也是制胜的关键。我始终相信如果我与别人的实力相当,而我更加自信就可能使我强于他!再次,应考一定要以一份平常心面对,不能过早立下“非××名校不考”的誓言,这只会增加心理负担,增大压力,影响发挥。不如放得轻松一点。我面对试卷只是在想:“我只要做好这份考卷就算完成任务。”心里一点压力都没有,并认真对待每一分钟,全力以赴,这样才能尽全力去发挥自己本有的水平。

还有一点也不能忽略,那就是身体的保证。高考复习其实既是脑力劳动,也是一份体力活。备考期间,妈妈为我加强了营养,特别是补脑食品,像鱼、肉、鸡蛋、豆类等,也算是高考的物质保证吧。

高考,对于大家来说都是极为严峻的挑战,但它并不可怕;相反,它是我们实现理想的必经之路。

6月,我终于顺利地通过了高考。当我得知我考上清华化学系时,我既不兴奋也不惊讶,像是在意料之中,又像是在意料之外。因为我有过付出,有过努力,有过拼搏,有过奋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所以收获这果实是我问心无愧的。

通向清华之路

姓名(XINGMING):于鹏

毕业学校:四川省绵阳市实验中学

高考分数:653分

所在院系:清华电子工程系

写这段文字的时候,我已在清华学习、生活了近半年时间了。清华学子,在许多人看来是芸芸众生中的佼佼者,更是莘莘学子所羡慕的对象。可能也正是因为如此,无数的清华人倍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努力学习和工作,为清华不断增添新的光辉。

“路,在自己脚下”,是我中学时看过的一篇文章的题目,我感触很深,并将它作为我的座右铭时刻激励自己。这也正是今天我想对所有的中学生朋友们说的话。走进大学,走进清华园,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是有机会的,关键在于自己如何去把握,如何走好这段人生之路。其实我来自四川的一所普通中学,家境条件也不是很好,父母的文化程度也不高。经历过高考的奋斗,尤其是在清华这半年的大学生活,我对自己所走的路认识愈加深刻。但这种认识不经过亲身经历是很难体会得到的。所以,我很乐意向广大中学生朋友谈一谈自己的一些感受,希望能与大家共勉。

首先,我们应该有较好的学习方法。请大家不要见笑,我们这个年龄很适合学习,作为一名学生我觉得上课听讲很重要。我承认存在着那么些牛人,他可以自己看书,而学到与别人同样多的知识,但老师毕竟比我们有经验,对一些问题的本质,老师比我们更清楚。学习并不是要我们去发明创造,我们没有必要去探索问题产生的过程,我们需要的是学习更多有用的知识,学习别人的思维方式、方法。也许你会遇到这样的情形,有个问题想了许久没有结果,但当你参看答案后,你便豁然开朗,什么问题都解决了。其实这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那就是学习别人解决问题的方法,很多时候,出现在我们面前的不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问题,而是一个供我们展现自己思维方式的舞台。这里说到参考答案,答案真的只能参考,千万别把它当成标准答案,因为如果把它当成标准答案,你会发现你要花很多时间去记忆它,而且还有被忘的可能,这样还不如多花点时间去体会它们的精髓,得到永远属于我们的东西。

……

书摘与插图

中国学生成长教育读本:清华状元是怎样炼成的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