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曹全碑解析

王朝导购·作者佚名
 
汉曹全碑解析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参考价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类: 图书,艺术,书法 篆刻,碑帖,

作者: 李鑫华著

出 版 社: 中国书店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6-1字数:版次: 1页数: 181印刷时间:开本: 大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806636824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曹全碑》全称《汉邰阳令曹全碑》,汉中平二年(185年)刻立,明代万历初年在邰阳县出土。主要记载了曹全(字景完)的治理郃阳的出色政绩。《曹全碑》是已发现的汉碑中最负盛誉的碑刻之一,历代书家对其均有很高的赞誉。孙退谷评价它与《礼器碑》“前后辉映,汉石中之至宝”。康有为则评价它极富秀韵,“《孔宙》、《曹全》是一家眷,皆以风神逸宕胜”。该碑字体大画雄强,酣畅淋漓;小画细腻,灵巧细致;圆笔柔润,妩媚多姿;方整讲究没,劲健有力。其笔势生动灵巧,姿态万千,产生了多重审美价值。本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简要介绍了汉代隶书与《曹全碑》;第二部分从用笔特征从用笔特征、基础笔画、常见偏旁部首、字型结构特征、与《张迁碑》部分相同字的写法比较、艺术特色与局限六个方面对《曹全碑》进行了详细解析;第三部分介绍风格各异的汉碑;第四部分是《曹全碑》的原文,方便读者一览此碑全貌。本书讲解明晰,深入浅出,学习此碑者认真研习,可以在书法练习中体会用笔原则,扎实地掌握用笔基本功,甚至进入书法创作阶段。

目录

第一章隶书与《曹全碑》

第一节关于隶书

第二节《曹全碑》的主要内容简介

第三节对《曹全碑》的评论举隅

第二章解析《曹全碑》

第一节《曹全碑》用笔特征解析

第二节《曹全碑》基本笔法与笔画解析

第三节《曹全碑》常见偏旁部首解析

第四节《曹全碑》字形结构特征解析

第五节《曹全碑》与《张迁碑》部分相同字写法之比较

第六节《曹全碑》的艺术特色与局限

第三章隶书章法浅析

第一节汉简式的汉碑

第二节依山就石的汉代摩崖石刻

第三节凝重浑朴的汉碑

第四节典雅森严的汉碑

第四章《曹全碑》全文

书摘插图

第一章隶书与《曹全碑》

第一节关于隶书

一、关于隶书与八分之说

隶书一词有两个意思,第一,通常指汉字的书体之一,主要指产生于秦代末年,盛行于汉魏时代的主要书体,也叫“左书”、“史书”。它是在小篆,也可以说是在篆书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第二,正书的古称。如秦时称篆书,魏晋时称楷体,有人也称汉代隶书为“八分书”,这是笼统而言。为什么隶书又叫“八分书”,二者到底是不是一回事呢?我们可以通过古人的阐述,来了解这两种名称的含义。

清人刘熙载在其《艺概•书概》中,有过具体的阐释。他说,隶和八分谁先谁后的问题,“辩而愈晦”。也就是说,对于隶与八分书,越想讲论清楚,倒越容易弄不明白,导致这种结果的,其原因在于“狭隶而宽分”。意思是指对于隶书的理解过于狭窄,而对于八分书的理解和说法,比较宽泛。

对于“隶书”的叫法,比汉代“八分”书更早一些的写法,例如秦权上的字曾称之为“隶”;对于晚于汉代“八分”书的,如钟繇、王羲之等人所写的今天被称之为正楷体的字,也曾被称为“隶书”。看来,隶书的概念,在当初就指字形发生变化阶段的那种字体,而“八分”则指汉代通行的今天所谓的汉隶。顺便说一下,秦权上的文字,它有别于秦的泰山刻石、峄山刻石等字形。秦权上的字形明显地不如那些石刻文字规整,而是极其随意,只要字形写是小篆体即可,全不顾对称美观与否。意即今天所说的字写对了就行,而不十分讲究是否典雅美观。其实,秦权上的文字字形,是我们研究小篆写法最好的笔画、笔顺分析入门图例。

二、说“分”:分数之分

八分书的“分”字,既是分数之分,也有分别之分的意思。分数的意思是从某一事物中割取一部分,如《书勋中所引蔡文姬所说的%八分书”,就是从分数的角度来说的。

……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