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源学到语用学:语义结构的隐喻和文化内涵——西方语言学丛书

王朝导购·作者佚名
 
从语源学到语用学:语义结构的隐喻和文化内涵——西方语言学丛书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参考价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类: 图书,社会科学,社会科学类教材,语言文字,

作者: (美)Eve Sweetser 著

出 版 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2-1-1字数: 213400版次: 1页数: 174印刷时间: 2003/05/02开本:印次: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301053546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内容简介

在各种语言中,情态词、连接词、条件词、知觉动词恐怕都是最生动、也是最难以把握其意义的词类。其意义的多歧性不仅困扰语言学家,也困扰分析哲学家。尽管如此,Eve E.Sweetser的论述仍然向我们证实了它们是可以被分析,而且可以是成系统的分析。

语义关系并非独立于人类的认知结构之外,包括这种结构的隐喻与文化方面。无论是词汇的多义性还是语用的含糊性,都会通过认知和言语过程的作用,为世俗的隐喻方式所定型。本书从多义现象入手,将这类特殊的词置于印欧语系的历史之下来探讨其语义结构的变化,提示了隐喻和文化在语认结构演变中的角色。

本书也将吸引那些从事认知科学与隐喻、哲学研究的学者。

作者简介

目录

Contents

1 Introduction

2 semantic structure and semantic change:English perception-verbs in an Indo-European context

3 Modality

4 Conjunction, coordination, and subordination

5 Conditionals

6 Retrospect and prospect

媒体评论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