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经济学(经济学家茶座精品栏目系列)
分类: 图书,经济,经济学理论与读物,经济学文集与刊物,
品牌: 金明善
基本信息·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
·页码:398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9787209046725
·条形码:9787209046725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经济学家茶座精品栏目系列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生活中的经济学》对《经济学家茶座》出版9年来(第一~39辑)之精品栏目“生活中的经济学”中的文章优中选优,选出精品文章近100篇。读《生活中的经济学》听海内外著名华人经济学者跟您聊日常生活中的经济学。
目录
黄有光快乐应是人人与所有公共政策的终极目的
粱小民报名牌大学还是选热门专业
韦森司机点烟的经济学分析
卢周来歌星的身价
王建国该阿Q时要阿Q
主则柯别人的信封似乎更诱人
赖德胜男怕人错行?
蒲勇健“杂皮”为何当“领导”
顾海兵为什么没有人倒卖飞机票?
张宇燕键盘上的经济学
汪丁丁信仰的经济学
许斌经济学能帮老板定价吗?
李增刚语言中的经济学
徐昌生婚恋需要经济学 火车上的一次偶遇与即兴解答,
李仁君边际收益递减的故事
王玉霞除了抓蒯.我们还能做什么
粱小民挤公共汽车的博弈
聂辉华交友的境界和博弈的均衡
黄有光男女有别——从何忻基近著《情是何物?》说起
王跃生保姆的经济学
孙晔和孩子一起读《寓言中的经济学》
高明华交强险中的福利损失
周业安有感于中国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教育模式
储小平逢年过节:关系契约的一次结算
蒲勇健恶棍为何变施主
王玉霞谁锻造了“马路杀手”?
冯维江从垃圾分类看强化市场型政府门
俞炜华婚姻经济学两题门
黎海仪闲谈恋爱、婚姻浪漫背后的理性
昝廷全黄灯、制度边界与制度弹性
俞炜华 经济学视角下的一夫多妻制一婚姻制度的经济学分析
俞炜华稀缺、选择与爱情
张军当爱的边际效用递减时
宋圭武请客的经济学分析
蒲勇健美丽的谎言:“追女仔”中的哄骗博弈
史晋川“一夫一妻”与“多夫多妻”
陆铭“神奇的哥”的生意经与道德
蒲勇健饮酒博弈:中华酒文化的深层解读门
徐昌生 省钱就是节约吗?——建立节约型社会漫谈门
昌忠泽寻找对象各种渠道的最优选择次序
聂辉华再论“三个和尚没水喝”——企业理论版
高明华课堂上的博弈
邹啸鸣对幸福征税
董志强美貌有价:关于漂亮的经济学门
聂辉华挑战所罗门国王的智慧
郭艳茹凿壁借光与沽名钓誉门
昌忠泽找对象需要“门当户对”门
李佐军人生成功的经济学分析门
……[看更多目录]
文摘快乐应是人人与所有公共政策的终级目的
黄有光
快乐是绝大多数人(若不是全部人)的终极目的,是一个极重要的问题,但对它的关心与研究很不足够,尤其是经济学者。不过,近十多年来,已经有许多经济学者研究快乐问题,也有许多研究快乐问题的文章在一流经济学期刊发表。对此,笔者感到很欣慰,因为笔者认为,快乐不但是人人的终极目的,也是唯一理性的终极目的。因此,快乐也应该是(但未必是)所有经济政策与所有其他公共政策的唯一终极目的。对这道理的认识与推广,有助于大量减少无谓的痛苦,有助于避免应该最终为快乐服务的道德、原则、法律、主义等被野心家与局部利益团体或个人所利用,从而违背大多数人的长期快乐。
笔者认为本文所述要义,是伦理哲学的最基本要点。伦理哲学家如果能够深入认识这要点,就可以避免许多不必要的与低层次的争论。
什么是快乐?
笔者是研究福祉经济学的,因此对快乐问题,尤其是与经济的关系,向来很感兴趣。福祉或幸福是比较正式的讲法,或多数指比较长期的快乐。给定同样的时期,不考虑讲法的正式与否,则快乐(happiness)、福祉(welfare)和幸福(subjective wellbeing)都是完全的同义词。如果一个人终身大都很快乐,则他就有幸福的一生。
快乐是一种和痛苦相反的主观感受,包括感官上的享受与精神上的欣慰。大部分时间,一个人多数没有快乐的感受,也没有痛苦的感受,快乐值等于零。当他因生病、受到伤害(肉体上或是感情上)而忧伤时,他的快乐就是负值。当他有感官上或是心灵上的享受时,他的快乐就是正的,而快乐或痛苦有不同的强度。如果以时间为横轴,以快乐的强度为纵轴,一个人的快乐(横轴或中性线以上)与痛苦(中性线以下)可以用一条曲线来表示。净快乐就是中性线以上的面积减去中性线以下的面积。于是,尽管存在不同类型的快乐方式,总的快乐却是一维的。
几点说明。第一,快乐只包括正的或好的(快乐)与负的或不好的(痛苦)感受,不包括中性的、没有苦乐的感受,或把这种中性的感受算为零。例如,我现在可以看到墙壁是米色的,但如果我对这个视觉没有正的或好的,也没有负的或不好的感受,而且此外没有其他感受,则此时的快乐量为零。
第二,快乐包括所有正的或好的与负的或不好的感受,不论是肉体上或精神上的,不论是高级的或低级的,如果可以分高低的话。其实笔者认为快乐本身,除了不同的强度,没有高低之分。只有在一些另外的意义上,才有高低之分。例如,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