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计量经济学(上册)(中文版)(经济教材译丛)(Econometrics:A Modern Introduction)

分类: 图书,经济,经济学理论与读物,经济学研究方法,
品牌: 迈克尔 P.莫瑞
基本信息·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页码:338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7111262956
·条形码:9787111262954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经济教材译丛
·外文书名:Econometrics:A Modern Introduction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现代计量经济学(上册)(中文版)》系统介绍了计量经济学理论及其在经济实践中的应用。不仅注重计量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的经典文献,还注重计量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在其他经济学应用研究中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包括一些有意思的案例。在讲解计量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的过程中,试图用语言文字把道理讲得透彻,而不是依靠数学推导。《现代计量经济学(上册)(中文版)》是上册,可供初级计量经济学课程使用。
这本优秀的计量经济学入门教材得到国内外著名计量经济学教授的推崇。全书不但系统、透彻地介绍了计量经济学理论及其在经济实践中的应用,还特别引入了活泼的教学方法、完美的习题和一些非常有趣的案例,无论足从学生还足教师的角度来看,都具有非常强的可读性,尤其足在进入计量经济理论和方法的介绍之前,作者试图引导学生自己设计估计量的讲授方法,非常自然、生动,如同亲临其课堂。
《现代计量经济学(上册)(中文版)》上册非常适合经济类、管理类本科生使用,下册适合作为经济学、金融学和统计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使用。
·所有章节中的数学公式明显比同类教材要少,强调语言解释,而不是以数学推导介绍计量经济学的含义。
·用蒙特卡罗模拟的方法向读者介绍,怎样理解回归以及统计量的无偏性和有效性等统计特性,使读者很容易理解。
·使用实际经济数据,使读者置身于实际经济环境中,让读者切实体会如何运用计量经济学知识分析、处理经济问题,使其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把计量经济学重要研究成果用“计量经济经典”专栏展示出来,对学生有启发意义。
·《现代计量经济学(上册)(中文版)》案例所用的全部数据都用EViews、Stata、Excel和文本文件(ASCII文件)四种格式给出,有利于读者按照书中案例模仿练习,加深对计量知识的理解。
媒体推荐我相信本书将是颇受中国读者青昧的教材。受过本书的系统训练,在做实证研究时,足以为应用者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得当的分析方法。
——林少宫
这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好书。能同时具备上述特点的计量经济学著作是不多见的,特别是蒙特卡罗模拟的介绍方式也启发了我,以后何不用这种方式向学生介绍回归统计量的各种性质?
——张晓峒
编辑推荐《现代计量经济学(上册)(中文版)》是经济教材译丛系列之一。
目录
推荐序一
推荐序二
译者序
教学建议
前言
上册
第1章 什么是计量经济学
1.1 计量经济建模的第一个例子:财政援助与家庭收入
计量经济经典1-1 经典老歌. 经典名曲与流行金曲
计量经济经典1-2 为上大学付费
1.2 计量经济建模的第二个例子:消费与收入
计量经济经典1-3 收入如何影响需求:恩格尔定律
1.3 计量经济学的组织框架
小结
讨论
习题
参考文献
第2章 估计量的选择:直觉与蒙特卡罗方法
2.1 如何让人们接受计量经济学
2.2 估计一个总体均值
2.3 估计一条没有截距的直线的斜率:均值族
2.4 过原点直线斜率的自然而然的估计量
2.5 数据生成过程
计量经济经典2-1 恩格尔对价格弹性的研究
2.6 蒙特卡罗比较计量经济经典2-2 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说
2.7 εi的选择与现实世界
2.8 βg1. βg2和βg3的比较
2.9 βg1. βg2和βg3的其他比较
2.10 蒙特卡罗实验的图示结论
小结
讨论
习题
参考文献
第3章 线性估计量与高斯—马尔科夫定理
3.1 线性估计量
计量经济经典3-1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3.2 线性无偏估计量
3.3 线性估计量的方差
3.4 一个更有效的线性估计量
3.5 高斯—马尔科夫定理初步
3.6 用随机的X取代固定的X
3.7 应用:一个美国经济的生产函数
3.8 计量经济软件输出结果
小结
讨论
习题
参考文献
附录3A 求过原点直线斜率的最优线性无偏估计量
附录3B 回归. 线性估计量和线性无偏估计量的矩阵表述
第4章 直线斜率和截距的最优线性无偏估计量
4.1 截距未知直线的数据生成过程计量经济经典4-1 菲利普斯曲线
4.2 线性估计量的期望值和方差
4.3 直线斜率和截距的最优线性无偏估计
4.4 β0和β1也是有直觉吸引力的估计量
4.5 计量经济学中的对数
计量经济经典4-2 价格如何影响需求
小结
讨论
习题
参考文献
附录4A 截距未知时求直线斜率的最优线性无偏估计量
附录4B 矩阵代数与截距未知时直线斜率的估计
附录4C 求和的一些常用性质
第5章 残差
5.1 估计σ2
5.2 β1和β0的方差和协方差
5.3 高斯—马尔科夫定理和给定X下y的期望值
5.4 置信区间和预测区间
计量经济经典5-1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5.5 应用:一个美国经济的生产函数
计量经济经典5-2 CES生产函数
5.6 估计线的拟合优度
计量经济经典5-3 世界资本市场的流动性之差令人吃惊
5.7 最优线性无偏估计量的残差的两个性质
5.8 普通最小二乘法
小结
讨论
习题
参考文献
附录5A s2偏性
附录5B β0的方差与线性估计量之间的协方差
附录5C 矩阵代数与OLS残差的性质
第6章 多元回归
6.1 回归模型的数据生成过程
计量经济经典6-1 大学生行为不检与啤酒的价格..
6.2 多元回归模型中的最优线性无偏估计
计量经济经典6-2 毒品需求
6.3 一个应用:工资方程
6.4 估计σ2
6.5 普通最小二乘法
6.6 多元回归模型中的R2
计量经济经典6-3 新老索洛模型
6.7 计量经济学中“线性”的四个用法
小结
讨论
习题
参考文献
附录6A 使用随机回归元的数据生成过程的最优线性无偏估计
附录6B 矩阵代数与多元回归
第7章 对回归模型中的单个假设进行检验
7.1 拒绝和不能拒绝假设
7.2 假设检验的六个步骤
7.3 再议自由度
计量经济经典7-1 再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7.4 一个应用:再议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7.5 检验回归系数的线性组合
计量经济经典7-2 对歧视的更进一步考查
小结
讨论
习题
参考文献
第8章 冗余变量. 遗漏变量. 多重共线性与二值变量
8.1 包含冗余变量蒙特卡罗实验8-1 遗漏变量的前奏
8.2 遗漏相关变量
计量经济经典8-1 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8.3 多重共线性
计量经济经典8-2 谁需要SAT分数
8.4 工资例子的扩展:再论虚拟变量
计量经济经典8-3 理性预期革命
小结
讨论
习题
参考文献
附录8A 截距未知时求直线斜率的最优线性无偏估计量
第9章 检验多重假设
计量经济经典9-1 人生几何, 当喝好酒
9.1 联合使用t-统计量的错误
9.2 F-检验:直觉
9.3 对回归系数多重线性约束的F-检验
9.4 放松假定
9.5 一个应用:线性系数约束与黑人的工资方程
9.6 一个应用:一个赤字模型中的线性系数约束
9.7 体制转换的另外两种检验
计量经济经典9-2 出乎意料的货币政策
小结
讨论
习题
参考文献
附录9A 矩阵代数与假设检验
第10章 异方差干扰
10.1 想象异方差性
蒙特卡罗实验10-1 异方差性的前奏
10.2 异方差性对普通最小二乘估计量的影响
10.3 异方差检验
10.4 存在异方差干扰时的最优线性无偏估计
计量经济经典10-1 完备的需求方程组
10.5 一个应用:租金一收入关系的广义最小二乘估计
10.6 可行的广义最小二乘法
10.7 怀特异方差一一致标准误
10.8 对数与异方差性
小结
讨论
习题
参考文献
附录10A 矩阵代数与广义最小二乘法I
第11章 自回归干扰
11.1 序列相关的数据生成过程
11.2 序列相关对普通最小二乘估计量的影响
11.3 序列相关检验
计量经济经典11-1 公共支出具有生产性吗
11.4 一个存在一阶自回归干扰的数据生成过程
11.5 干扰一阶自回归时的最优线性无偏估计
11.6 序列相关与异方差性并存
小结
讨论
习题
参考文献
附录11A 矩阵代数与广义最小二乘法II
……[看更多目录]
序言在引进第一部计量经济学教科书《计量经济学基础》时,我在苏州闭门工作半年有余,以至双腿浮肿。后来学生艾春荣教授极力推荐《计量经济学导论》一书,该书作者伍德里奇是他在MIT攻读博士学位时的计量经济学老师,由于任务艰巨,加之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我邀请费剑平博士与我一起来做这份苦差。我深知翻译工作的不易,但竭力去做,只是希望中国广大读者能够阅读到国外一流的教材。
后来我们也提议引进一些研究生层次的教材,当时我们推荐了格林教授的《计量经济分析》和伍德里奇教授的《横截面与面板数据的计量经济分析》,但由于我的视力和听力明显下降,所以不敢承接。幸运的是,费剑平博士独立完成了第一部,王忠玉博士完成了第二部、至此,我觉得中国的计量经济学教材引进工作已经做到了全面、系统和前沿。
当费剑平博土告诉我,他在引进一本计量经济学教材时,我着实一惊,因为他曾说过以后要少做一些教材引进工作了,看到他兴致勃勃的样子,我料想一定是这本书的内容吸引了他,听他介绍,这是贝茨学院的教授所写的一本教材。在美国,许多文理学院的教学水平不比一些著名综合性大学的教学水平差,甚至更强,而贝茨学院又是文理学院中排名非常靠前的学院。所以,我相信,作者根据自己的授课经验而潜心撰写的教材,一定有它的独到之处。
大致翻阅了一下,确实证实了我的最初设想。首先,所有章节中的数学公式明显比同类教材要少,这就说明作者更强调直觉或语言解释,而不是以数学推导为主,其次,作者把计量经济学的重要研究成果用“计量经济经典”专栏展示出来,读这些经典论文,对学生很有启发意义,最后,作者对古典理论的讲解采用了循序渐进的方法,存优去劣,逐渐找到最优线性无偏估计量。所有这些写作风格,都增强了本书的可读性。
我讲授了几十年的计量经济学,以前一直是复印国外原版教材的相应内容,学生总是觉得不能全面把握计量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现在,国内计量经济学教材已经相当丰富,这对培养中国自己的应用经济学家非常有益。
这本书不仅非常适合作为本科生计量经济学教材,也可作为许多其他学科的研究生教材使用,计量经济学的实质仍在于经济学思想的发现和方法的得当。受过本书的系统训练,在做实证研究时,足以为应用者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得当的分析方法。
让我作序,实在勉为其难。一则身体不佳难以通读全书,二则费剑平博士翻译教材乃我引进并加以培养,如果翻译质量不高,我也有责任。但据我观察,费剑平博士还是准确性和流利性并重的,读者评价也还不错,所以我相信本书将是颇受中国读者青睐的教材。
文摘插图:

第1章 什么是计量经济学
奇闻轶事多了就是数据。
——很多人如是说
“随着大学毕业生的数量增加,他们的起薪会逐渐降低。”“随着福利金的提高,领取福利金的人会要更多的孩子。”对经济关系的这种定性描述是经济理论的成果。但工资会降低多少?会多生多少个孩子?经济理论对这些数量闭口不提,而数量大小非常重要。为了得到一个更深的理解,为了明智而又审慎地评价政策选择,我们必须知道经济影响的大小,而不是仅仅知道影响的方向。在经济理论保持缄默之际,计量经济学说话了。
计量经济学(econometrics)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它提供估计经济关系重要性所需要的工具。比如,一个计量分析可能会得到如下结论:“大学毕业生人数激增10%导致雇主提供的工资下降6.5%。”对于经济关系的重要性,可能会有争执不下的观点,计量经济学提供了评价这些观点所需要的工具。例如,支持提高福利金的人可能会说:“如果多要一个孩子额外得到的福利金提高10%,1000个领取福利金的人中只有一个人愿意多生一个孩子。”而反对者可能会说:“福利金提高10%将导致1000个领取福利金的人中多生250个孩子。”谁是对的呢?现有的数据能够帮助我们在这种争论中做出明智的选择吗?是的,现有数据能够做到这一点,而且正是计量经济学告诉我们如何做到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