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棋入门与提高(珍藏版)

分类: 图书,体育,文体活动,中国象棋,
品牌: 刘立民
基本信息·出版社: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页码:262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7530849247
·条形码:9787530849248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为了不断提高学习者的棋艺,《象棋入门与提高(珍藏版)》还介绍了一些最新攻防妙招,这不但是初学者短期内大显身手的制胜法宝,相信即使是有一定棋艺水平者读后也会耳目一新。象棋是华夏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有着非常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和独具特色的文化底蕴,千百年来一直为众人所钟爱。据史料记载,先秦时期就以象牙制棋,可见象棋历史之悠久。 为了适应象棋发展的需要,更进一步地促进象棋运动的普及与推广,我们编写了《象棋入门与提高(珍藏版)》,从不同方面介绍象棋的基本知识,立足入门,即从基本原理讲起,并对各棋子的运用要领、象棋布局、基本杀招、基本战术、常见残局均做了详细讲解。
目录
第一章 象棋基本知识
一、基本原理
二、棋盘简介
三、棋子组成
四、棋子摆法
五、棋子走法
六、吃子法
七、“将”的基本方法
八、读棋和记棋方法
九、胜负与和棋
十、子力价值
第二章 象棋各子的运用要领
一、各棋子的力量比较
二、兵(卒)的运用方法
三、马的运用方法
四、炮的运用方法
五、车的运用方法
六、相(象)的运用方法
七、仕(士)的运用方法
八、帅(将)的运用方法
第三章 象棋布局
一、布局方法
二、布局原则
(一)抢占先机
(二)出子要快
(三)阵形协调
(四)子力的不均衡发展
三、布局种类
(一)马局
(二)炮局
(三)兵局
(四)象局
四、布局技巧
(一)以兵制马
(二)顺手炮
(三)列手炮
(四)当头炮
(五)飞相战术
(六)起马战术
(七)挺兵(卒)战术
五、弃子战术
六、先弃后取战术
七、运子战术
八、封锁战术
九、常见布局陷阱
(一)弃马成杀
(二)弃马取势
(三)弃马抢攻
(四)弃兵取势
(五)弃兵陷车
(六)弃炮强攻
(七)弃相陷炮
(八)贪车丢子
(九)进马弃兵
(十)献马偷车
(十一)献马要杀
(十二)明马暗炮
(十三)诱车捉炮
第四章 象棋基本杀着
一、马后炮
二、钓鱼马
三、重炮
四、闷宫
五、三进兵
六、双车胁士
七、铁门闩
八、大刀剜心
九、卧槽马
十、高钓马
十一、海底捞月杀
十二、挂角马
十三、立马车
十四、八角马
十五、双马饮泉
十六、拔簧马
十七、天地炮
十八、炮辗丹砂
十九、夹车炮
二十、车马冷着
二十一、二鬼拍门
第五章 象棋基本战术
一、弃子占先机
二、弃子攻杀术
三、弃子诱车法
四、弃子巧入局
五、运子夺优势
六、运子做杀
七、运子化危机
八、运子控制术
九、兑子争先术
十、兑子引离术
十一、兑子解围法
十二、控制将(帅)法
十三、子力配合法
(一)变位成杀
(二)乘虚而入
十四、将(帅)的运用
十五、兵(卒)的运用
十六、士象的运用
第六章 象棋战术术语例解
一、捉双
二、双重威胁
三、闪击
四、闪将
五、抽将
六、引离
七、吸引
八、堵塞
九、拦截
十、牵制
十一、腾挪
十二、封锁
十三、借力
十四、迂回
十五、困毙
十六、解将还将
十七、解杀还杀
十八、简单杀着
(一)车的杀着
(二)马的杀着
(三)炮的杀着
第七章 象棋残局
一、残局行棋概述
二、残局行棋主要技巧
(一)弃子
(二)停着
(三)禁锢
(四)阻挡
三、残局胜和规律
四、兵(卒)示例
(一)双兵(卒)胜单马
(二)兵相对单士
(三)低兵例胜孤将
(四)双兵巧胜士象全
(五)高低兵例胜一马
(六)双低兵巧胜一炮
(七)双兵例和炮象
(八)三兵例和一车
(九)三兵例胜士象全
五、马示例
(一)单马巧胜单卒(对局一)
(二)单马巧胜单卒
(三)马低兵胜双士
(四)马兵胜双象
(五)马高兵胜单缺士
(六)马高兵胜单缺象
(七)马兵胜单马
(八)马擒单士
(九)一马巧胜双士
(十)一马巧胜单象
(十一)一马巧胜单士象
(十二)马低兵例和单炮
(十三)马低兵例和马高卒
(十四)马低兵例和单缺士
(十五)马高兵胜马士
(十六)马高兵胜炮士
(十七)马高兵胜炮象
(十八)马和炮双士
(十九)双马例胜马双士
(二十)双马单相例胜炮双士
(二十一)单马例和炮士象全
(二十二)马高兵例胜单缺象
(二十三)马高兵难胜士象全
(二十四)马双兵例和炮士象全
(二十五)双马例胜士象全
六、炮示例
(一)单炮巧杀
(二)炮仕必胜双士
(三)炮单士不胜低兵
(四)炮卒胜仕兵
(五)双炮胜双仕
(六)双炮双象胜仕相全
(七)炮高兵胜单象
(八)炮高兵有相胜双象
(九)炮双仕巧胜双卒
(十)炮双仕例和士卒
(十一)单炮例和炮叹仕
(十二)炮单士象不胜高兵
(十三)高兵和炮单士象
(十四)炮仕相全不胜单士象
(十五)炮仕胜双士
(十六)炮双仕胜象、卒
(十七)炮单仕相对单士象
(十八)炮双兵仕相全例和炮士象全
(十九)炮高兵胜单炮
(二十)炮高兵胜马士
(二十一)炮兵胜单缺士
(二十二)炮单仕例和高卒
(二十三)炮仕相例和双象
(二十四)炮单仕对单象
七、车示例
(一)车胜单缺士
(二)车胜单缺象
(三)车胜马士卒
(四)车胜马士象
(五)单车巧胜双卒双士
(六)单车难胜士象全
(七)单车巧胜士象全
(八)单车必胜马双士
(九)单车难胜马双象
(十)单车巧胜马双象
(十一)单车巧胜炮双象
(十二)一车难胜双马
(十三)一车难胜双炮
(十四)车破并排三卒
(十五)单车例和炮双士
(十六)单车例和炮双象
(十七)单车必胜炮单士象
……
……[看更多目录]
序言象棋是华夏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有着非常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和独具特色的文化底蕴,千百年来一直为众人所钟爱。据史料记载,先秦时期就以象牙制棋,可见象棋历史之悠久。
象棋融艺术性、科学性、文化性、趣味性和竞技性于一体,又因其棋具简单易备而适于不同的阶层,雅俗共赏,故此,长期以来一直是广大群众最为喜欢的文体活动之一,爱好者数以亿计,其中不乏出类拔萃的象棋高手。
中国是名副其实的象棋大国,堪称世界之最。在中国古代,琴棋书画并称为四大艺术。下棋不但能给弈棋者以高尚文明的艺术享受,还能启发其丰富的潜在智慧。象棋有着超乎想象的神奇魅力,在方方正正的棋盘上,32个棋子于横十竖九的路线中演变无穷的玄妙局势,可以说没有两局棋是完全相同的。正是因为象棋神奇的千变万化,所以才令人如痴如醉:对弈者统领三军,驰骋沙场;观棋者神游局内,流连忘返。
象棋会下者为数众多,但想下得一手好棋却不容易,因为象棋高手需要有一定的技艺水平并掌握方法,才能在对弈中赢得胜利。
文摘插图:

第一章 象棋基本知识
一、基本原理
中国象棋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瑰宝,它融体育、艺术、科学、文化于一体,是中国传统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它像一曲悠扬动听的音乐,一幅赏心悦目的图画,供人们去品味,去欣赏。它的战斗性和竞争性是任何艺术所无法比拟的。它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经过不断的传承演变至宋代,中国象棋才完全定型。
中国象棋的比赛方法,类似于古代的打仗。两军对阵,排列两边,有兵、马、车、炮,还有将军和卫士。兵、马、车、炮是作战的主要力量,将(帅)只待在中军帐中指挥,还有卫士保护着他。横盘就像一个战场,中间有一条河,两边排列着作战双方的阵容。一方是红色,一方是黑色,表示敌我双方的军队。两军的人数相等,都是16,其中各有5个兵,2个炮,2个车,2个马,2个士,2个相(象)。红方的头领是帅,黑方的头领是将。棋盘上的·表示中军帐,叫做“九宫”。将(帅)居中,两名卫士守在他的左右。双方作战的目的是要把对方的将(帅)逮住。谁先逮住了敌方的将(帅),谁就获胜。这就是中国象棋的基本原理。
二、棋盘简介
棋盘,是由形式完全相同的两部分相对组成的,就一方来说,是由五条横线和九条直线交叉而成。(图1-1)
中间有一条空白横道,象征界限,称为“河界”,意思是以河为界。两部分与“河界”相连,便成了横十竖九的完整棋盘。(图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