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鼓词(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

王朝导购·作者佚名
 
温州鼓词(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参考价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类: 图书,艺术,戏剧,曲艺艺术,
  品牌: 陈小萍

基本信息·出版社:浙江摄影出版社

·页码:187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7806866302/9787806866306

·条形码:9787806866306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该书系“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之一种。《温州鼓词》细细梳理了温州鼓词的起源传承历史、乡音俚语代表的瓯越特色、优秀传承人物及优秀曲目,是对温州鼓词相关知识的系统描述。

本书卖点:温州鼓词是流行于温州地区的说唱艺术,于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温州鼓词有着鲜明的瓯越特色,其伴奏乐器——牛筋琴更是独具特色。图文并茂,具有较强的知识性与趣味性。

编辑推荐◎温州鼓词有唱有说,以唱为主。它的唱腔、曲调,带有浓郁的南国民歌风味。唱大词时,用一鼓一拍,擂大鼓,敲大锣,曲调高亢、粗犷,比较原始。唱韵很讲究,押韵自然,音节和谐,保持了民间说唱音乐的长处。尤其表演上颇具特色,在单档表演时,一个人可以敲奏四至六件乐器,同时一个人要兼扮各种角色。

目录

总序

前言

序言

追根溯源

史话温州鼓词

乡音俚语

彰显瓯越特色

情寄传统

饱含深厚底蕴

艺海钩沉

点评传承人物

品茗赏篇

汇编古今曲目

喜忧参半

把话传承保护

温州鼓词大事记

温州鼓词音韵汇编

参考文献

后记

……[看更多目录]

序言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多姿多彩,内涵丰富,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民族精神与民族性格,润物无声地滋养着民族世代相承的文化土壤。世界发展的历程昭示我们,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综合实力,不仅取决于经济、科技等“硬实力”,还取决于“文化软实力”。作为保留民族历史记忆、凝结民族智慧、传递民族情感、体现民族风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历史的“活”的见证,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方面。保护好、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就是守护我们民族生生不息的薪火,就是维护我们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对增强民族文化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升“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浙江是华夏文明的重要之源,拥有特色鲜明、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据考古发掘,早在五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有原始人类在这方古老的土地上活动。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浙江大地积淀了著名的“跨湖桥文化”、“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

文摘插图:

温州鼓词(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

温州鼓词(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

后记《温州鼓词》终于问世了。作为温州鼓词的发源地,我们为能承担这部书的编撰工作感到自豪。同时,我们又深感不安。毕竟,温州鼓词是涵盖了温州整个地区的曲种,而我们的行政组织能力又是有限的。承蒙浙江省曲艺家协会原主席马来法、温州市曲艺家协会主席卢和乐以及阮世池、宋维远诸先生的帮助,更有《中国曲艺音乐集成·温州鼓词》(试编本)、《瑞安鼓词史资料》等资料作参考,所以,才有了这本出自瑞安,但不仅仅限于瑞安的《温州鼓词》。尽管如此,不足将依然存在。我们诚请指正,以待完善。

希望有更多的人走近温州鼓词,了解温州鼓词,乃至喜欢温小州鼓词。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