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化全阅读:备急千金要方(第1辑)(第34册)(全文注音版)(注音版)

王朝导购·作者佚名
 
中国古代文化全阅读:备急千金要方(第1辑)(第34册)(全文注音版)(注音版)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参考价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类: 图书,医学,中医学,中药学,方剂学,
  品牌: 孙思邈

基本信息·出版社:时代文艺出版社

·页码:200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7538723390

·条形码:9787538723397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世界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我们在编选《中国古代文化阅读》第一辑的过程中,以精益求精的态度、披沙拣金的方式,对中国古代文化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彻底梳理,力求使广大读者能够系统地感受到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准确地把握中华民族绵绵不息的古代文脉以及全面地了解中华民族包罗万象的宏大气派。多年来,我们组织了诸多人次的相关调研,从中了解到,广大读者一直都在以极大的热情期待着能够看到一套全面系统地展示中国古代文化全景的丛书。为此,《中国古代文化阅读》第一辑以前所未有的庞大容量,多角度多层面地呈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华。这套丛书的特点是:所有文字都注以汉语拼音;所有中国古代最具有代表性的经典文化都会在这里相继亮相;所有文献,全部采用中文简体横排,尽最大限度地将中国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经典文献以一种极其便利的形式展现在读者面前。我们相信,上述这些特点将会不同程度地提高中国古代文化在社会中的普及率。

目录

第一卷

一、大医习业

二、大医精诚

三、治病略例

四、诊候

五、处方

六、用药

七、合和

八、服饵

九、药藏

第六卷上七窍病上

一、目病

二、鼻病

三、口病(香附)

四、舌病

五、唇病(甲煎附)

第六卷下七窍病下

六、齿病

七、喉病(咽附)

八、耳病

九、面病

第十一卷下肝藏

一、肝藏脉论

二、肝虚实(肝胆俱虚实附)

三、肝劳

四、筋极(筋虚实附)

五、坚癓积聚

……[看更多目录]

序言夫清浊剖判,上下攸分,三才肇基,五行口落,万物淳市卜,无得而称。燧人氏出,观斗极以定方名,始有火化:伏羲氏作,因之而画八卦、立庖厨。滋昧既兴,疴瘵萌起,大圣神农氏,愍黎元之多疾,遂尝百药以救疗之,犹末尽善。黄帝受命,创制九针,与方士岐伯、雷公之伦,备论经脉,旁通问难,详究义理,以为经论,故后世可得依而畅焉。春秋之际良医和缓,六国之日寸则有扁鹊,汉有仓公、仲景,魏有华佗,并皆探赜索隐,穷幽洞微,用药不过二三,灸柱不逾七八,而疾无不愈者。晋帛以来,虽复名医间出,然治十不能愈五六,良由今人嗜欲泰甚,立心不常,淫放纵逸,有阙摄养所致耳。余缅寻圣人设教,欲使家家自学,人人自晓。君亲有疾不能疗之者,非忠孝也。末俗小人,多行诡诈,倚傍圣教而为欺绐,遂令朝野士庶,成耻医术之名,多教子弟诵短文,构小策,以求出身之道。医治之术,阙而弗论,吁可怪也,嗟乎!深乖圣贤之本意。吾幼遭风冷,屡造医门,汤药之资,罄尽家产。所以青衿之岁,高尚兹典,白首之年,末常释卷。至于切脉诊候、采药合和、服饵节度、将息避慎,一事长于己者,不远千里伏膺取决。至于弱冠颇觉有悟,是以亲邻中外有疾厄者多所济益,在身之患,断绝医门,故知方药本草,不可不学。吾见诸方部秩浩博,忽遇仓卒,求检至难,比得方讫,疾已不救矣。

文摘插图:

中国古代文化全阅读:备急千金要方(第1辑)(第34册)(全文注音版)(注音版)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