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比傻帝国(枭声文丛)

分类: 图书,文学(旧类),散文随笔,中国当代,随笔杂文,综合,
品牌: 冉云飞
基本信息·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页码:323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7536051735/9787536051737
·条形码:9787536051737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枭声文丛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通往比傻帝国》是本随笔集,共计48篇。全书共分四辑,包括:追捕生病的制度,不穿裤子的书生,可怜的中国教育和散布可能的风景。著有《沉疴:中国教育的危机与批判》、《尖锐的秋天:里尔克》、《陷阱里的先锋:博尔赫斯》、《庄子我说》、《像唐诗一样生活》、《从历史的偏旁进入成都》等书十数部,现供职于某刊。
作者简介冉云飞,生于重庆酉阳乡下的蛮子,1987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著有《沉疴:中国教育的危机与批判》、《尖锐的秋天:里尔克》、《陷阱里的先锋:博尔赫斯》、《庄子我说》、《像唐诗一样生活》、《从历史的偏旁进入成都》等书十数部,现供职于某刊。
媒体推荐�
编辑推荐《通往比傻帝国》作者冉云飞,生于重庆酉阳乡下的蛮子,1987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
《通往比傻帝国》为其另一部著作,收录的是他的随笔48篇。
专业书评�
目录
自序:器官整治运动
第一辑 追捕生病的制度
沙俄时代书刊检查制度的告密
曼德尔施塔姆的“告密者们”
亲爱的告密
魏特夫的招数
两个民族都有病
饥饿的历史
历史的隐痛
经济学家的道德眼光
历史岂止供怀旧
《费正清评传》杂感
让思想冲破牢笼
无声的中国
作家的豢养及其解放
对六十年代的六个注释
比傻帝国与中国阴谋
非人的历史:血淋淋的动物世界
通往比傻帝国
中国的怪题
第二辑 不穿裤子的书生
地球是个坏蛋
科学的光芒与步伐
普及常识
纪念一种永久的理想
思想与良知的“考古”
百年风雨重追索
深邃迷人的个人意见
学会忏悔
异端开辟野道
大道如青天
读书小札三则
我们都是感伤的动物
书帐九篇
第三辑 可怜的中国教育
教育的光芒
质疑教育产业化
将“减负”进行到底
手写的女儿
教育思想家胡适
《百年中国语文教材变迁》缘起
请看今日中国之名校
第四辑 散布可能的风景
对《热烈欢呼王小波去逝一周年》的修正
笑可笑,非常笑:流沙河片论
谢泳的研究
噫吁戏!李太白
《新文学散札》发微
庄子使我上瘾的几个理由:《庄子我说》自序
我所认识的余杰
五步追魂:我对余秋雨的批评
向王朔同志学习
唐诗江山里的五个提要
20世纪卓越的美国头脑:以《李普曼传》为中心
……[看更多目录]
序言�
文摘第一辑 追捕生病的制度
沙俄时代书刊检查制度中的告密
书刊检查与书刊之被禁毁,有着深切的关联,其有案可稽的历史源远流长。从中国来看,早在公元前356年,商鞅变法时就颁布过焚毁《诗》、《书》的简明法令,比众所周知的秦始皇焚书坑儒更早了百多年;而西方禁书史的发轫,大抵可以上溯到古希腊,哲学家普罗塔哥拉(前481-约前411年)被逐出雅典,其书《论诸神》及《论真理》被当众销毁,可视作书报刊检查史的滥觞。翻检一些与书有关的词典,大多不载“书报检查制度”(censorship)的条目,只是在《图书情报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里才有:“政府对书报内容实行审查的制度。凡对内容淫秽或因政治、宗教等原因不宜公开出版发行的图书报刊,检查人员有权禁止其生产发行、流通或销售。一般采取的措施有禁止入关与邮寄及诉诸法律等。”但是,由于人类自身认识事物的局限或者出于书刊审查者的短期和局部利益,多数时候,那些被禁毁的书刊作为葳蕤的文明之花之所以能够历经劫火而流传下来,除了证明禁毁者的短视与血腥外,更加证明了他们的患蠢。
按上述“书报检查制度”的内容,历史上遭禁毁的部分书刊固然与淫秽以及与政治、宗教有关,但事实上,遭禁的多半与离经叛道的思想深有瓜葛。统治者一般并没有闲心雅量用法律来衡评该作品是否违法,只是书刊检查者自己的意志在起作用,尤其在专制社会就更是如此,毋庸置喙,哪有自由申论之余地,因而所谓的“诉诸法律”,只是书生们在专制社会里将一种依法而治的假相巧妙地装点进辞典里罢了。俄罗斯的书刊检查与禁毁自然也是不落人后的,至少从16世纪开始俄国政府已着手对宗教方面的书刊进行例行的检查。1798年,诗人、剧作家瓦西里·瓦西里耶维奇·卡普尼斯特创作了一部喜剧《毁谤》,后因一些大官僚在剧作里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于是“控告作者的告密信纷纷来到保罗一世的案头,保罗处事草率,当即下令停止演出,查封已经印好的剧本,并立即把作者流放到西伯利亚”。(索科尔斯基《书的故事》P159,书海出版社)而沙皇统治时代的残暴更是有目共睹的,是俄罗斯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像诗人普希金的作品出版就要接受沙皇的亲自审查。当然,沙皇对于思想的钳制,不能像审读普希金的作品一样事必躬亲,而且像十二月党人起义这样大的剧变都没能防患于未然,因而沙皇尼古拉一世鉴于谍报组织的预侦无力,所以便采取了侍从官亚·本肯多夫关于《建立最高警察机构草案》,于是一个很能捕获猎物的鹰犬机构——
……[看更多书摘]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