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童话发展史(风信子儿童文学理论文丛)

王朝导购·作者佚名
 
中国童话发展史(风信子儿童文学理论文丛)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参考价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类: 图书,文学(旧类),文学理论,文学评论与研究,儿童文学,
  品牌: 吴其南

基本信息·出版社:少年儿童出版社

·页码:379 页

·出版日期:2007年

·ISBN:7532475255/9787532475254

·条形码:9787532475254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风信子儿童文学理论文丛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童话是一种奇妙的艺术,也是最富儿童文学特点的一种文体。在儿童文学领域的诸多体裁样式中,它最能体现儿童文学的审美特征,因此受到小读者的普遍欢迎,成为儿童文学中的主体。

这样重要的一种儿童文学体裁,它在中国的发展究竟走过了一条什么样的道路,总结一下它的历史经验,该是我们儿童文学学术界的一个既迫切又重要的课题。

在中国,童话这个词虽然是清朝末年才出现于文坛的,但这不等于说在此以前它不存在。早在远古蛮荒时代,在华夏这块土地上,自从有了人类繁衍,为了种族的生存,就要生儿育女,在抚育儿女的过程中,做父母的为了娱乐教育自己的子女,又得满足孩子爱听故事的天性,总会编创一些故事讲给孩子听,这当中就有不少蕴含幻想因素的、跳荡着烂漫童心的故事。这就是最原始的口头童话。在尚未发明文字以前,这种远古的童话,口口相传,自生自灭,究竟起源于何朝何代,已无法探究。

作者简介吴其南,1945年生,浙江安吉人.现为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已出版的专著有《转型期少儿文学思潮史》《同城修辞论》《守望明天——当代少儿文学作家作品研究》等,现正进行20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的文化阐释等课题的学习和探讨。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基本童话因素的最初孕育

一 神话中的童话因素

二 传说中的童话因素

三 寓言中的童话因素

四 史前儿童接近文学的方式

第二章 中国童话的萌芽

一 基本童话因素的最初凝聚

二 佛经故事在中国童话孕育中的作用

三 唐传奇和中国童话的萌芽

第三章 中国童话的成形

一 中国童话成形的历史过程

二 准童话《西游记》_

三 明清童话:《虎媪传》及其他

四 关于中国童话迟迟不能自觉的原因的探讨

第四章 儿童的“发现”和童话的自觉

一 西方文化对近代中国儿童教育的影响

二 新教育制度的确立和《童话》的创办

三 “复演说”和中国童话的自觉

四 为什么民间童话会成为早期童话的基本形态

第五章 五四时代精神和中国童话的现代化

一 中国童话迅速现代化的可能性

二 叶圣陶和黎锦晖的童话创作

三 早期童话的多方位开拓

第六章 三四十年代:童话的政治化倾斜

一 五四退潮后童话领域的思想斗争

二 政治童话的兴起

三 张天翼的童话创作

四 抗战童话及其他

第七章 十七年:教育童话的时代(上)

一 十七年童话的历程:从兴盛到衰落

二 十七年童话:作家与作品(一)

第八章 十七年:教育童话的时代(下)

一 十七年童话:作家与作品(二)

二 十七年及贺宜的童话理论

第九章 新时期:艰难的转型

一 从复苏到蜕变

二 老一代作家的童话创作

三 宗璞、孙幼军的童话创作

四 郑渊沽与热闹型童话

第十章 走向消费文化语境的童话创作

一 市场经济和消费文化语境的生成

二 张之路的童话创作

三 周锐的童话创作

四 中国童话面临挑战

后 记

再版后记

……[看更多目录]

文摘第一章 基本童话因素的最初孕育

依据我们对童话的理解——童话是以非写实形式出现的少年儿童文学作品,童话的基本因素大致包括这样几个方面:一,它是文学作品,是人们以审美的方式观照自然、社会及自身的产物;二,它以非写实的假定形式塑造艺术形象,作品在意象、意境层次上不具有细节的真实性;三,它应大致适合少年儿童的审美能力和经验,能为少年儿童所认同并对他们的情感、感性生命产生作用。所谓童话基本因素的最初孕育,就是看上述内容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最先表现出来。尽管开始的时候,这些因素不一定凝聚在一起,甚至自身也还不具备纯粹的、清晰可辨的形态。这样,童话基本因素的最初孕育就和整个文学艺术的最初发生联系在一起,和整个文学艺术的最初起源一样古老和悠久。探讨童话因素的最初出现,必须从那些并非童话,但却多少包含了一些后来童话的基本因素的母体文学样式开始,甚至要从那些并非文学但却孕含着文学因素的原始仪式和图腾崇拜开始,看这些因素怎样萌芽、生成、聚合、凝定,最终在童话的形成和自觉中发挥作用。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