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启源(中医经典文库)

王朝导购·作者佚名
 
医学启源(中医经典文库)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参考价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类: 图书,医学,中医学,综合,
  品牌: 张元素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页码:118 页

·出版日期:2007年

·ISBN:9787802312043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其他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中医经典文库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本书收录了作者对六气理论的系统论述,阐发了六气病机、六气主治要法、六气治疗处方和六气治疗用药,并以药物气味厚薄的升降浮沉为纲指导遣药制方。全书共分上、中、下三篇,具体内容包括天地六位脏象图、三才治法、主治心法、《内经》主治备要、用药备旨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编辑推荐《医学启源》为金。张元素所著。张元素,字洁古,生卒年不详,易州(今河北易县)人。

《医学启源》辑录了张元素对六气理论的系统论述,阐发了六气病机、六气主治要法、六气治疗处方和六气治疗用药,并以药物气味厚薄的升降浮沉为纲指导遣药制方。其首创的药物归经与引经报使理论对后世影响极大,至今仍在临床广泛应用。

本书为简化字、横排本,可供中医药专业工作者以及学习和研究中医药人员阅读。

目录

卷之上

一、天地六位脏象图

二、手足阴阳

(一)手足三阴三阳

(二)手三阴三阳

(三)足三阴三阳

三、五脏六腑,除心包络十一经脉证法

(一)肝之经,肝脉本部在于筋,足厥阴,风,乙木也

(二)胆之经,足少阳,风,甲木

(三)心之经,心脉本部在于血,手少阴君,丁火也

(四)小肠经,手太阳,丙火

(五)脾之经,脾脉本在肌肉,足太阴,湿,已土

(六)胃之经,足阳明,湿,戊土

(七)心包络,手厥阴,为母血

(八)三焦,手少阳,为父气

(九)肺之经,肺之脉本部在于皮毛,手太阴,燥,辛金

(十)大肠经,手阳明,燥,庚金

(十一)肾之经,命门,肾脉本部在足少阴,寒,癸水

(十二)膀胱经,足太阳,寒,壬水

四、三才治法

五、三感之病

六、四因之病

七、五郁之病

八、六气主治要法

九、主治心法

(一)随证治病用药

(二)用药凡例

(三)解利外感

(四)伤寒热食物

(五)目疾

(六)泻痢水泄

(七)中风

(八)破伤风

(九)破伤中风法

(十)疮疡

(十一)妇人

(十二)小儿

(十三)潮热

(十四)咳嗽

(十五)五脏补泻法

卷之中

十、《内经》主治备要

(一)五运主病

(二)六气为病

(三)五运病解

(四)六气病解

十一、六气方治

(一)风

(二)暑热

(三)湿土

(四)火

(五)燥

(六)寒水

卷之下

十二、用药备旨

(一)气味厚薄寒热阴阳升降之图

(二)药性要旨

(三)用药升降浮沉补泻法

(四)脏气法时补泻法

(五)治法纲要

(六)用药用方辨

(七)去脏腑之火

(八)各经引用

(九)五味所用

(十)用药各定分两

(十一)药性生熟用法

(十二)药用根梢法

(十三)五脏六腑相生相克为夫妻子母

(十四)七神

(十五)制方法

(十六)■咀药味

(十七)药类法象

1.风升生

2.热浮长

3.湿化咸中央

4.燥降收

5.寒沉藏

(十八)法象余品

(十九)五行制方生克法附汤例

……[看更多目录]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