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树喜品评历代用人方略(名家讲堂)

王朝导购·作者佚名
 
李树喜品评历代用人方略(名家讲堂)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参考价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类: 图书,管理,领导学,用人方略,
  品牌: 李树喜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央编译

·页码:312 页

·出版日期:2007年

·ISBN:7801098234

·条形码:9787801098238

·包装版本:1

·装帧:平装

·开本:0开

·丛书名:名家讲堂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远古至西周:草莽英雄走向历史舞台;春秋:诸侯割据与人才争夺;战国:人才流动与百家争鸣;两汉:盛衰兴亡的人才教训;三国魏晋:乱世群雄与天下纷争;西晋至隋:门阀制度对人才的压抑和科举制的开始;唐王朝:社会兴盛与人才繁荣;两宋:文盛武衰与人才导向;元明:人才呼声与人才封锁;清朝:封建末世的人才消长;近代人才新潮。本书作者北京大学人才研究中心研究员、人事部人才研究院研究员李树喜,为大家

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上述内容。

目录

第一章 远古至西周:草莽英雄走向历史舞台

尧、舜、禹传说与禅让

商用伊尹灭夏桀

武丁托梦用傅说

纣王害贤丧江山

西伯渭水访吕尚

……[看更多目录]

文摘书摘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韩信(?一前196)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他出身贫苦,甚至连衣食

都没有着落,可是胸怀大志,识度不凡。淮阴市井的一帮无赖有意寻衅,

强迫他从胯下钻过去。韩信对此极为气愤,但最后还是从容地忍受了这种

侮辱。他之所以强迫自己这样做,并不是出于胆怯,而是为了将来成就一

番大事业,因此,不愿意与这班无赖一般见识。后来,他果然实现了自己

的宏大志向,在秦汉之际的战火洗礼中锻炼成为一名卓越的军事统帅。

韩信的成长、他的才能得以充分发挥以及最后被害,都与萧何有关,

所以历史上有这样的说法: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韩信最初追随项梁、项羽反秦,他多次提出建议和计策,但项羽都不

予采纳。汉王刘邦率兵入蜀后,他亡楚归汉,先后任连敖和治粟都尉,仍

未受到汉王的重用。他多次与丞相萧何交谈,萧何对他的见识和才能却十

分欣赏。

韩信拜为大将后,汉王向他请教与项羽争夺天下的计策。韩信认为,

从勇悍仁强来说,汉王不如项王,但项羽不能任属贤将,只是匹夫之勇,

如果汉王能反其道而行之,任用天下武勇,一定可以举兵东定三秦,与项

王争夺天下。刘邦听了韩信一席之谈,十分高兴,有相见恨晚之感,立即

依照韩信的计策部署诸将进击。汉王兵败彭城后,韩信又开辟侧翼战场,

定魏,破赵、代,降燕,平齐,在战略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胜利。保证了

荥阳、成皋一线正面战场的相持和反攻。

韩信平定齐国后,被封为齐王。楚汉战争胜利后又徙为楚王。韩信至

封国后,找到原来侮辱自己的无赖少年,拜为中尉。并且对诸将说:“此

壮士也。方辱我时,宁不能死?死之无名,故忍而就此。”

刘邦当了皇帝以后,因战功所封的异姓诸侯王成为强化皇权、巩固中

央集权体制的障碍,特别是韩信,功高震主,更成为刘邦猜忌的对象。韩

信先是被贬为淮阴侯。汉高帝十年(前196),有人告发韩信谋反,吕后就与

相国萧何密谋,将韩信诱至长乐宫钟室杀之。

《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赞同这样的看法:“汉之所以得天下者,

大抵皆信之功也。”他认为,韩信根本没有谋反之心,他之所以失职怏怏

,是因为汉高祖有负于他。然而,司马光指出,这也是韩信咎由自取。正

如太史公司马迁所说的:“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

庶几哉!于汉家勋可比周、召、太公之徒,后世

……[看更多书摘]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