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电源设计与优化

分类: 图书,电子与通信,无线电设备、电信设备,
品牌: 玛尼克塔拉
基本信息·出版社:电子工业
·页码:307 页
·出版日期:2006年
·ISBN:7121034433
·条形码:9787121034435
·包装版本:1
·装帧:平装
·开本:0开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开关电源设计与优化》是作者(国家半导体公司总工程师)凭多年工作经验和学术造诣全面概括开关电源设计与优化技术的结晶。书中系统论述了开关电源电路(设计)的功率变换、EMI滤波器、各功率变换器器件的参数选择和变换器各部分波形、PCB设计、电源温度控制、电源安全、可靠性及检测等内容。书中将开关电源设计的重点方程整理归纳形成l章,并将电源设计常见问题列出并一一作答。它不是含复杂数学推导的教科书,也不是针对某些特定电源设计细节的文献,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实用、通俗、严谨且很有价值的工程技术指导书。
编辑推荐《开关电源设计与优化》可供广大从事开关电源设计、开发的工程师作为设计参考书,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电力、电子专业的教材或参考书。
目录
第1章开关电源概述
1.1简介
1.2伏秒法则
1.3基本波形分析
1.4电流波形系数r和K
1.5电感的基本设计方法
1.6电容有效值(RMS)电流计算
1.7拓扑及其最恶劣(Worst-case)电容电流
1.8电源的最恶劣输入电压
1.9采用太大电感(太小r)的问题
1.10平顶波近似法
1.11输出电压设置造成的误差
1.12标准电阻的阻值
1.13最佳分压器的参数选择
第2章DC-DC变换器及其结构
2.1简介
2.2地的概念
2.3P型开关和N型开关
2.4LSD单元
2.5开关调整器拓扑结构
2.6开关IC的基本类型
2.7反激/buck-boost/boost IC的比较
2.8buck和buck-boost开关IC的非原本用途应用
2.9几个实例
2.10误差电压的检测
2.11拓扑之间的细微差别
2.12复合拓扑
第3章变换器设计参考公式和图表
3.1不同拓扑的电感电流
3.2电流纹波比的定义
3.3电感选择图表
3.4设计公式一览表
第4章不连续导电模式(DCM)方程
4.1简介
4.2DCM方程的推导
4.3占空比方程
第5章离线式电源的前级设计
5.1普通前级设计
5.1.1输入电压波形
5.1.2 输入电流波形
5.2带有PFC的前级设计
5.2.1PFC定义
5.2.2boost型功率因数校正
5.2.3电容的选择
5.2.4PFC和PWM的同步
5.2.5宽输入电压范围下的同步问题
5.2.6高/低频下的均方根电流的计算
5.2.7时序电路、保护电路及一些相关议题
5.2.8 PFC电路中的磁芯损耗
第6章离线式隔离变换器拓扑
6.1正激变换器
6.1.1引言
6.2反激变换器
6.2.1简介
6.2.2集成开关电源控制器
6.2.3等效buck-boost模型
6.2.4设计实例
6.2.5多路输出变换器
6.2.6初级漏电感问题
6.2.7次级漏电感问题
6.2.8最优化及其分析
6.2.9损耗估算与效率
6.2.10使用600V开关管的反激变换器的设计
6.2.11二极管的选择
6.2.12脉冲丢失和假负载
6.2.13过载保护
第7章磁学理论
7.1磁场基本概念(MKS)
7.2电感方程
7.3独立电压方程
7.4受控电压方程
7.5磁学单位
7.6磁动势(mmf)方程
7.7有效面积与有效长度
7.8气隙效应
7.9气隙因子z
7.10气隙因子z的成因和重要性
7.11B与H的关系
7.12E型磁芯
7.13储能
7.14气隙的功效
7.15电感L
7.16电感器与(反激)变压器的差异
7.17变压器
7.18杂散磁通修正
7.19实例
第8章有抽头式电感的拓扑
8.1有抽头式电感的buck电路
8.2其他有抽头电感的多级电路拓扑及其占空比
第9章DC-DC变换器的电感选择
9.1概述
9.2确定电流纹波比r
9.3选择成品电感
9.4伏秒法则
9.5电流纹波比r及电感量L的选择
9.6磁场强度B与电流
9.7通过改变参数来优化铁芯损耗
9.8实例分析
9.9电感的选择
9.10电感实际应用前的评估
第10章反激变压器设计
10.1设计方程
10.2实例
10.3几个优化措施
10.4反激变压器磁芯的快速选择
10.5实例
10.6圆密耳(cmils)
10.7导线的载流能力
10.8集肤深度
10.9线规简介
10.10敷层导线的线径
10.11标准导线线规SWG
第11章正激变换器的磁元件设计
11.1引言
11.2正激变压器与输出储能电感器的比较
11.3邻近效应简介
11.4再谈集肤深度
11.5Dowell方程
11.6等效铜带转换
11.7几个对正激变换器磁芯快速选择有用的方程
11.8排线与绞线
11.9铁损的计算
第12章PCB及其布线
12.1引言
12.2线路分析
12.3注意要点
12.4反馈线路的布线
12.5地线层
12.6一些制作问题
12.7PCB供销商及Gerber文件
第13章散热设计
13.1引言
13.2发热测量及效率估计
13.3自然对流方程
13.4传统定义
13.5适用方程
13.6方程变换
13.7两种标准方程的比较
13.8热力学理论中h的计算
13.9如何使用标准方程表
13.10PCB散热设计
13.11一定高度处的自然对流
13.12强迫风冷
13.13辐射传热
13.14其他问题
第14章稳定电流模式变换器
14.1背景
14.2为什么需要斜率补偿
14.3避免次谐波不稳定的一般规则
第15章实用电磁干扰(EMI)滤波器设计
15.1CISPR 22标准
15.2LISN
15.3傅里叶级数
15.4梯形波分析
15.5实用DM滤波器设计
15.6实用CM滤波器设计
第16章实用电路设计小技巧
16.1引言
16.2两个3844 芯片的同步问题
16.3一个自振荡的低成本待机/辅助电源电路
16.4具有电池充电功能的电源适配器
16.5桥式整流器的并联
16.6自身具有浪涌保护的电路
16.7低成本的Power Good信号电路
16.8过流保护电路一
16.9过流保护电路二
16.10给384x系列增加过温保护
16.11PFC的开启缓冲器
16.12一个独特的主动型浪涌保护电路
16.13384x控制器的浮动驱动技术
16.14浮动的buck拓扑
16.15对称的boost拓扑
16.16从变换器
16.17带可调辅助输出的boost前置调节器
第17章可靠性、测试、安规及其他
17.1引言
17.2可靠性定义
17.3c2分布
17.4责任失效
17.5保修成本
17.6可靠性计算
17.7电源测试与质量检测
17.8安规问题
17.9工作电压的计算
17.10电容寿命的估计
17.11使用Y电容的安全限制
17.12安规和廉价稳压管
附录电路元件和常见问题
……[看更多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