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全集校注(1-5)(精装)

王朝导购·作者佚名
 
韩愈全集校注(1-5)(精装)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参考价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类: 图书,文学(旧类),作品集,综合,
  品牌: 屈守元

基本信息·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1413715

·条形码:9787561413715

·包装版本: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杜诗”、“韩笔”,是我国文化的发展的高峰期——唐代,在文学阵地上树起的两面大旗。“杜诗”是诗歌领域里的赤帜,“韩笔”则是在散文阵地上的旄头。

讲“杜诗”,只要按文学的规范,即可探索其究竟,弄清其面目。而讲“韩笔”则不然,它须在哲学思想的范围里,在政治变革的范围里,都经对之进行探讨、评述,而在文学史的规范之中,却又要诗歌、散文全面究讨,当然,重点在散文。

现在准备先把韩愈的哲学思想、政治态度略谈几句,然后集中力量,重点谈一谈“韩笔”。

有人说,韩愈是“道统”中以汉唐注疏为主的“五经”时代转变到以“道学”言心言性为主的“四书”时代的关键人物。韩愈以前是“五经”时代,韩愈以后更地行了“四书”时代。这种说法是值得商榷的。

编辑推荐“杜诗”、“韩笔”,是我国文化的发展的高峰期——唐代,在文学阵地上树起的两面大旗。“杜诗”是诗歌领域里的赤帜,“韩笔”则是在散文阵地上的旄头。

讲“杜诗”,只要按文学的规范,即可探索其究竟,弄清其面目。而讲“韩笔”则不然,它须在哲学思想的范围里,在政治变革的范围里,都经对之进行探讨、评述,而在文学史的规范之中,却又要诗歌、散文全面究讨,当然,重点在散文。

现在准备先把韩愈的哲学思想、政治态度略谈几句,然后集中力量,重点谈一谈“韩笔”。

有人说,韩愈是“道统”中以汉唐注疏为主的“五经”时代转变到以“道学”言心言性为主的“四书”时代的关键人物。韩愈以前是“五经”时代,韩愈以后更地行了“四书”时代。这种说法是值得商榷的。

目录

前言

凡例

韩愈全集校注一

德宗贞元八年(七九二)

落叶送陈羽

北极赠李观

贞元九年(七九三)

长安交游者赠孟郊

孟生诗

岐山下

青青水中蒲三首

贞元十年(七九四)

重雲李观疾赠之

谢自然诗

贞元十一年(七九五)

离诗

马厌榖

贞元十三年(七九七)

送汴州监军俱文珍序并诗

贞元十四年(七九八)

答孟郊

醉留东野

病中赠张十八

天星送杨凝郎中贺正

贞元十五年(七九九)

贞元十六年(八○○)

贞元十七年(八○一)

贞元十八年(八○二)

贞元十九年(八○三)

贞元二十年(八○四)

顺宗永贞元年(八○五)

寭宗元和元年(八○六)

元和二年(八○七)

元和三年(八○八)

元和四年(八○九)

元和五年(八一○)

韩愈全集校注二

韩愈全集校注三

韩愈全集校注四

韩愈全集校注五

……[看更多目录]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