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何食为天:中国食品安全现状调查(尤利西斯国际报道文学奖文丛)

王朝导购·作者佚名
 
民以何食为天:中国食品安全现状调查(尤利西斯国际报道文学奖文丛)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参考价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类: 图书,医学,预防医学、卫生学,营养卫生、食品卫生,
  品牌: 周勍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工人出版社

·页码:200 页

·出版日期:2007年

·ISBN:9787500838173

·条形码:9787500838173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丛书名:尤利西斯国际报道文学奖文丛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民以何食为天:中国食品安全现状调查》为读者揭示了制作假冒伪劣食品的详尽过程,警示人们关注在食品安全中出现的伤天害理行径。该书的语言风格,把中国一般“报告文学”问题中常见的渲染鼓吹降低到了最小,而基本上以冷静客观叙述为主,常常面对越令人恐怖的事件,作者的叙述语调越平静,甚至只引用数字,因而把事实本身的冲击力凸现到了极限。可以说,在《民以何食为天:中国食品安全现状调查》中,文学意识很成功地服务于报道,并加强了报道的深度和力量。

整部作品读来仍触引京心。被中国老百姓列为"开门七件事"中的首要生活必需品食盐,却成为频繁引发中毒事件的毒物:四川人引以为傲的四川泡菜,有的却是用"敌敌畏"泡制的。泡菜厂的老板说"我们根本不吃自己做的泡菜,只给外地人吃。"不久前北京召开的食品安全高层研讨会上专家指出:我国每年实际发生食物中毒例数至少在200万人,"约三分之一人的癌症是吃出来的"。由于食品添加剂(激素)的作用,性早熟急剧逼近中国孩子,7岁女孩来月经,6岁男孩长胡须,屡见不鲜;男性精子浓度从过去至少五千万下降到三千万……

作者简介周勍,长安人,作家、口述史学者。曾任西安仓颉文化研究所所长、《经贸报》主编、《历史故事报》总编辑、现任《口述博物馆》丛刊总编辑。先后就读于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和西北大学作家班。相关著述:《终南山的传说》、《也是民族英雄——抗战阵亡的国民党将军们》、《林则徐的眼泪》、《走不出的圆圈》、《暗流:对剪掉舌头年代纪念物“文革手抄本”的一次总结与表达》、《中国呼唤建立大规模的生命银行》、《在历史的赘疣与城市之癌的两极间舞蹈——中国现行户籍制与社会稳定问题检视》、《林则徐的眼泪》、《富人不是猴子——中国富豪的“历史周期律”》、《二渠道:一枚撞破石头的鸡蛋——中国当代民营出版业与图书出版制度间关系之思考》、《中国院士口述传记》、《出狱后的孙大午》、《柏林墙——东德弱小的标志》、《血统的控诉——前苏联屠杀犹太人访谈录》、《目的狂,方法盲》、《“英雄”:一剑刺在尾骨上》、《谎言治国必遭报应》等。

编辑推荐《民以何食为天:中国食品安全现状调查》在中国大陆的权威报告文学杂志《报告文学》2004年9月刊头条刊出后,即被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书刊摘报”选摘,对中国的食品安全环境的改善起到积极作用。同时入选2004年中国报告文学年鉴。《深圳特区报》、《中国妇女报》、《华商报》、《青年参考》等媒体刊载,博讯网、观察网、中华网、搜狐网和新浪网等国内外30多家网站转载,2006年入围两年一度的德国“尤利西斯国际报道文学奖”7人小名单。

目录

序言(代)当我们大口吞咽污染食品的时候

——推荐周勃的报道文学

《民以何食为天——中国食品安全现状调查》

前沿 系于口舌之间的民族命运

第一部 从鸦片战争到食品安全之战:地球越来越

像个大村庄了,这家犯感冒,那家注定就

要跟着打喷嚏

第二部 瘦肉在中国是这样变成精怪的

第三部 “天”被撕破了

第四部 新女娲补天

后记 没有痛感,就会被淘汰

俘虏

一、食品安全知识链接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四、“尤利西斯报道文学奖”简介

参考书目

……[看更多目录]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