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热解原理与技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教材)

分类: 图书,科技,能源与动力工程,生物能及其利用,
品牌: 朱锡锋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页码:228 页
·出版日期:2006年
·ISBN:731201884X
·条形码:9787312018848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教材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生物质热解原理与技术》从原理和技术方面论述了生物质热解转换,分别介绍了生物质资源及其特点、生物质结构及其特性、气固两相流与固体颗粒流态化、生物质热解化学反应动力学、生物质热解基本方程、生物质热解气化技术的原理与应用及生物质热解液化技术的原理与应用。
《生物质热解原理与技术》可以作为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的教材使用,也可以作为相关科技人员的参考材料。
目录
前言
第一章概述
第一节能源及分类
第二节我国能源形势分析
第三节生物质能资源
第四节生物质能的特点与意义
第五节生物质能转换技术分析
第六节国内外发展趋势与展望
第二章生物质的组成、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生物质组成和结构
第二节生物质元素分析
第三节生物质工业分析
第四节生物质物理特性
第五节生物质化学性质
第三章气固两相流基础
第一节颗粒的基本性质
第二节固体颗粒流态化
第三节气固密相流化床
第四节循环流化床
第五节喷动床
第四章生物质热化学基础
第一节热力学基本概念
第二节热力学能与焓
第三节化学反应方向
第四节吉布斯自由能
第五节化学反应速率
第六节化学平衡
第五章生物质热解动力学
第一节多组分气体基本参量
第二节分子输运基本定律
第三节生物质热解基本方程
第四节生物质热解主要化学反应
第六章生物质热解气化及其应用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生物质气化原理
第三节生物质气化评价参数与过程计算
第四节生物质气化典型工艺介绍
第五节生物质气化数值模拟
第六节生物质气化技术的应用
第七章生物质热解液化及其应用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热解液化反应机理和模型
第三节热解液化影响因素分析
第四节生物质热解液化典型技术
第五节热解辅助技术
第六节生物油的组成、特性与应用
参考文献
……[看更多目录]
序言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能源消耗平均以6.9%的年增长率快速增长,2000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耗量为7.5亿吨石油当量,成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而我国已探明的化石燃料人均资源量却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30%,资源不足与用能增长之间的矛盾今后将变得更为突出.与此同时,使用化石燃料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和其他污染物对我国环境和气候造成的危害已越来越严重,酸雨、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因此,在我国大力推广和应用包括生物质能在内的各种可再生能源意义十分重大。
生物质能本质上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转换和储存下来的太阳能,是与环境友好的一种独特的可再生能源,它可以通过多种技术途径被转化成为高品位的液体或气体燃料,更进一步还可以转化为电力,这些转换技术与化石燃料技术有很大的兼容性.因此,生物质能的地位和作用已越来越为世界各国所重视,欧盟能源发展战略绿皮书提出到2020年20%的化石燃料要曲生物质燃料替代,美国能源部也提出到2020年生物质能占总能源消耗的比例要由2000年的4%提高到12%。
我国生物质资源十分丰富,主要有各种速生林、薪炭林、林业废弃物、农业废弃物、城乡居民生活垃圾和工业有机废液等,年产量约合4亿多吨石油当量.由于生物质能的能源品位较低,直接使用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对高质量现代生活的需求.因此,研究各种新技术将生物质高效转化成高品位的洁净能源是大规模利用生物质能的必然趋势。
文摘插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