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文化断裂:翻译学研究模式1:文本与认知的译学研究(外研社翻译研究文库)

王朝导购·作者佚名
 
超越文化断裂:翻译学研究模式1:文本与认知的译学研究(外研社翻译研究文库)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参考价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类: 图书,语言文字,语言学,翻译学,
  品牌: 奥洛汉

基本信息·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页码:279 页

·出版日期:2006年

·ISBN:7560059465

·条形码:9787560059464

·包装版本: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丛书名:外研社翻译研究文库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本书是由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科技学院讲师、翻译与跨文化研究中心硕士课程指导教师梅芙·奥洛汉主编的一本论文集,共收录了来自欧、美、澳以及其他国家与地区译学研究者的论文16篇。 这些文章之所以可以合为一集是因为他们均与赫尔基辛大学的翻译学教授安德鲁·切斯特曼所提出的三种译学研究模式有关。切斯特曼在1998年曾提出过译学研究的三种模式:比较模式、过程模式、因果模式。他认为这些模式是研究者必须面对的,是一种前理论性的准备。选择了哪一种模式,就意味着选择了哪一种研究方法,从而也影响着最终所形成的理论样态。切斯特曼的这一模式理论对译学研究很有意义,也有较为广泛的影响,引起了不同国度译学学者的关注,并纷纷撰文对此进行讨论。 本书就使得一些分散的相关性研究得以集中,从而让读者更为系统和深入地了解切斯特曼的模式理论。切斯特曼的模式理论是以文本为内容的认知性研究,正如本书的副标题所示。

本书共收录来自欧、美、澳以及其他国家与地区译学研究者的论文16篇,以模式理论为核心,并以对其的多元研究而广泛展开,不仅向人们阐明了该理论的严密性与实践指向性,还向人们展示了其丰富的内涵及对不同视角与方法的包容性。本文集关注译学内部研究,强调对翻译活动的认知性研究,具有很强的方法论意义。同时还将语料库语言学的研究引入译学研究,对翻译研究者有很强的启发性。

编辑推荐本书是由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科技学院讲师、翻译与跨文化研究中心硕士课程指导教师梅芙·奥洛汉主编的一本论文集,共收录了来自欧、美、澳以及其他国家与地区译学研究者的论文16篇。

这些文章之所以可以合为一集是因为他们均与赫尔基辛大学的翻译学教授安德鲁·切斯特曼所提出的三种译学研究模式有关。切斯特曼在1998年曾提出过译学研究的三种模式:比较模式、过程模式、因果模式。他认为这些模式是研究者必须面对的,是一种前理论性的准备。选择了哪一种模式,就意味着选择了哪一种研究方法,从而也影响着最终所形成的理论样态。切斯特曼的这一模式理论对译学研究很有意义,也有较为广泛的影响,引起了不同国度译学学者的关注,并纷纷撰文对此进行讨论。

本书就使得一些分散的相关性研究得以集中,从而让读者更为系统和深入地了解切斯特曼的模式理论。切斯特曼的模式理论是以文本为内容的认知性研究,正如本书的副标题所示。

目录

1.Shifts, But Not As We Know Them?

Research Models and Methods in Translation Studies

Maeve Olohan

2.A Causal Model for Translation Studies

Andrew Chesterman

3.Choice Network Analysis in Translation Research

……[看更多目录]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