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公共协商的民主--新的视角/协商民主译丛(协商民主译丛)

王朝导购·作者佚名
 
作为公共协商的民主--新的视角/协商民主译丛(协商民主译丛)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参考价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类: 图书,政治,政治理论,无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专政理论,
  品牌: 毛里西奥·帕瑟林·登特里维斯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页码:162 页

·出版日期:2006年

·ISBN:7802113083

·条形码:9787802113084

·包装版本: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丛书名:协商民主译丛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协商民主是20世纪后期在西方国家兴起的一种新的民主理论和实践形式,是对传统代议民主的某种超越,代表了两方民主的最新发展。罗尔斯、吉登斯、哈贝马斯等两方思想界的领军人物都是协商民主的积极倡导者。

“协商民主译丛”精选两方学者在协商民主研究方面的代表性论著,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当代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的思想渊源、代表人物、主要观点、重要争论和现实基础,旨在为国内读者了解和研究当代西方民丰政治提供基础性的文献资料。 本书是丛书之一,收录了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政治思想中心的学术成果。

本书收录了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政治思想中心的学术成果。收录的文章从规范性视角和制度性视角两方面对协商民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它们一般从对前人有关协商民主理论的反思和批判出发,结合当今多元和复杂的社会文化背景,引申出对协商民主规范理论和制度建设的新的认识。

作者简介毛里西奥·帕瑟林·登特里维斯(Maurizi0Passerin d’Entreves),南非开普敦大学哲学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政治哲学、规范伦理、社会理沦,以及社会科学哲学。

编辑推荐协商民主是20世纪后期在西方国家兴起的一种新的民主理论和实践形式,是对传统代议民主的某种超越,代表了两方民主的最新发展。罗尔斯、吉登斯、哈贝马斯等两方思想界的领军人物都是协商民主的积极倡导者。

“协商民主译丛”精选两方学者在协商民主研究方面的代表性论著,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当代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的思想渊源、代表人物、主要观点、重要争论和现实基础,旨在为国内读者了解和研究当代西方民丰政治提供基础性的文献资料。

本书是丛书之一,收录了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政治思想中心的学术成果。

目录

总序

前言 作为公共协商的民主

第一部分 规范性视角

第一章 政治合法性与民主协商

第二章 协商民主的五种观点

第三章 协商、公民权与认同

……[看更多目录]

文摘书摘

协商民主理论被看做是对这些制度和规范的缺陷的回应,向当代自由代

表制度提出了挑战。尽管在如此复杂的社会中,政治劳动分工是必要的,协

商民主提供了另外一种可能的分工方式。这种分工方式增加了公民参与的机

会,被认为是可行的和受欢迎的。同时在这种分工方式中,公民参与成为了

重要对话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使政治权威的形式更具合法性。正如自由理

论倡导的那样,协商理论关注建立解决冲突的制度,但需要意识到偏好和价

值取向可通过集体协商程序发生改变。协商政治促进了旨在增加相互了解的

政治对话:公民致力于通过讨论而非其他方法解决冲突,这依赖于理性协商

模式,而不是战略性或工具性模式。

史密斯和威尔斯强调了协商民主的三个核心特征,即它促进更可靠的合

法的政治权威体制、更明智的判断和更积极的公民认同。权威的合法性基础

,源于协商理论的两个方面:包容性和民主对话。包容性包括出席和表达意

见:每个公民都可参与到政治对话中,并有被倾听的平等权利。民主对话促

进相互尊重并引导对公共利益的表达。总的来说,包容性和民主对话提供了

更合法和可信的政治权威体制。协商民主的第二个关键特征是它促进了更明

智的判断。通过吸收他人的知识和经验,协商环境可使公民扩大他们有限的

视野和纠正易犯错的观点;协商可减少“有限的理性”。最后,协商民主提

供了对公民认同更积极的理解,即承认在与他人相接触的过程中,政治参与

具有转化价值观和公民偏好的潜力。

因此,协商民主理论可视作为判断现存政治体制提供了三个标准:包容

性、协商和公民认同。但问题仍然是,如何使民主对话制度化。史密斯和威

尔斯区分了民主协商制度化的多种途径。第一种途径是质疑国家机制而关注

公民社会中的各种团体,认为它们才是协商政治天然的场所。虽然一个活跃

的公民社会是协商政治的重要组成因素,但不能简单地回避国家制度。第二

个途径是以次等联合补充代表机制,第三个途径建议团体代表制度化和以协

商形式使多数人决策的规则合法化。史密斯和威尔斯承认这些建议的价值,

但认为并未有经验性案例证实这些想法,即使出现了少数案例也集中在检验

主流的制度上,如城镇会议、工厂民主、环境计划和宪法制定。

P20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