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鉴定:隋唐至明清

王朝导购·作者佚名
 
古玉鉴定:隋唐至明清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参考价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类: 图书,历史,文物考古,中国文物考古,材料器物文物考古,玉石器,
  品牌: 杨伯达

基本信息·出版社:广东教育出版社

·页码:201 页

·出版日期:2006年

·ISBN:7540662743

·条形码:9787540662745

·包装版本:1

·装帧:平装

·开本:0开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经历长达1330年的隋唐至清代玉器在秦汉至南北朝朝代玉器的基础上既有所继承,而又有所扬弃,以新颖的面貌出现在日趋繁荣的玉器文化舞台之上。这一千三百余年也是我国古代玉器史上的重要历史时期。玉器的祭祀、等级、殡葬及玉德社会功能也各有变迁、略有增损。随着城市经济的繁荣、庶民地位的改善、学术观点的变革、社会风俗的移易、绘画及工艺的成熟,琢玉艺术进而开拓了鉴赏化、文玩化、商品化的广阔活动空间和新的发展途径。其选型、图案、艺术及其风格上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变革。

从研究角度来看,隋至清的玉器并不为考据学家重视。直至明代、唐、宋的玉器方受鉴赏家和收藏家的珍爱,在正史和一些著录中还记载了官方的鉴定活动及鉴赏家的直观印象、诠评见解、鉴别心得和扬抑褒贬等诸多评述,然而真正能够深刻认识唐宋玉者却为数不多。所以,隋至清代玉器是我国古玉鉴赏和科学研究的薄弱环节。

作者简介杨伯达1927年生于旅顺市,1948年于华北大学美术系毕业。曾任故宫博物院副院长、中国博物馆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市人民政府科技顾问团顾问、北京大学考古系玉器专业硕士生导师,现任故宫博物院研究室研究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中国文物学会玉器研究会会长。中国防卫科技学院顾问教授、特聘研究员、中国玉器专业学科带头人。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四十余年来专攻艺术文物及美术史。研究领域较宽,侧重清代院画、玉器、金银器、玻璃器、珐琅器等专史。曾赴前苏联、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古巴、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等国以及中国香港、台湾地区访问考察或出席国际会议及国际学术研讨会。

目录

一、581—960年隋、唐、五代玉器鉴定

二、960—1279年宋、辽、金玉器鉴定

三、1206—1368年蒙古汗及元代玉器鉴定

四、1368—1644年明代玉器鉴定

五、1644—1911年清代玉器鉴定

结束语

……[看更多目录]

文摘插图

古玉鉴定:隋唐至明清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