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智知识与道德--哈耶克的道德哲学及其基础研究/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

王朝导购·作者佚名
 
心智知识与道德--哈耶克的道德哲学及其基础研究/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参考价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类: 图书,哲学,伦理学,综合,
  品牌: 马永翔

基本信息·出版社:三联书店

·页码:506 页

·出版日期:2006年

·ISBN:7108025027

·条形码:9787108025029

·包装版本:2006-08-0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丛书名: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哈耶克是20世纪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作者把握住了梳理和解释哈耶克思想的一个独特视角,即从心智论的角度去解释和引申哈耶克整个理论体系中的其他一些核心论辩。此书论题具有在熟读文本基础上的突出的创新性,拓展了哈耶克研究的视野,为更深入广泛的讨沦提供了知识激励和参照。

对哈耶克的思想国内外已多有研究。而永翔的《心智、知识与道德》一书选择从不仅国内学界比较忽视、西方学界也较少注意、同时又相当复杂难解的哈耶克心智理论的角度出发,对其道德哲学的基础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可以说为国内外哈耶克研究展现了一个新的视角和途径。

作者简介马永翔 1976年生于湖南株州,2004年毕业于北京火学哲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讲师。

媒体推荐书评

此书在相关研究领域的汉语文献中,属于颇具原创内容的作品。国内研

究哈耶克的学者较少涉足认识科学,马永翔的这一著作承接了西方学术主流

新近开创的认知科学、道德行为学、演化心理学研究的脉络,因而显得十分

重要。

——汪丁丁

作者把握住了梳理和解释哈耶克思想的一个独特视角,即从心智论的角

度去解释和引申哈耶克整个理论体系中的其他一些核心论辩。此书论题具有

在熟读文本基础上的突出的创新性,拓展了哈耶克研究的视野,为更深入广

泛的讨沦提供了知识激励和参照。

——邓正来

编辑推荐哈耶克是20世纪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作者把握住了梳理和解释哈耶克思想的一个独特视角,即从心智论的角度去解释和引申哈耶克整个理论体系中的其他一些核心论辩。此书论题具有在熟读文本基础上的突出的创新性,拓展了哈耶克研究的视野,为更深入广泛的讨沦提供了知识激励和参照。

目录

序言(何怀宏)

前言

一 本书论题及其可能意义

二 对本书论题的限定

……[看更多目录]

文摘书摘

1.2.5外物刺激、神经脉冲、神经效应和感觉质性

我们已经知道,心智或感觉秩序就是感觉质性的秩序,而感觉质性是外

物事件向我们的心智显现出来的,它包括感觉的各种属性,这些不同的属性

是我们在“对不同刺激的反应”中加以区分的。实际上,这里的表述可以进

一步分解出两个相关的问题:(1)感觉质性究竟是如何显现出来的?(2)它们

是如何在我们“对不同刺激的反应”中加以区分的?这里的第二个问题与我

们前文遗留下来的问题——即心智或感觉秩序是如何形成和进化,或其形成

和进化的原理或机制是什么——是同性质的问题,对此的回答我们将在本编

第三、四、五章逐步提呈。第一个问题尽管实际上只是第二个问题的简化,

但对此的回答可以逐步引导我们深入哈耶克的文本。那么感觉质性究竟是如

何显现出来的呢?像心理学家们一样,哈耶克诉诸了一种生理过程,准确地

说是一种神经过程。为了明确这一生理或神经过程,我们需要引入几个概念

首先是“刺激”(stimulus)和“神经脉冲”(nervous impulSe)。对此

哈耶克作了这样的界定:“在这一讨论中,刺激这一术语将始终用来指外在

于神经系统的事件,这种事件(依靠或不用依靠一些特殊的感受器的媒介作

用)在一些神经纤维中引起神经过程,神经过程则通过这些神经纤维得以从

刺激发生作用的地方传导到神经系统中的其他某个地方。”(SO,1.23)

P58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