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政之道(汉语法学文丛)

王朝导购·作者佚名
 
宪政之道(汉语法学文丛)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参考价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类: 图书,法律,国家法、宪法,宪法,
  品牌: 张君劢

基本信息·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页码:397 页

·出版日期:2006年

·ISBN:7302131147

·条形码:9787302131144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丛书名:汉语法学文丛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张君劢先生被誉为中国“宪政之父”,是新儒家主要代表。本书收录了张君劢先生宪法学方面的主要著作。全书分为三部分:上部“国宪议”为先生1922年应邀参加“国是会议”,起草国宪大纲时所著;中部“中华民国民主宪法十讲”为先生1946年参加政协会议,起草宪法草案后的讲稿,两者均可谓“宪法草案”的学术疏议;下部所选文章,为先生在西式宪政与中国实践两相关照下,谋求我国现代治道与治世的学术努力。

本书辑录张君劢先生主要的宪法学著述,概分为三部分。上部“国宪议”为先生1922年应邀参加“国是会议”,起草国宪大纲时所著;中部“中华民国民主宪法十讲”为先生1946年参加政协会议,起草宪法草案后的讲稿,两者均可谓“宪法草案”的学术疏议;下部所辑文章,为先生在西式宪政与中国实践两相关照下,谋求我国现代治道与治世的学术努力。全书冠名“宪政之道”,既因先生为文,实录了中国宪政历程,又因先生所述,道出宪政之精义,同时彰显了先生一生在学术与政治之间的徘徊。

作者简介张君劢(1887—1969),名嘉森,字君劢、士林,号立斋,别署“世界室主人”,江苏宝山(今属上海)人。6岁入私塾,12岁入上海江南制造局广方言馆,16岁中秀才。1906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学攻读法律与政治学,随后加入梁启超主持的“政闻社”,1910年获政治学学士学位。1911年参加清政府的殿试,授翰林院庶吉士。1913年赴德国柏林大学攻读政治学,1915年回国后任上海《时事新报》总编辑。1918年随梁启超赴欧洲考察,之后留在德国师从倭铿学习哲学。1922年回国后活跃于政、学两界,参与宪法起草,宣扬国家社会主义。1945年奉派出席联合国会议,代表中国签署联合国宪章。1949年后讲学于世界各地,宣扬中国文化。1951年起定居美国,从事儒学研究。1969年病逝于旧金山。张君劢自称一生“徘徊于学术、政治之间”,阐明儒学而不忽略实际政治。被誉为中国“宪政之父”,新儒家主要代表。有大量儒学、政治学著作刊行于世。

编辑推荐张君劢先生被誉为中国“宪政之父”,是新儒家主要代表。本书收录了张君劢先生宪法学方面的主要著作。全书分为三部分:上部“国宪议”为先生1922年应邀参加“国是会议”,起草国宪大纲时所著;中部“中华民国民主宪法十讲”为先生1946年参加政协会议,起草宪法草案后的讲稿,两者均可谓“宪法草案”的学术疏议;下部所选文章,为先生在西式宪政与中国实践两相关照下,谋求我国现代治道与治世的学术努力。

目录

作者简介(1)

编者说明(3)

我与宪法(代序)(5)

上部 国宪议

自序(3)

……[看更多目录]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