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同步教学设计:小学2年级语文上册(新课程语文名师同步教学设计丛书)

分类: 图书,教材教辅与参考书,小学,二年级,语文,
品牌: 裴海安
基本信息·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
·页码:284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7544031829
·条形码:9787544031820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读者对象:小学生
·丛书名:新课程语文名师同步教学设计丛书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名师同步教学设计:小学2年级语文上册》是《新课程语文名师同步教学设计丛书》的一本。《新课程语文名师同步教学设计丛书》的出版,由一百多位名师展示自己的教学设计个性和艺术风格,便是名师文化的一种辉煌相映,而又风采殊异的汇聚,可谓春樱万紫,老柏长青。确实,在这上百位名师身上,我们既可以追根溯源,看到吴越文化、齐鲁文化、巴蜀文化、。岭南文化等等地域文化之光的投射,也不难领略或“诗意课堂”,或“情智教学”,或“享受语文”,或“球形阅读”的艺术个性和人格魅力。这些各具特色的名师文化在教学设计上熠熠生辉,无不闪烁着真的探索、美的追求、善的向往的生命火花,以不断实现着心灵的净化、情感的升华、人格的完善,为人性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开拓了无限的可能性。这是你走进这套丛书可以意会到的另一种心灵感动。
编辑推荐应当让“设计”走在优课创作的前面。因为教学设计对于课堂教学,犹如枕木之于绵绵铁轨,基石之于巍巍高楼。作为教师,人人需要做课堂教学设计,因为人人都要上课;作为教师,又谁都希望精于设计,因为谁都希望创作出属于自己的优课;但是,作为教师,最难的基本功又是教学设计,因为它是运用知识、凝聚智慧、纵横捭阖的创造性活动。对于教学设计,我们需要研究、需要实践、需要思索,也需要借鉴。感谢一百多位名师为我们展示的具有风格代表性、时代标志性的几百个精品教学设计,这是一笔可资研究、探索、学习、借鉴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感谢丛书主编裴海安同志殚精竭虑精编成这样一套可称之为顶尖级的语文教学设计丛书,为我们提供了一道丰美的精神大餐。教学设计是一项具有高度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创造性活动。对于人类的创造思维,马克思曾喻为“比大自然万紫千红的花朵更丰富多彩的思维之花”。愿小学语文界同行都来高度关注教学设计的研究和践行,用创新的教学设计,编织成缀满智慧奇葩的花环,奉献给21世纪,为小学语文教学再铺一片锦绣!《名师同步教学设计:小学2年级语文上册》是丛书一册!
目录
序言
第一单元
《识字1》教学设计
1.《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
2.《黄山奇石》教学设计
3.《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
4.《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
《识字2》教学设计
5.《一株紫丁香》教学设计
6.《我选我》教学设计
7.《一分钟》教学设计
8.《难忘的一天》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
《识字3》教学设计
9.《欢庆》教学设计
10.《北京》教学设计
11.《我们成功了》教学设计
12.《看雪》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
《识字4》教学设计
13.《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14.《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
15.《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设计
16.《风娃娃》教学设计
17.《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
《识字5》教学设计
18.《称赞》教学设计
19.《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
20.《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
21.《从现在开始》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
《识字6》教学设计
22.《窗前的气球》教学设计
23.《假如》教学设计
24.《日记两则》教学设计
25.《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
第七单元
《识字7》教学设计
26.《“红领巾”真好》教学设计
27.《清澈的湖水》教学设计
28.《浅水洼里的小鱼》教学设计
……
第八单元
附:好课实录与片断赏析
……[看更多目录]
序言由裴海安同志主编的《新课程语文名师同步教学设计丛书》大功告成,即将付梓。我承蒙厚爱得以先睹为快,知其梗概,实在是莫大的荣幸。这是一部由全国小语界一百多位名师联袂撰写的教学设计,其规模之大和质量之高都是空前的。其各异的设计风格和它们所体现的众多艺术流派,确实是异彩纷呈、气象万千。说它是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百花园的精华浓缩、众长博采,当不以为过。
“教学设计”在西方是20世纪50年代起步的,至60年代才进入发展时期。其时,教学设计的根本目的体现为创设一个有效的教学系统,为达成预期目标服务。至90年代,则因认识论的进化所产生的各种创新性的和令人激动的学习环境,特别是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与学的新兴趣等等,更为教学设计提供了无数的、强有力的选择方法。教学设计空前关注以学习者为中心、互动和鼓励性的活动,致力于满足个人独特的学习兴趣和需求,并越来越注重新的评价理念(如对元认知的评价、对实践和反馈的评价等)的运用。所有这些关于教学设计的发展轨迹,对于正确解读《新课程语文名师同步教学设计》,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虽说“教学设计”是“下课之后才能完成的故事”,但作为课堂教学的蓝图,仍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预则立,不预则废”的普遍规则。因为精彩的课堂生成,总是源于显性或隐性、直接或间接的设计之中。即使是教师一个应急的临场机智,也绝不是完全的“偶然得之”,而是基于深厚的教学功底才有的当堂的“涉笔成趣”。读读名师的教学设计,你可以感受到的是一种新的主体教学的设计理念,即把教学设计视为构建学习主体对象化活动,使教学技术和人性的、美学的元素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在他们的设计方案中,学习已不是简单的传输和接收的过程,而是始终充满了积极的意志,自觉的建构和实践,包括多向互动的意图、行为和反思变通。显然,这种主体教学的设计理念,具有更大的可调节性和灵活性,有更多的可供变通的空白。这正如王小明、胡谊在《对专家教师与新手的比较》一文中所认为的“专家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以学生为中心,并具有预见性”,而新教师“往往依赖于课程目标,仅限于课堂中一些活动或一些已知的课程知识”,他们“不能预测计划执行时的情况,因为他们往往更多地想到自己做什么,而不知道学生将要做什么”(《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6年第3期)。
文摘识字1》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汉语的一大基本特点是意会,所以我们掌握语文的根本途径靠习得,即需要学习者自己去感悟、去体验、去意会。本课是一组描写金秋美景的词语,经过学习者的意会,它就是一幅美丽的图画。但学生还比较小,特别是城市里的孩子,见识有限,没有相关的直观经验,很难达到上述要求。那么,老师的帮助就显得格外重要。图、文对应便是一种极佳的选择,最终让学生在欣赏美丽的风景和朗读课文中,理解词语、积累词汇、感悟山河壮美,掌握本课生字。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有搜集词语的兴趣。
4.感受秋天大自然的美景,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搜集描写秋天的词语。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