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歌与国学--民国早期歌谣运动的回顾与思考(精)/比较文学与文艺学丛书(比较文学与文艺学丛书)

王朝导购·作者佚名
 
民歌与国学--民国早期歌谣运动的回顾与思考(精)/比较文学与文艺学丛书(比较文学与文艺学丛书)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参考价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类: 图书,文学(旧类),文学理论,文学评论与研究,民间文学,
  品牌: 徐新建

基本信息·出版社:巴蜀书社

·页码:258 页

·出版日期:2006年

·ISBN:7806598413

·条形码:9787806598412

·包装版本: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丛书名:比较文学与文艺学丛书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本书共九章。首章论述歌谣运动从发起徵集到并入国学的基本脉络,同时对前期的“北大中心”予以简评。第二章与第三章相互关联,均由官、士、民“三级结构”的分析报告文学手,集中讨论民国时期知识界发起歌谣运动的自身缘由以及相关的历史背景。第四章叙述“新国风”与“新文学”及“新史学”的关系,揭示知识界如何通过从文艺到学术的“民间转向”,投身于国民塑造与国史建构之中。第五章和第六章分别论述同一时期音乐、民俗和人类学界对歌谣运动的参与,力图跳出单一学科的圈子局限,较为全面地认识那时代“民歌研究”的整体面貌。第七章论述的角度有所转移,先是加入了对歌谣运动中“官方传统”的强调,并将其与常在以往文人叙事中扮演主角的“学界传统”比照。第八章把目光移出本土,从中外互动的角度,分析“东洋”、“西洋”如何同样参与到中国学界近代以来的“民间转向”之中。九章作尾,收而未结,突出朱自清的个案意义,试图再从微观的层面追溯已经逝去的歌谣运动“背影”。

目录

绪论

第一章“歌谣学运动”

洋人的先例

中国的国情

歌谣学运动

缘起:“徵集”歌谣

展开:歌谣“运动”

归并:融入“国学”

第二章民众文化与精英立场

藉助“民众”,确认“我们”

通过“我们”,鉴定“民众”

第三章“民”的发现与“歌”的采集

“三级社会”与官民之间

“民”的多义

新学界与“知识流”

何谓“歌谣”

如何“采歌”?

“采歌”作何?

第四章文学革命与国史更新

新国风与新文学

“拟民歌”与“伪民歌”

新思想与新形象

通过学术,重建国史

第五章“读”的歌词与“听”的演唱

文学与音乐:从文本到歌唱

时代强音:从民辞到国歌

传统映照:从诗学到乐论

第六篇深入乡野观风辨俗

由风到俗

“民”的扩展:从庶民到乡民到蛮民

“歌”的充实:从帮纸到书齐到现场

“学”的延伸:从歌谣、民俗到人类

第七章官方干预国家行为

第八章东洋“跳板”与西洋“先生”

第九章个案与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看更多目录]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