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厂/北京地方志风物图志丛书(北京地方志风物图志丛书)

王朝导购·作者佚名
 
琉璃厂/北京地方志风物图志丛书(北京地方志风物图志丛书)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参考价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类: 图书,文化,中国文化,地方文化,
  品牌: 马建农

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页码:232 页

·出版日期:2006年

·ISBN:7200061182

·条形码:9787200061185

·包装版本: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丛书名:北京地方志风物图志丛书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琉璃厂曾是文人学士安身立命之所。提起琉璃厂,那形态各异的店招幌子、文化气息凝重的老店匾额会闪现在脑海;漫步琉璃厂,环顾墁地的方砖和清雅俊逸、鳞次栉比的店肆,你会顿觉韵味无穷;流连于琳琅满目的古代典籍、金石篆刻、文房四宝、古董珍玩之中,你会陶醉于东方文化的魅力。

琉璃厂街是以经营古旧书、古玩和文房四宝著称的文化商业街。位于宣武区和平门以南,以南新华街为界,分为琉璃厂东、西街,全长500米。琉璃厂街因在元、明时期设窑烧制琉璃瓦而得名,已有700多年历史。明代出现第一家书店,在康熙年间成为京城书市和古玩中的中心,其间经历过朝代的兴替,经历过繁荣与冷落,但始终保持了本身的经营特色,绵延了300余年。街中的翰墨书香和珍奇古玩,与周边的会馆、戏楼、庙会活动等相得益彰。本书图文并茂,为你介绍了琉璃厂的历史演变、周边景物、民俗文化和规划建设等内容。

编辑推荐琉璃厂街是以经营古旧书、古玩和文房四宝著称的文化商业街。位于宣武区和平门以南,以南新华街为界,分为琉璃厂东、西街,全长500米。琉璃厂街因在元、明时期设窑烧制琉璃瓦而得名,已有700多年历史。明代出现第一家书店,在康熙年间成为京城书市和古玩中的中心,其间经历过朝代的兴替,经历过繁荣与冷落,但始终保持了本身的经营特色,绵延了300余年。街中的翰墨书香和珍奇古玩,与周边的会馆、戏楼、庙会活动等相得益彰。本书图文并茂,为你介绍了琉璃厂的历史演变、周边景物、民俗文化和规划建设等内容。

目录

引言

一、琉璃厂的岁月变迁

(一)辽金城外的海王村

1.辽南京外的海王村

2.延寿寺的兴旺与宋徽宗的“坐井观天”

(二)元明期阃的琉璃厂窑

……[看更多目录]

文摘书摘

在琉璃厂地区的历史变迁中,有几个重要的历史事件成为它的转折点。

元代在此出现琉璃窑是一个重要的点,明设琉璃厂衙是一个重点,嘉靖年修

筑北京城的外罗城则是又一次影响重大的事件。

明代灭亡元朝以后?蒙古统治者退守漠北。但其依旧时常南进,骚扰明

朝统治的地区,甚至直接逼近北京城,对明王朝构成一定的威胁。实际上,

在明代前期,北京城一直处于蒙古骑兵的威胁之下。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

,瓦剌军大举南下,明英宗率军亲征,结果在八月土木堡之战中兵败被俘。

十月,瓦剌军裹挟明英宗攻到北京城下,于谦等率军在德胜门、西直门和彰

仪门连续打败也先的瓦剌军,终于保住北京城没有陷落,这就是北京史上著

名的“北京保卫战”。景泰年间以后,蒙古骑兵还时常南进攻击。明嘉靖二

十八年(1549年)八月,俺笞汗率蒙古兵逼近北京,打到东直门外,这就是明

史上的“庚戌之变”。蒙古骑兵的不断侵扰,让明代统治者头疼不已,特别

是动辄就危及北京城的安全,更使得明代的皇帝为此坐卧不安。明嘉靖三十

二年(1553年),明世宗采纳大臣们的建议,开始修筑北京外城,以期加强北

京的城防能力。原计划外城城墙周长一百二十多里,将原北京城包围起来变

成内城。但明代历经前几朝的反复和磨难,在财力物力和人力上已经难以为

继,仅仅修筑了南城城墙就无力支撑下去。不得已将已修筑的南城城墙两端

与原来的北京城的城墙相连接,并新增加了七座城门,即:南面的永定门、

左安门和右安门,东侧的广渠门、东北隅的东便门,西侧的广宁门(清道光

年为避道光皇帝名讳而改为广安门)、西北隅的西便门。北京城南的外城扩

建到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竣工,从此北京城南郊的大片区域被包含在外

城城区之内,北京城也由原来的正方形变成后来的“凸”字形。老百姓后来

习惯将嘉靖年修筑的外城称作“外罗城”。

北京外罗城的修建,使得琉璃厂地区由原来北京城的郊外变成城内。但

是人们还是习惯称原北京城为内城,称外罗城为外城。由于北京的外城是后

补修的,没有原北京城那样严格的规划,因此其街巷不像内城那样在严谨的

规划下南北有井有条的街巷格局。特别是琉璃厂附近保留下很多像铁拐李斜

街、王广福斜街以及上斜街和下斜街等那样的斜街,更多地保持了原来民间

自然形成的街巷道路格局。北京南城的斜街最早起源于元代初年。金被

……[看更多书摘]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