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网络
分享
 
 
 

管理的实践(中英文双语典藏版)(德鲁克管理经典)

王朝导购·作者佚名
 
管理的实践(中英文双语典藏版)(德鲁克管理经典)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参考价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类: 图书,英语与其他外语,职业/行业英语,综合,
  品牌: 彼得·德鲁克

基本信息·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页码:635 页

·出版日期:2006年

·ISBN:7111189574

·条形码:9787111189572

·包装版本:2006-05-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管理的实践(中英文双语典藏版)》提供了观念、原则和工具,是一套极具系统化的管理知识。本书问市后,不仅在美国一炮而红,而且在全球各地也都非常成功,包括在欧洲、拉丁美洲,尤其在日本更是备受重视。本书以“管理企业、管理管理者、管理员工和工作”三项管理的任务,贯穿整本书的主轴和精髓,并以八个关键成果领域、三个经典的问句以及组织的精神丰富其内涵。

彼得·德鲁克论述了管理的新范式如何改变和如何继续改变我们对管理实践和管理理论的基本认识。书中不乏远见卓识和超前思维,它集丰富的知识、广泛的实践经验、深邃的洞察力、精辟的分析和拨云见雾般的常识于一身,这些都是德鲁克著作的精髓和“管理学的里程碑”。

——《哈佛商业评论》

[德鲁克的影响]

我们身边耳熟能详的人物,无论是第五项修炼的倡导者彼得.圣吉、市场营销之父菲利浦.科特勒、领导力大师约翰.科特,还是英特尔公司总裁安迪.格鲁夫、微软董事长比尔.盖茨、通用电气公司CEO 杰克.韦尔奇……他们在管理思想和管理实践方面都受到了彼得.德鲁克的启发和影响。

[大师中的大师]

德鲁克先生被称为大师中的大师,不仅因为他是现代管理学的奠基人,目标管理的创建者,他在市场、创新、变革、战略、知识管理、21世纪管理者的挑战等方面的真知灼见,也让诸多管理大师和成功企业家从中受益。海尔集团张瑞敏同样深受教益:“我也成了德鲁克迷,到处搜集他的著作。读他的书是一种享受,因为常常使人有茅塞顿开之感。这本《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我更是爱不释手,不知读了多少遍,常读常新。尤其是面对变幻莫测的市场和全球化竞争的困惑时,总能从书中得到新的启示。”

作者简介彼得·德鲁克1909年生于维也纳,1937年移居美国,终身以教书、著书和咨询为业,是当代国际上最著名的管理学家,被称为“大师中的大师”。

在美国他曾担任由美国银行和保险公司组成的财团的经济学者,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克莱斯勒公司、IBM公司等大企业的管理顾问。为纪念其在管理领域的杰出贡献,克莱蒙特大学的管理研究生院以他的名字命名——彼得·德鲁克管理研究生院。

他著述颇丰,包括《管理的实践》、《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管理:使命、责任、实务》、《旁观者》等几十部著作,已传播到全世界130多个国家。其中《管理的实践》一书奠定了他作为管理学科开创者的地位,而《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已成为全球管理者必读的经典。

2002年6月,美国总统布什宣布彼得·德鲁克成为当年“总统自由勋章”的获得者,这是美国公民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

媒体推荐书评

“全世界的管理者都应该感谢这个人,因为他贡献了毕生的精力,来理

清我们社会中人的角色和组织机构的角色,我认为彼得·德鲁克比任何其他

人都更有效地做到了这一点。”

——通用电气前首席执行官 杰克·韦尔奇

“在所有的管理学书籍中,德鲁克的著作对我影响最深。”

——微软总裁 比尔·盖茨

“德鲁克是我心中的英雄。他的著作和思想非常清晰,在那些狂热追求

时髦思想的人群中独树一帜。”

——英特尔主席 安迪·格鲁夫

“如果说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是管理的话,那么彼得·德鲁克无疑是最

伟大的发明家。”

——美国管理协会

“本书让你能跳出企业、站在创造市场需求的外部来审视和解决企业内

部存在的问题,进行整体的系统的而不是局部的孤立的管理,从而在驾驭企

业从小到大的发展阶段中能够从成长走向成功。《管理的实践》指导你在实

践中学会管理,并在成功的管理实践中得到升华。”

——海尔集团 张瑞敏

“现代管理学的大厦就建立在这本书所提出的一系列思想的基础上。时

下大部分流行的管理思想和管理实践都可以从这本书中找到根源,包括:目

标管理、参与管理、知识员工管理、客户导向营销、业绩考核、职业生涯管

理、事业部制分权管理、企业文化、自我管理团队,甚至最近非常流行的平

衡计分卡都可以在这本书中找到根源。”

——南大学商学院院长 赵曙明

编辑推荐★全球管理者必读的经典之作!

★深刻影响全球商界、政界高层人士的著作

《管理的实践(中英文双语典藏版)》是当代国际上最著名的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的代表作,是“第一本”将管理视为整体的管理书籍。本书以管理的本质切入——就管理者的角色、职务、功能的认知及其未来面临的挑战,有着精辟独到的见解,掀开了管理的奥秘与实务。此外,本书还采用了中英文对照的方式编写。

目录

推荐序一(赵曙明)

推荐序二(那国毅)

推荐序三(詹文明)

彼得·德鲁克自序

概论

管理的本质

……[看更多目录]

序言管理学的奠基之作

今年夏天我到母校美国加州克莱蒙特研究生大学看望老师德鲁克先生时,先生曾问起他的著作在中国出版的情况。我告诉先生,他的著作已经在中国出版多次,而且每次引起的反响都很大。现在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分社计划出版他所有著作的中文版,先生听了非常高兴。借此机会我曾问他:“如果要您向中国的读者推荐您的著作,你首先会选择哪一本?”德鲁克先生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我希望大家看看《管理的实践》和《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由于时间的原因,当时我并没有对原因深究下去。最近当我看到德鲁克先生为斯隆先生的《我在通用汽车的岁月》所写的推荐序中,才明白了老先生的一片苦心。在德鲁克先生看来,《管理的实践》一书是有关管理性质、原则和企业管理理论的框架性著作。《管理的实践》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对管理原则、责任和实践的研究,探索如何建立一个有效的管理机制和制度。而衡量一个管理制度是否有效的标准就在于该制度能否将管理者个人特征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这其实也是美国宪政制度的核心和基石。相反,先生的另外一本著作《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则从管理者的培养和教育角度阐述了有效的管理者应该具备的基本技巧和素质。一个再高明的制度,如果没有具有职业道德的员工和管理者的遵守,制度也很快就会瓦解。一个再高效的组织,如果没有有效率的管理者和员工的支撑,组织的效率也不可能得到实现。现代工商管理教育一方面需要教育学生明白现代管理制度建立的基本原理和准则,同时也要培养一大批具有优秀管理技能的职业经理人。前者是“宪政教育”的范畴,而后者则是马基雅维里强调的“君主教育”的精髓。一个有效的组织既离不开良好的制度保证,同时也离不开有效的管理者。两者缺一不可。在这两方面,我们都不难看出德鲁克先生对现代管理学的奠基作用。同时,我们也就能深刻认识到今天向大家推荐的《管理的实践》一书的重要价值。

《管理的实践》一书是德鲁克先生在1954年写成的一本具有经典意义的管理学著作。可以说,就是这本著作奠定了德鲁克先生在现代管理学学术史上的奠基人地位。在我指导的学生入学以后,我对他们提出的要求是,在学习《管理学原理》的同时一定要将这本书作为对照阅读材料。我常说,“如果你不看这本书,你就不可能真正理解管理学。什么原因?很简单,现代管理学的大厦就是建立在这本书所提出的一系列思想的基础上的。”而且相对于教科书而言,该书具有思想一脉相承、高度洞察性、前瞻性和启发性的优点。如果你认真读一读这本书你就不难看出,现代大部分流行的管理思想和实践都可以从这本书中找到根源。粗略列举一下,就可以包括:目标管理、参与管理、知识员工管理、客户导向的营销、业绩考核、职业生涯管理、事业部制分权管理、企业文化、自我管理团队等。甚至连最近非常流行的平衡计分卡,我们也可以从德鲁克先生在《管理的实践》一书对企业目标的论述中找到根源。卡普兰和诺顿教授是不是从德鲁克先生那里得到思想的启发,这就不得而知了。但我想读者看一看本书就可以得到答案了。

对德鲁克先生生平了解较多的读者知道,德鲁克先生上个世纪初出生于维也纳一个有着深厚知识传统的家庭。由于家庭条件优越,很小的时候他就有机会与当时欧洲最著名的知识分子弗洛伊德、熊彼特、波兰尼等人交往,深受传统欧洲的人文主义思想和奥地利经济学派的影响。由于德鲁克先生成长的前半生,正是服从、控制、独裁、统一、一致成为主流价值观的时代,因而他非常珍视人的价值、创新、多元和独特。虽然德鲁克先生的大部分著作是有关企业管理的,但在其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他的自由、成长、创新、多样化、多元化的思想是一以贯之的。如果你不了解这些,恐怕就很难理解德鲁克先生的著作,也就很难理解《管理的实践》这本书。德鲁克在《旁观者》一书的序言中说,“未来是‘有机体’的时代,由任务、目的、策略、社会的和外在的环境所主导,就这就是我在40年前写的《管理的实践》一书所倡导的”。很多人喜欢德鲁克提出的概念,但是德鲁克却说,“人比任何概念都有趣多了”。“人”可以说是《管理的实践》这本书的中心。企业是什么?盈利能力?利润最大化?盈利不是企业和企业经营活动的目的,而是企业的一种约束因素。利润是对企业活动的检验。企业的主要职能只有两个:一是营销,创造顾客;二是创新。企业存在的目的不能从自身寻找,只能从外部,从对社会的贡献中寻找,从客户那里寻找。要满足客户的要求,各种生产要素的简单组合是不能创造价值的,只有依靠企业的创新。如何实现创新,只有依靠管理者的管理和员工主动性的发挥。管理不是一件由许多体力劳动者从事的工作,而是一件需要由具有想像力和受过教育的人员进行理性分析和概念思考的工作。我们习惯上将管理者和员工看成根据指示行事、没有责任、不做出决策的人,这只能消除企业的精神和创新。如何检验管理和创新的成果?不是知识,而只能是业绩和成就。那种试图向管理人员颁发许可证,没有专门学历的人员不能从事管理工作的做法,会对社会造成极大的破坏。管理本质上是一种实践,而不是一种科学和专业。任何热衷于将管理科学化或专业化的尝试,试图消除所有的波动、风险和不可知的措施也就是在消除自由、创新和成长。管理本质上是依据目标、业绩和责任进行的管理。管理者和员工在本质上没有差别,只有责任上的差别。员工的权利不是来自于管理者授权,而是来自所承担的责任。区分高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的惟一维度在于时间。管理者的重要任务就是将员工的目标引向组织目标。管理者需要在现在和未来之间取得平衡。因为管理能力是一种稀缺的资源,因而越是高层管理者越是应该集中于组织长远目标。管理者必须在多种目标、现在和未来之间取得平衡。管理是什么?管理是一个有着多重目的机制,既管理企业,又管理管理者,同时也管理员工和工作。德鲁克先生在本书中提出的一系列真知灼见,在五十多年后的今天依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二十多年前在美国读书期间,我曾多次阅读该书,由于受益良多,就一直将它放到床头。尔后,每隔一段时间,每每碰到新问题,就重新温故。令人惊奇的是,随着阅历的增长、知识的丰富,每每重新阅读的时候,竟然会有以前不曾有过的体会。一本优秀的著作就是一座挖不尽的宝藏,让人回味,可以伴人终生。这样的著作一旦诞生,就已经独立于作者、独立于时代并属于每个读者自己。不同地理区域、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时代的人都能够从中得到启发,得到教育。这样的书是永恒的、跨越时空的。我想,德鲁克先生的《管理的实践》就是这样的一本书。

赵曙明博士

南京大学商学院院长、教授、博导

兼澳门科技大学研究生院院长

2005年11月6日

文摘书摘

管理管理者

要取得经济绩效,就必须有一家企业。因此,管理的第二种职能是利用

人力和物质资源造就一家能创造经济价值的企业。具体地讲,这就是管理管

理者的职能。

根据定义,企业必须能够生产出比这家企业所拥有的资源更多更好的物

质产品。它必须是一个真正的整体;大于或者至少不等于它的所有部分的总

和,它的产出大于所有投入的总和。

因而,企业绝不能成为一个机械的资源汇集体。利用资源组成一家企业

,若仅仅将资源按逻辑顺序汇集在一起,然后打开资本的开关,如19世纪经

济学家所笃信的那样(也如许多学究式经济学家的后继者们所仍然相信的那

样),是不够的。它需要资源的嬗变。而这种变化是不可能来自于诸如资本

之类无生命的资源的。它需要管理。

但是,人们也清楚,能够增大的资源只能是人力资源,所有其他的资源

都受机械法则的制约。人们可以更好地利用这些资源,或者较差地利用这些

资源,但是这些资源绝不会产生出比投入的总量更大的产出。相反,在将非

人力资源汇集在一起的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一个如何将由于摩擦等原因造成

不可避免的产出损耗控制在最低限度的问题。在人类所有能够运用的资源中

,只有人才能成长和发展。只有中世纪伟大的政论作家约翰·福蒂斯丘爵士

(sir John Fortescue)所谓的“有意识的大众行为”——自由人的有指导的

、目标一致的、共同的努力——才能创造出一个真正的整体。的确,自从柏

拉图以来,“美好社会”的定义就是能让整体大于部分的总和。

当我们谈到成长与发展时,隐含的意思是人类可以决定自己的贡献是什

么。我们习惯上总是认定基层员工——有别于管理者——只是听命行事,既

没有责任,也无法参与有关自己或他人工作的决策。这表示在我们眼中,基

层员工和其他物质资源没有什么不同,而我们也根据机械法则来考量员工对

于企业的贡献。这是很严重的误解。然而这种误解和基层工作的定义无关,

而是未能看清许多基层工作其实是具有管理性质的,或是如果改为管理性质

的工作,生产力会更高。换句话说,只有管理管理者,才能造就企业。

我们用来描述有效运作且具生产力的企业所需活动的各种名词,就足以

证明前面的说法是正确的。我们谈到“组织”——企业的正式结构时,我们

其实是指管理者和发挥管理功能的组织;无论砖头水泥或基层员

……[看更多书摘]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23年上半年GDP全球前十五强
 百态   2023-10-24
美众议院议长启动对拜登的弹劾调查
 百态   2023-09-13
上海、济南、武汉等多地出现不明坠落物
 探索   2023-09-06
印度或要将国名改为“巴拉特”
 百态   2023-09-06
男子为女友送行,买票不登机被捕
 百态   2023-08-20
手机地震预警功能怎么开?
 干货   2023-08-06
女子4年卖2套房花700多万做美容:不但没变美脸,面部还出现变形
 百态   2023-08-04
住户一楼被水淹 还冲来8头猪
 百态   2023-07-31
女子体内爬出大量瓜子状活虫
 百态   2023-07-25
地球连续35年收到神秘规律性信号,网友:不要回答!
 探索   2023-07-21
全球镓价格本周大涨27%
 探索   2023-07-09
钱都流向了那些不缺钱的人,苦都留给了能吃苦的人
 探索   2023-07-02
倩女手游刀客魅者强控制(强混乱强眩晕强睡眠)和对应控制抗性的关系
 百态   2020-08-20
美国5月9日最新疫情:美国确诊人数突破131万
 百态   2020-05-09
荷兰政府宣布将集体辞职
 干货   2020-04-30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逍遥观:鹏程万里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神机营:射石饮羽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昆仑山:拔刀相助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天工阁:鬼斧神工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丝路古道:单枪匹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与虎谋皮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李代桃僵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指鹿为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小鸟依人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千金买邻
 干货   2019-11-12
 
>>返回首页<<
推荐阅读
 
 
频道精选
 
更多商品
普通话水平测试轻松过关(附光盘)(临阵读物)
唐人轶事汇编(上下)(精)
英国诗歌赏析(新编全国师范大学英语教学丛书)
从边缘到中心--当代中国政治体系构建之路
花粉治百病
鲁迅与左联/中生代思想书系(中生代思想书系)
艺术签名宝典
以赛亚·伯林的遗产
肖邦在巴黎:浪漫作曲家的生活与时代
跟大厨学做家常热菜1001例
 
静静地坐在废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无际,忽然觉得,凄凉也很美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