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两百年寡头争霸(实用历史)

王朝导购·作者佚名
 
战国两百年寡头争霸(实用历史)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参考价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类: 图书,经济,综合,
  品牌: 陈文德

基本信息·出版社:九洲出版社

·页码:289 页

·出版日期:2006年

·ISBN:7801954505

·条形码:9787801954503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齐、楚、燕、韩、赵、魏、秦,诸侯国的相互征伐、兼并,延续了一个近两百年的刀光剑影、寡头争霸的血火时代;自强变法、合纵连横,生死存亡的竞争压力,催生了一个个周详巧妙的战略战术……历史的经验或许不可套用,但智慧可以积累和传承,前人伐谋、伐交、伐兵的争胜之道就是今天的经营竞争策略。在本书中,陈文德先生以战国群雄争霸的故智,代换入现代商场的竞争,运用“个案研究”方式,观察这些面对竞争压力的经营者如何运用周详的战略及巧妙的战术来赢得最后的胜利。

作者简介陈文德,生于1946年,著名历史学家。主要著作有《战国两百年寡头争霸》、《大秦七百年王道盛衰》、《北宋帝国危机生存》、《曹操争霸史》、《霸术》、《乱世经营术》、《诸葛亮大传》、《刘邦大传》、《陶朱公传奇》、《老子、庄子、孙子》、《郑芝龙大传》等。

媒体推荐书评

“实用历史”的基本概念,就是想把人类历史当作一个(或无数个)大个案来看等。

历史经验有什么用?可不可用?

在这里,我们把历史当作人间社会情境体悟的材料,或者说,我们把历史当作“媒介”——通过了解历史人物的处境与方案,我们找到了另一种智力上的乐趣。

“实用历史”刻意塑造一条“求异”之路,就是想增添亲切的、活泼的、趣味的、致用的“新历史之旅。”

陈文德“实用历史”丛书为历史爱好者提供了读史新乐趣。经过细心整理、合理诠释,所有历史人物变得更逼真、更人性化,历史故事更有趣、更实用、更耐听!

编辑推荐齐、楚、燕、韩、赵、魏、秦,诸侯国的相互征伐、兼并,延续了一个近两百年的刀光剑影、寡头争霸的血火时代;自强变法、合纵连横,生死存亡的竞争压力,催生了一个个周详巧妙的战略战术……历史的经验或许不可套用,但智慧可以积累和传承,前人伐谋、伐交、伐兵的争胜之道就是今天的经营竞争策略。在本书中,陈文德先生以战国群雄争霸的故智,代换入现代商场的竞争,运用“个案研究”方式,观察这些面对竞争压力的经营者如何运用周详的战略及巧妙的战术来赢得最后的胜利。

目录

编辑的话

自序 刀光剑影的火并时代

第一篇 转危为赢

利益折冲的高度艺术

对外征战,将帅得利

……[看更多目录]

文摘书摘

晋国六卿窝里反

其实,到了春秋时代晚期,诸侯国中的大夫实力超过诸侯者早已为数不少了,鲁国的季比、齐国的田常、楚国的白公等都驰名于国际间。不过,其中最强悍的,要数晋国的智氏。

智氏的当家伯瑶,是晋文公时代名将荀林父的子孙。到了晋悼公当政时,荀林父的后代荀营权倾朝野。在某一次晋国讨伐楚、郑的军事行动中,荀营及其侄苟偃都率领自家部队参加南征军团,为了在军团的编制上有所分别,荀营乃以他父亲荀首早年的采邑“智”作为军团称号,改为智氏。荀偃则以其父曾做过晋国三行中的“中行将军”,而改称为“中行氏”。从此以后,在军团中便以智营及中行偃称之,智氏和中行氏也代替原来的荀氏,成为晋国的“大家”。

周敬王二十四年时,晋顷公丧失实际的统治权,智、中行、范、韩、赵、魏便成为晋国有名的六卿,同时分享这个中原最大诸侯国的政治主权。到了晋定公时代,赵氏和中行氏交恶,中行氏便联合范氏共同谋攻赵氏的封邑晋阳城。

赵氏的大家长赵鞅深富谋略,反而煽动智氏的大家长智跞公开表示:“赵氏在晋国为六卿之长,封邑最大,如果晋阳城被攻灭,晋国的大权将会落入范氏和中行氏之手。”

智跞此时正好和中行氏的大家长荀寅交恶,便乘机串联韩氏和魏氏共同支援赵氏。中行氏及范氏眼见情势逆转,乃企图挟持晋定公,争夺晋国政权。但中行氏派员向范氏递送的情报却为韩氏截获,危急中,韩氏大家长韩不信以保护定公为名,号召京城内晋国其余派系的军队勤王。双方在晋国京城竟日血战,直到傍晚,中行氏及范氏的军队终于寡不敌众,遭到被击溃的命运。

危急之时,范氏大家长士吉射和中行氏大家长萄寅伺机逃脱,并据守住朝歌城公然背叛。智氏乃假晋定公名义,宣布范、中行二氏罪行,并联合韩、赵、魏三家进攻。经过数月苦战,中行氏及范氏军队逐渐不支溃散,荀寅及士吉射只得投奔齐国,接受保护。中行氏荀寅是荀林父嫡传五代子孙,士吉射则为士芳的七传子孙,原都是晋王朝的股肱大臣,但也在时局的剧变下,遭到了除名灭族的命运。

此后,智氏的力量快速膨胀,渐渐地也和晋王室的首席长老赵氏暗中较劲了。到了智跞的孙子智伯瑶在位时,智氏的实力已跃升成为四卿之首。此时,韩、赵、魏在封位上同为子爵,只有智氏称伯爵,已超赵氏,取得了主控的地位。

智伯瑶个人条件甚佳,因此一直有取晋王室而代之的野心。要达成这个目标,当然首先必须削弱韩、赵、魏的地位。他

……[看更多书摘]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